兔年伊始,風風火火了一年的國內團購網就撲面迎來了國際大鱷的到來,對于正在蓬勃發展的國內一線團購網站,這似乎是一個“不祥之兆”。
Groupon+騰訊,狼來了
1月30日國際團購網鼻祖Groupon網站在其官方微博上稱,Groupon中國站即將上線。而2月上旬以來,業界更是甚囂塵上,紛紛傳言Groupon已和騰訊敲定商業合作,將合資在華建立團購網站,并期望“在今年5月打造成行業第一”。有消息稱,雙方持股或分別為50%,將由騰訊派遣合資公司的CEO。
而據域名論壇用戶稱,騰訊公司已低調收購高朋雙拼域名gaopeng.com,收購金額暫未對外透露,業內人士猜測騰訊收購該域名是為Groupon入華做準備。
于是,Groupon攜互聯網巨頭騰訊殺入中國市場,開始在國內團購江湖掀起了一大片風浪。
其實Groupon進軍中國的計劃由來已久,在去年下半年,業界就曾傳出其與國內一些知名團購網洽談收購事宜,不過最后都不歡而散。據悉,為進入中國市場,Groupon如今已處于緊張備戰階段,一封由其副總裁發出的招聘郵件顯示,該公司擬在3個月內將中國區總人數增至1000人,并宣稱“今年5月欲成為中國團購行業第一名”。
Groupon成立于2008年11月,“每日一團”網絡團購模式的創立者,是美國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團購網站。目前,其市值已超過60億美元這一數字。而今,揮舞著剛融來的9億美元,以高薪為誘惑,大肆挖國內各大團購網站的墻腳,迅速擴張。據傳,只要是本土團購網站員工,無論職務高低,Groupon一律收入囊中。
Groupon+騰訊=狼。Groupon,全球團購網站老大,所到之處,團購市場一片焦土;騰訊,擁有7億注冊用戶,中國最大的客戶端,被稱為國內互聯網行業的“全民公敵”,無所不為。
單個的Groupon不可怕,單個的騰訊QQ團也不可怕,然而一個有巨量資金,一個有海量用戶,粘合在一起,無疑如虎添翼,恐將在國內團購行業投下一顆重磅炸彈。“Groupon一進來,用QQ號直接登錄,用戶就輕松過億,而不少團購網辛苦積累一年才幾百萬注冊用戶。Groupon入華對國內團購網站的沖擊是難免。預計一批小的團購網站會撐不住的。”國內第一家限時旅游團購網團程網CEO陳東鋒表示。
Groupon成立時間不久,但在全球發展迅猛,這和其全力收購當地最大的團購網站的策略有關。它的擴張策略非常清晰,每進軍一個國家市場時,總是先尋找一線收購控股目標,這些目標往往是區域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大型團購網站。然后不惜重金進行侵略性的市場鯨吞,同時進行壓迫性的市場推廣,造成該地團購網站宣傳推廣成本的節節高升,甚至不惜血本采取高薪端走競爭對手整個團隊等破壞性競爭手段,從而使目前一線擴張中的團購網站陷入全面被動,有些甚至難于維系。從區域擴張形勢來看,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菲律賓等國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這些位于中國周邊的國家或地區團購網已經基本被Groupon逐步蠶食,已對中國大陸形成合圍之勢了。
強龍能壓地頭蛇?
