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及時從望不著邊際的應用沙漠中認識到,應用不僅僅是憤怒的小鳥、會說話的TOM貓、SNS、微博等娛樂項目,更應該是基于生活本身的應用,如智能車、智能家電、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繳費等終端應用。應用商店(如App Store、Android Market)不只是作為開發者銷售的渠道、手機終端的門戶、賣“應用”的“柜臺”,而將成長為下一代應用商店。我將其定義為:Smart-Mart。它將像實體商店、傳統百貨業巨頭沃爾瑪一樣,有自己的營運模式、發展理念和影響力。
目前,從應用開發群的角度來看,應用商店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終端設備商開發的應用。從本質上說終端設備商都在基于自己的平臺上努力提升客戶對品牌的黏度,各謀其政。Apple專注于高端的消費市場,Nokia希望改善用戶體驗,Google為了爭奪移動互聯網的入口,Microsoft則希望穩固手機操作系統的市場地位;第二類是運營商開發的應用。中國電信的天翼空間、中國移動的MM移動應用商場、中國聯通的“沃商店”里都賣著合作開發的應用。雖然突破了平臺的限制,但是又捆綁了很多基于差異化3G制式的服務;第三類則是對應用感興趣的IT客用開放API自我娛樂的作品。這些作品也許將來有一天會開起專賣店,開發人員既可以在專賣店中集中展示自己的品牌文化與實力,也不影響通過其他渠道盈利,這也許就是每個應用開發者的“蘋果夢”吧。
Smart-Mart——下一代應用商店,將是移動互聯與傳統行業碰撞產生的產物。這些產物更加智能,寄生于終端,與移動互聯本身相互借勢、借力成勢。它低價買入下一代應用商店本身,將成為物聯網的一部分,給予物聯網一個信息承載的平臺。眾所周知,物聯網將是下一代IT戰略增長級領域,是一個多設備、多網絡、多應用、互聯互通、互相融合的一個大網。網絡越智能,說明其物理結構越復雜,可能需要更加龐大的智能管道來疏通傳感器采集的信號,需要更加合理地接收指令和回傳命令。基于各種商業模式和需求的應用商店極好地秉承了“時時處處物聯”的精神,成為眾多物聯網解決方案中的必備一環。
但凡事無完美,Smart-Mart的發展也會衍生出一些問題:
首要問題便是安全問題。移動平臺的漏洞越來越多,應用被附著惡意攻擊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終端上容納的保密信息也將處于裸露狀態。而在中國,應用八成以上還是盜版的,惡意軟件會繞過系統固有程序,修改代碼、植入廣告。
其次,是用戶付費模式問題。用戶每天淹沒在應用的海洋里,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刪除部分未使用的舊應用,并下載一些更加時尚、更加吸引人的新應用。就目前來看,用戶已經深深喜歡上各種應用的免費使用(除去下載的一些流量費)。越來越多的優質應用并不滿足被運營商聚合之后的收益,再加上受到如內嵌繳費站需要給相應的支付平臺付費等多重利益方的壓榨,可能需要提供更加優先、優質的VIP付費服務。交錢的同時,用戶早已對購買某種應用卻受限于平臺的問題極為惱火。因此,在放棄收益和開源之間謀求一個平衡點是所有應用商店需要考慮的問題。
應用商店發展的另一個問題是產品同質化。企業應用發展緩慢,或者說移動互聯對企業價值增長貢獻不大。移動應用商店始終停留在娛樂和運營商層面,而沒有真正為企業解決多平臺適配、手機系統適配、隨時分享辦公等問題。Smart-Mart時代將會出現較為高端、專業的應用商店,或者是商務通用應用商店等獨具特色的企業應用。現在,一些專業公司已經積極準備并嘗試了企業應用商店,而這些始終與移動互聯對企業信息化貢獻額度緊密相關。
不能說每個應用商店都有價值,正如市區的商場一樣,有的門庭若市,有的門前冷落車馬稀,過一段時間就會在市場規則作用下逐漸消亡。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覺察到,Smart-Mart和淘寶B2C的整體感覺越來越像了。二者都采用各種營銷手段、設立品牌店鋪、考究的店鋪陳列學、風格化的界面、虛擬貨幣支付等。唯一不同的是,Smart-Mart的盈利份額更多地歸屬于運營商,盡管應用開發者在這種正向盈利模式中也明顯受益。
Smart-Mart,下一代應用商店將不僅僅是從網上下載應用玩幾天就刪掉,再找新的應用這樣的舊有模式那么簡單,它會成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觸手可及的需求和依賴,且更加智能,更加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