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鋼琴
音樂課上,老師彈了一首貝多芬的曲子。
小明問小華:“你懂音樂嗎?”
小華:“是的。”
小明:“你知道老師在彈什么嗎?”
小華:“鋼琴。”
螞蟻怎么說
小明上完廁所回到教室跟老師說:“廁所有好多螞蟻。”
老師忽然想到螞蟻的英文ant這個單詞,于是測試小明:“螞蟻怎么說?”
小明一臉茫然……說:“螞蟻它……什么也沒說……”
請假
小明上學校三年級了,老師說過請事假一定要事先遞請假條給老師。
有一天小明因為奶奶過世要出殯,必須回家,所以在請假單的“事由”上寫著“出殯”。
老師糾正他說,“事由”應該是請假的人要去做的事才對,結(jié)果小明點點頭、拿回座位改,不久后拿來改過的請假單,只見“事由”由“出殯”改成“陪葬”!
錯別字的笑話
一、諧音式
相傳清朝中堂大人李鴻章有個遠房親戚趕考,呆坐半天也做不出答卷。于是便想走后門中榜,就在試卷上寫道:“我是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妻(戚)!”主考官看后又好氣又好笑,提筆批道:“既是中堂親妻,我定不敢娶(取)!”
二、對聯(lián)式
清代一次科舉考試,有個考生因不懂《書·秦誓》中“昧昧(想念深切)我思之”一句的意思,將其寫成了“妹妹我思之”。主考官考試不明其意,繼而啞然失笑,回避批道:“哥哥你錯矣!”兩者恰好構(gòu)成工整的對仗。
三、幽默式
某店在招牌上把“月餅”寫成“曰餅”,有人說:“‘曰’字是個白字。”店主不屑一顧:“說得倒好,‘白’字還有一撇呢!”
某老板的商品介紹把“零售”寫成“另售”,有人糾正道:“‘另’字寫成別字了。”老板反唇相譏:“你弄清楚,‘別’字還有一立刀呢!”
某商人做廣告時,把“錫紙”寫成“昔紙”。有人指出:“‘昔’字是個錯字。”商人嗤之以鼻:“哼,‘錯’字還有金旁呢!”
四、打油詩式
一人給老岳父寫信,請其代買一筐杏子,但卻把“杏”字錯寫成“否”。老岳父知道女婿寫了別字,買下杏子托人帶去并捎上了一封信:“賢婿來信要買‘否’,急得老漢滿街走。買了一筐小黃杏,不知是‘否’不是‘否’?”(江蘇洪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