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旅》是唐良武正式出版的首本詩集。唐良武從軍多年,返鄉后一直在客運部門工作,長年是“三更燈火五更雞”地快節奏地生活著。讀完《心之旅》,掩卷而思,“詩歌并非詩人的專利”成為我的第一感覺。
著名詩人葉延濱說得好:“詩是一種對話的形式。”翻開中國文學史,我們不難發現,在上古的時候,沒有文字,也沒有社會分工,文學就只有口頭創作,沒有書面創作,只有文學和其他藝術(如詩歌與音樂、舞蹈)互相結合的形式,滿足人們在勞動中協調、溝通、交流需求的詩歌則是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心里有話要說,有節奏有韻律地說出來,就是詩歌。
詩既然是一種對話的方式,這種對話對象便非常廣泛。從《心之旅》中,我們可以讀到作者與父母、兄弟、戀人、妻兒、同學、戰友、同事、朋友的對話,可以讀到與山水、村莊、太陽、月亮、單位、祖國或某個物體的對話。這種對話,或思或念,或傾訴或獨白。作者的品格,讀者是很容易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的。如《情系故鄉》中,有這樣的傾訴:
哦 故鄉的山啊
為了你永久的美麗
我不再迷戀
山外更多的風景
我要高高舉起雙手
在夜空摘下彎彎的銀鐮
割下一條彩云為你
增添明天的燦爛輝煌
他在《昨天》中這樣寫道——
激戰后的小憩談起開心的往事
忙里偷閑在給后方的她留下
日記
無名的陣地造就無名的英雄
豪言壯語在這里失去意義
用血寫成的文字是心中的吶喊
領土完整才能顯露當代軍人的 形象
真誠是一種人格,也是一種高風,是一種無技巧的追求。唐良武的詩,不賣弄,求情達,去雕琢,寫心語,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撲面而來的內心展示。《難忘初吻》袒露了少男少女特有的情愫:
那時的你是我時刻都想著
親近的青果
雖然情竇未開卻總有朦朧
戀爰的心態
上學與放學的途中我們始終
走在一起
好多同學背后都說他與她已經 好起來
嘴上的反駁可在心中還是
那樣的開懷
記得還是那年夏天放學回家
遭遇雷雨
炸耳的雷聲驚嚇了你還是
童貞的心靈
毫無準備接受了你扔下書包
撲進懷里
再如《爺爺》是那么的清新、質樸——
爺爺很樸素
很少看見他穿件像樣的衣衫
只有姑媽回來
他才拿出藏箱底的新衣穿上
幾天
小時候 我常問爺爺這是
為什么
爺爺說 你還小不懂
經過無數次的追問
追問中我漸漸長大
長大后我才知道
這是爺爺的一個秘密
他是想讓遠方的姑媽
相信他生活得很好
有吃有穿 無須牽掛
唐良武對生活的真誠態度,讓我相信,他會在創作上有很大的進步,因為生活日新月異,豐富多彩,會給我們以新的詩情新的啟迪,給我們以新的思維空間。
讀唐良武的詩作似乎感覺到土了些。其實,凡成大氣候者,少不了這個土氣。傳說女媧用泥捏人,我想必有道理,少了土氣,這人難成大氣候。
唐良武將自己的詩集定名為《心之旅》,是想表明,這是他心路歷程的真實記錄,是他心語的誠實吐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破土而出的萌芽是最具生命力的,心語既然已經萌芽,相信只要作者辛勤不輟,用心血去澆灌,必能拔節、抽枝,長成大樹,蔚成風景。
(作者系鎮江市寫作學會會長、江蘇省雜文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寫作學會理事、江蘇省期刊協會理事、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