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導讀敘議結合細說理,曲徑通幽巧贊蓮
“出淤泥而不染”雖是贊美蓮花的至理名言,但倘若立意停留于此,容易老生常談。優秀的作者,一定要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本文便不入窠臼,從原本腐臭的池塘因藕而變得潔凈的事件中,挖掘出了“化腐臭為清香”的全新觀點。
蓮藕之所以會如此傳神,還得益于兩個精彩畫面:一是蓮花開放時的盛景,這是情感的鋪墊;另一個是父子對話的場面,這是理性的源泉。兩者呼應,情理交融,相得益彰。
我家在山坳,附近有一口水塘,兩畝大小,水不深,淤泥厚。水塘成了家畜野禽的樂園,它們踐踏排泄,水塘漸漸污濁,散發出腐臭氣味。
有一天,爸爸吧嗒著旱煙,說要承包這口塘來種藕養魚。村長巴不得,說我們家離水塘近,合適。很快就簽了承包合同,爸爸那莊稼人的心勁有了新的施展天地。他買來藕種、魚苗,細心經營,經常去看看水位高低,再投些魚飼料……看他有時站在塘邊那得意的神情,仿佛水塘是他的兒子。
第二年,春暖花開時節,水(哈哈哈,200字啦?。┨烈黄戮跋?。荷錢爭先恐后鉆出水面,很快舒展開來,漸漸地,田田的荷葉鋪滿了水面。更有荷花點綴,或含苞待放,或鮮花怒放,縷縷荷香沁人心脾。蜻蜓或輕盈飛舞,或靜立于綠葉、紅花之上;魚兒嬉戲蓮葉間……水塘竟然成為如此美景。晴天,蓮葉無窮碧,荷花別樣紅。最妙的是雨打荷葉,形如珍珠滾動翡翠盤,賞心悅目,聲如美妙音樂,隨雨勢大小而揚抑起伏,悅耳動聽,讓人不由陶醉。
一次,我情不自禁地走進荷塘,卻一下陷人污泥濁水之中,雙(嘩!400字啦!瞧我的?。┩纫粩噭?,泥水中便散發出腐臭氣味。而生長在污泥濁水中的蓮卻是如此清純可愛?!俺鲇倌喽蝗尽?,多么高潔的品質啊!
第一次打魚挖藕,恰好我不在家。我埋怨爸爸,爸爸說明年等你在家時再挖。第二次挖藕時節,親戚近鄰都來幫忙,我自然歡歡喜喜下塘打下手。從淤泥中挖出一根根粗粗壯壯的藕來,在水中洗洗,白白胖胖,如象牙,似玉臂,真讓人欣喜。
我還發現,水塘居然沒有腐臭氣味了,飄來的只是泥土氣息混合著蓮藕的清香。(嘿嘿,一不小心,可就600字耶?。┪覇柛赣H,他淡淡地答道:“種了藕,池塘自然干凈了。”我聽了驚喜不已。哦,原來這是藕的功勞!藕不僅長出“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還在凈化淤泥,消除腐臭。誰會想到,短短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竟讓爛泥塘變得如此美好!
我不禁陷入沉思。長期以來,人們贊美蓮的“出淤泥而不染”,其實,藕的“化腐臭為清香”更為可貴啊!不同流合污而“獨善其身”固然值得贊美,但僅僅如此,污穢、腐敗便不會消失;盡其所能凈化污泥,消除腐臭,(呵呵,800字啦?。┎拍軇撛斐鲆黄瑵崈舻奶斓?。
共813字,大功告成!耶!
如何增多100字
這篇敘事與明理兼得的佳作,如果去掉開篇父親“承包池塘”“經營池塘”等內容,將“我家在山坳,附近有一口水塘”直接與第三自然段“春暖花開時節,水塘一片新景象”等內容對接,弱化敘事,強化說理,文章會變成典型的托物寄情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