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舅媽最近被查出患了食道癌。手術做得挺順利,但術后她忍受劇痛的模樣,看了真讓人難過。
同病房的大媽也是食道癌手術,她疼痛難忍時大聲地呻吟,幾次拔掉身上的插管,醫生護士只好重插,她自己多受好些罪。
小舅坐在小舅媽的病床邊,一只手握著她的手,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撥開她被冷汗沾在臉上的發絲,心疼地勸慰著:“秀華,你痛得受不了也哼哼吧,哼一哼能打打岔,過過脈,疼痛會輕一些。醫生說止痛針要到晚上才能打。”
小舅媽眼里閃著淚光,望著小舅,虛弱地說:“你……就是最好的止痛劑。”
小舅媽的一句話,讓站在一旁的我們愣住了,想不到從沒離開過鄉村的她,一輩子不擅言談的72歲的老人,竟說出讓小年輕都心跳的話。
小舅眼里閃著自豪的淚光,說:“怎么樣?我說只要我在她身邊,她的痛就會輕得多,她的傷口就會長得快。你們呀,哪個侍候她也沒我侍候得好!”
小舅與小舅媽同齡,結婚50年,從沒紅過臉。因為舅媽暈車,遠地去不了,小舅就陪著她一直待在鄉間。剛結婚那會,高中畢業回鄉務農的小舅,也想帶小舅媽去玄武湖浪漫一把,可吃了暈車藥她還是嘔吐不止,讓小舅心疼得半道扶著她下了車。
雖說沒見到城里的公園,但他倆你疼我愛,吃個荷包蛋也你推我讓。
小舅家的確是個溫馨的樂園。個子不高卻幽默能干的小舅,憂愁悲傷與他無緣,是十里八鄉公認的熱心人。小舅媽端莊善良,孝順公婆,針線活特別好,簡陋的房間,總能讓她拾掇得花紅柳綠。他們不僅帶大了自己的3個孩子,還帶大了我妹妹和大舅家的3個孩子。
那時,遇上國家困難時期,口糧很緊,又要照看那么多幼小的孩子,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但有了豁達的小舅和小舅媽以及慈祥的外公外婆不厭其煩的呵護,孩子們一個個長得健康又活潑。平時村里人都喜歡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來玩。就近田里干活的人渴了餓了,都很自然地到小舅家的鍋間舀水盛粥喝,姑娘小伙還笑著鬧著到后園打杏吃。
也許是過去的忙碌耽擱了太多的吃飯時間,小舅媽竟得了讓大家心焦的病。現在,她與小舅終于來到玄武湖畔,因為腫瘤醫院就在公園的城墻外。手術前夕,他倆手拉著手,在碧波蕩漾、游船往來的湖邊,我為他們拍了幾十年前就該拍攝的照片。
瞧,他倆笑得多么燦爛!小舅媽舉手作手術勝利狀,小舅還是老頑童模樣。小舅捧著我送的《敢活100歲》的書,對舅媽說:“秀華,手術后你會更年輕,說不定暈車病也一起治好,那時我們想到哪里玩就到哪里玩。到了我們100歲壽慶時,興許外國都玩過啦!”
小舅媽信賴地望著小舅笑。
“你就是最好的止痛劑”,看似舅媽脫口而出,其實那是他倆半個世紀相濡以沫、心靈的土壤里長出的最自然的花。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