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老友老王與已共同生活50年的妻子鬧起了離婚,這在家人、親友以及鄰居之間,引起軒然大波。離婚的導火索是老王跟鄰居紀女士關系暖昧,兩個人常去跳舞。老王的妻子十分生氣,而老王認為夫妻性格差距太大,下決心離婚。
很多人不理解:老王兒子在美國,女兒在日本,兒女每年寄回不少錢孝敬,是飽暖思淫欲吧?他的兒女也不理解:母親為他燒飯做菜洗衣服,每天買好酒,舒服的日子不過,偏去找難堪事做。各種怪話灌進老王的耳朵里,他的逆反心理像受到高壓的皮球,強勁反彈:“講吧,講吧,你們越講我不是,我越要離婚,即使下個月去烘鐵板(火化),這個月還要離婚、結婚。人活在世上終究圖個啥?圖個開心!”
親友求助于我勸解。我卻說:“婚姻法上沒有規定七十多歲老人不準離婚、結婚。老王想讓人生快樂些,這有什么不對?”
眾人聽我講完,都顯露出嘲笑的神色。老王見我站在他的一邊,眉開眼笑。但我立即給他當頭一棒:“我理解你,不等于支持你離婚。這幾年大姐三天兩頭進廟燒香,湖邊放生,兩人整天說不上幾句話。你遇上紀女士,兩個人談股票談得投機話也多,日久生情,很正常的。但你也應該想想,子孫滿堂,少年夫妻老來伴,十個人中有幾個有這等福分?你不能只顧自己眼前的一時快樂,而不對家庭負責。你不能只看見老妻對你的猜疑和指責,不從自身找原因。是不是你平時疏忽了老妻?導致大姐心理上覺得缺少關懷,寄托于宗教。如果你想維持這段婚姻的話,就應該用一顆寬大的心去原諒妻子的猜疑,作為男人,應該更有氣度一點,去包容妻子。”
此時,眾人才了解我的本意。老王的一雙兒女拉我到一邊輕輕地說:“請你勸勸我們的老爸老媽,拜托了。”我正色說:“大姐要做好妻子份內的事,讓老王時刻感受到自己的優秀和體貼,切不可因為這件事情而和丈夫翻臉,吵鬧謾罵,否則只會把婚姻推向結束的邊緣。”
我對他們說,夫妻之間的猜疑比“出軌”更可怕,更容易讓婚姻破裂。要不想讓對方與外人保持“曖昧”的關系,一要讓對方適當擁有自己的空間,但一定要對對方的空間有所了解。以打電話為例,要知道對方經常聯系的人有哪些,但不可肆意竊聽對方聊電話的具體內容。過多的束縛只會適得其反,一定要留有適當余地。
二要多嘗試兩人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如一起做飯、一起做家務、一起出游等等,以此來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可以有效地預防對方“精神出軌”。
三要創造一個溫馨的家,讓彼此都能享受“在家”的幸福。如果家足夠溫馨,誰還愿意出去找人偷歡或另尋精神寄托呢?
四要時不時地讓對方明白自己對出軌的態度及反對出軌的決心,讓對方知道出軌的嚴重性,從而自覺地提高“自律性”。
五要保持自身魅力和生活情趣。其實“魅力”是彼此都需要用心保持的,否則對方一旦有了埋怨和厭煩情緒的話,“精神出軌”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最后,老王終于表現出“紳士風度”,同意不再和紀女士一起跳舞了。
婚不離了,也把兩個老人累壞了。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