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羊肉后不宜馬上喝茶
飲茶已成為不少人的一種嗜好和習慣。因而,有些人在吃羊肉時也飲茶,或吃完羊肉后,馬上飲茶。這種做法有害于健康。
羊肉,肉香味美,營養豐富,御寒能力強。我國歷來有“冬吃羊肉”的說法,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中醫認為,羊肉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品。由于羊肉中鈣質、鐵質含量高于豬、牛肉,所以吃羊肉對肺病如肺結核、氣管炎、哮喘和噴血、產后氣血兩虛及一切虛寒癥患者最為有益。
雖然時常吃一些羊肉對身體大有裨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時,羊肉中豐富的蛋白質能同茶葉中的鞣酸“聯姻”,生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對腸道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容易發生便秘。對已有便秘的人來說,吃羊肉喝茶水,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馬上喝茶,應等2小時~3小時再飲茶。
吃橘子的禁忌
橘子雖然美味可口、好處多多,但并不宜多吃。中醫認為橘子性溫,多吃易上火,會出現口舌生瘡、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結等癥狀。
最好別空腹吃橘子。因為橘子的果肉中含有有機酸,對胃黏膜會產生刺激而引起不適。此外,橘子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如果一次吃得過量或在一定時期內連續攝入過多的時候,血液中胡蘿卜素濃度就會過高,會導致皮膚發黃。研究表明,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路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吃橘子還要格外注意以下事項: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因此,吃橘子的前后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橘子不宜與蘿卜同食。蘿卜進入人體后,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并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老人和孩子要少吃。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橘子,否則會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有些小孩子吃橘子過多會“上火”,導致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因此,兒童不要多吃橘子。
制作鮮湯有四忌
一、制作鮮湯的骨頭忌在熱水中下鍋,應在冷水時下鍋。燒燉中途不宜加冷水。如果一開始就放在熱水中,會使骨頭表面的肉驟然受熱,從而使肉中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于湯中,湯的味道就不如放冷水燒出的味道鮮美。肉類、骨頭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脂肪,若在燒燉中途加冷水,湯的溫度發生變化,蛋白質和脂肪會迅速凝固,肉骨表面的空隙驟然收縮,不易煮熟,湯的鮮味也會減退。
二、制作鮮湯忌早放鹽。鹽有滲透作用,最容易滲入原料,使其內部的水分析出,加劇蛋白質的凝固,從而影響湯的鮮味。
三、制作鮮湯忌姜、蔥、酒等作料過多。這些作料會影響湯汁本來的鮮味。
四、制作鮮湯忌讓湯汁大滾大沸。湯汁大沸,會使湯中的蛋白質分子運動激烈,凝成許多白色顆粒,使湯變得渾濁。
責任編輯/劉思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