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運營商,聯通應該將目光放長遠,放棄短期利益,先以培養用戶、擴大布局、占領市場為主,放長線釣大魚。
運營商的WLAN策略已紛紛展開。此前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曾提出,對電信行業來說,現在數據業務的爆炸性增長帶來的機會之一就是WLAN。“免費”模式正在成為令WLAN業務在短期之內呈現爆炸性增長的“靈丹妙藥”。
繼中移動之后,中電信和中國聯通也選擇跟進。在推出了3G轉化WiFi的套裝之后,聯通又對后付費用戶開展了WLAN免費體驗活動,從2011年1月1日起至3月31日,聯通后付費手機用戶可在聯通全國WLAN公共熱點覆蓋區域,不限時、不限流量地免費登錄使用WLAN網絡。
此次聯通向競爭對手宣戰,顯然是想以熱點布置作為突破口,強化自己的移動互聯網布局。作為一種技術成熟、用戶認知度較高的無線技術,WLAN成為固定寬帶接入和移動數據業務的一種有效補充,一方面可以使固定寬帶移動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緩解3G網絡在熱點區域的帶寬壓力。倚重WIFI提高用戶體驗,體現了聯通對于無線數據業務的重視。同時從長遠來看,聯通是希望能夠借助“免費體驗”的吸引力充分發揮自身網絡速度優勢留住客戶,大面積發展流量用戶。對于WCDMA而言,高速的優勢是明顯的,聯通3G下載速率理論上最高值可達7.2Mbps,上傳速率理論上最高值也可達5.76Mbps。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聯通3G也有不錯的網速。盡管WCDMA高速的優勢非常明顯,但在用戶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流量變化卻始終不大,聯通此舉也可算是一種挽救措施。
盡管聯通希望通過“免費”這張餡餅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戶,但是“三個月”的免費期限依然讓用戶心存疑慮。運營商在期限上的限制,缺少大氣度、大戰略和大手筆,有與用戶斤斤計較之嫌疑。
從用戶的經驗來說,短期免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陷阱,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當運營商“一切向錢看”的野心昭然若揭,用戶自然會提高戒心,看緊自己的錢包。
作為運營商,聯通應該將目光放長遠,放棄短期利益,先以培養用戶、擴大布局、占領市場為主,放長線釣大魚,不要以“三個月”做遮掩,干脆將WiFi接入服務長期免費。事實上,運營商最終是否能夠在WLAN策略上取得成功,根本上取決于其對WLAN和其他業務的整合能力。
諸如新加坡,先將熱點部署完善,讓用戶從試探性使用到樂于使用的時候再進一步挖掘用戶的潛在價值,那才是最有價值的價值。
另外聯通在用戶體驗方面的相關服務依然需要提升。WLAN本身就被定位為3G網絡的有益補充,熱點越多,越可以體現運營商‘無處不在的寬帶’承諾,目前聯通不僅熱點過少,在用戶體驗方面易成空談,在網絡質量方面也不盡如人意。
移動數據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建立在良好的網絡質量和用戶使用習慣的基礎之上,目前聯通在建設成本投入方面依然欠缺力度,導致WiFi熱點區的網絡質量得不到保障。
在加快熱點數量建設與改善網絡質量的同時,聯通應最大程度避免負面體驗所帶來的用戶對于聯通品牌的不認可。
事實上,頻頻出招若無益于維護品牌的美譽度,反在體驗方面成為用戶詬病的焦點,那聯通的種種舉動恐怕最終只會淪為自娛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