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忐忑》,極其快速的節奏好像我們的時代,極其強烈的情緒好像我們的感慨。咿咿呀呀唱出壓縮的信息,比手劃腳演出拉長的時空,非精進不能合拍,非直接不能表白。歌者忘我,聽者忘憂,濃縮精華,霸道給力。神曲一出,裝腔作勢的歌無人再聽,陰陽怪調的曲無人再唱。好比《唐吉訶德》面世后,騎士文學就消失了。
神曲是音樂瀑布的洗禮,《忐忑》是靈魂睡醒的道白。無詞而意義愈強烈,無心而計算愈精確。如聽春雷送春歸,忐忑過后是喜悅。德國詞曲作者不經意的創作,經過中國歌唱家的傾情演繹,東西合璧無懈可擊。
好人需要裝扮,壞人也需要偽裝,褻瀆藝術美是在嚴重丑化自己,因此,誰都不吱聲,任由神曲跨界飛越。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現在的任何事,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去針對同一個中心點。于是,網友熱情參與,傳媒推波助瀾。
翻唱《忐忑》,挑戰自己,靈魂出竅,無往不利。鋼琴版《忐忑》,指法快得彈出幻影,并且持續好幾分鐘時間。聽后不會再提《海上鋼琴師》的傳奇,中國的人才多得像蘿卜白菜。國外歌劇神曲,氣勢磅礴,震動山河。更神者,自彈自唱,曲終幾乎癱在鋼琴上。令人震驚,使人愛憐。
天后王菲分析《忐忑》:“一開始嘮嘮叨叨,疑神疑鬼。后來瘋瘋癲癲,各種角色扮演。直至最后仰天長嘆,棄世登仙!”當然,《忐忑》只是給真正的神曲鋪路而已,我們會見證從人到神的每一個過程。不僅人開唱了,天也要開口了。
(本文選自鎮江網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