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熱”興起,民間學習中華文化的熱情高漲。如何引導國學活動廣泛深入發展?我認為:開展群眾性的“讀《論語》,學做人”活動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儒學是其主干;《論語》是儒學最重要的經典,所以,《論語》是學習了解中華文化的首選必讀書。
人們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以為《論語》講的是為歷代王朝統治服務的學說。其實,《論語》思想的核心,是講做人的道理。《大學》中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最清楚地說明了《論語》的中心思想是教人修身學做人。
從對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影響看,《論語》的影響主要也是在其所講的為人之道上?!墩撜Z》中所提出的“仁以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人生理想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以及孝悌忠信,溫、良、恭、儉、讓等道德要求,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集體意識,民族的文化傳統。世代傳頌,家喻戶曉,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的一些名言,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等,正是《論語》所講為人之道最高的、集中的體現;中國民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道德風尚,也是《論語》中為人之道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表現。
所以,現在我們要弘揚中華文化,最好的途徑莫過于讀《論語》。“讀《論語》,學做人”,包含著兩層含意:一是學做人的首選讀物是《論語》;二是讀《論語》的目的是學做人。我期望,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條件,以適合自己的方式,自己讀《論語》,也幫助別人讀《論語》,逐漸形成人人讀《論語》的良好風氣。
編輯/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