自去年初開始,國內團購網站火火紅紅,在中國迅速增加到1700多家,上演“千團大戰”,并涌現了團程網、美團網、拉手網、糯米網等十多家頗具實力的專業團購網站,而包括淘寶、新浪、百度在內的互聯網巨頭和中國電信等傳統企業也紛紛加入戰局,共同做大國內團購網蛋糕。
如今面對地中國團購網這塊“大肥肉”,Groupon自然也垂涎三尺,便逐鹿中原,但欲一家獨霸中國網絡團購市場,絕非易事。
互聯網的特點決定了團購網的草根味特濃,其靈活性、獨創性、可塑性也決定了“后來居上”的概率遠大于傳統行業,并不是單純由資本說的算。即便以前有了雅虎這樣的超級門戶,谷歌依然能夾縫中求生存,并超越前者;即便后來有了谷歌的橫生“壟斷”,但依然擋不住Facebook“彎道超車”,成為全球第一社交網路服務網站,并向互聯網搜索進軍;即便有了Facebook這大象,Groupon亦能闖出自己特色之路,首創團購交易網;同樣,即便如今有了Groupon這樣世界巨頭,像團程網、58團、拉手、聚美優品這樣的本土團購網站依然能在國內垂直、細分領域雄霸一方。雖然去年國內誕生的大部分團購網站模式的鼻祖都是Groupon,但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現象屢見不鮮,Groupon不可能一鍋端。
易觀國際機構指出,即便是Groupon這樣超級大象,面對中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復雜多變的生態環境,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甚至敗走麥城的可能。其實不少國際IT巨頭進入中國并不是順風順水,其間遭遇的辛酸苦澀不勝枚舉。比如較早的eBay,還有谷歌、MSN等,都因過分擴張,不斷多元化,最后折戟沙場,敗退中國。前段Groupon無視本地化的培育、積累,就急沖沖在日本加速擴張,結局卻是屢遭碰壁,收效甚微。Groupon面臨的“中國式”考驗要遠大于它帶給本土企業的壓力。
即便Groupon汲取單槍匹馬獨干的教訓,邀約騰訊相助,但能否避免重蹈谷歌、雅虎之路,仍是個未知數。
對此,團程網CEO陳東鋒表示,對國內互聯網行業的“全民公敵”騰訊加入團購網戰局,大家并不要慌。其一騰訊四處出擊,戰線漫長,在電子商務上并無明顯專業優勢;其二是團購要涉及很多線下細致工作,這不是騰訊這樣的線上互聯網公司的長項,騰訊可能是“出工不出力”,多賣些注冊用戶給Groupon罷了。
其實,中國團購市場發展的最大問題是來自商戶的不規范性與市場的不規范性,而不是外來攪局者。滿座網CEO馮曉海表示,希望Groupon的到來給市場帶來規范,帶來良性競爭的商業文化,而不是憑借資本的優勢,讓剛剛理清的團購市場陷入到惡性競爭中。
本土團購網站何去何從?
去年,遍地開花的中國團購網站,隨著Groupon加快入華步伐,原創者和模仿者、老師與學生之間,勢必進行一番惡戰,今年或將面臨一場新的洗牌。但鹿死誰手?本土團購網站該何去何從?如何未雨綢繆,及早布局,應對挑戰?
狼來了,終于促使國內團購網站走到了一起,一批知名團購網和團購導航公司已達成了一個共同進退的口頭“聯盟協議”。比如,針對Groupon大肆挖各大團購網站的墻腳,團程網、滿座、拉手網等國內排名靠前的團購網聲明“永不錄用”曾在Groupon工作過的員工,聯合抵制Groupon。
針對此次Groupon入華,國內一線團購網也紛紛系統客觀地分析自己與Groupon的優劣勢,知己知彼,制定出了自己一套獨特實用的應對策略。目前本土團購網站已經逐漸擺脫最初的簡單模仿模式,加速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面對Groupon在中國市場剛起步,其在本土沒有較好的認知度,團程網、拉手網、美團網、24券、滿座網、新浪團、搜狐團、糯米團等國內知名網站抓緊布局,迅速在政府公關、社會形象、商業信譽、用戶互動性、用戶社區性以及用戶忠誠度等方面進一步夯實基礎,堅守陣地,加強Groupon所不具備明顯的本土優勢。
在此基礎上,一些一線知名團購網則在垂直細分領域上進行重點突破,做專做精,努力創新,打造特色團購網。比如團程網提出了“專營旅游團購的特色網站,打造中國游玩團購第一大品牌”口號,而不是“百貨式團購商城”,這樣就可避實就虛揚長避短,避免與Groupon這樣大鱷全面過招而力不從心。而一些團購網則在“秒殺”下大氣力,聚斂最大本土人氣。
其次,面對跨國團購網巨頭的規模經營與深度拓展,本土團購網必須在扎實用戶體驗,提高專業客服務水平,強化市場執行力,優化用戶互動體系,開發特色產品上下足苦功。以用戶為中心,實行先行賠付機制,及時適應中國市場用戶的消費和支付習慣,塑造良好口碑,團程網CEO陳東鋒認為,這是未來本土團購網與Groupon比拼、立于不敗的一個利劍。
此外,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前提下,國內一線團程網也不斷開辟新市場,開發更多更好更實惠的旅游特色產品。目前比如美團網、團程網、24券、滿座網、新浪團、搜狐團等已在廣州、北京、武漢、西安、深圳、成都、昆明、廈門等多個城市開設分站,營業網點逐步分布全國,彰顯了中國本土團購網已經可以機智應對Groupon入華,消解其侵吞之威脅。
如今國內不少團購網經過一年的發展,規模和資金上都有長足的進步。據悉,目前團程網、拉手網等一線本土團購網第二輪融資已經全部到賬,面對未來競爭,更有“糧足兵強”的信心了。
狼來了,并不可怕。關鍵的是,國內本土團購同行應團結一致,要靠戰略和戰術取勝,應對跨國公司的挑戰,全力拼搏,把產品服務做好,把市場份額占住,保住中國民族產業。
狼來了,本土團購網能否與狼共舞?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