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末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結束之后,低碳成為現如今各行各業的熱詞,低碳經濟正逐步成為全球意識形態和國際主流價值觀,低碳經濟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全球已經進入哥本哈根時代,石油化工產業這個高污染行業,走低碳道路是正確、且唯一的選擇。低碳經濟是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2010年是經濟復蘇的一年,石油化工產業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后,石化產業勢必能夠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大有作為,產業需要調整對自身的定位,進行二次創業,抓住發展低碳經濟帶來的機遇。企業應采用先進技術裝置、提高能效。由于石油資源逐漸枯竭,石化企業還應當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包括煤制天然氣、甲醇、乙烯、丙烯等,現在可能成本比較高,但是規模擴大之后成本會降下來。
在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峰會嘈雜的爭執和矛盾交錯的博弈中,一個聲音擲地有聲,震動世界,這是中國的聲音,是中國對世界的承諾。中國政府提出,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國自主確立的行動和目標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不以任何其他國家的行動為前提。堅定的“中國立場”背后,是國人對以往發展的深刻反思與自覺矯正。全球氣候變暖、資源環境約束的雙重壓力,決定了中國必須改變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來支持經濟增長的模式。低碳經濟,是人類可持續發展意志下的“中國選擇”,更是各國之間共生共棲共濟下的“中國立場”。發展低碳經濟,無疑成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有力抓手和新的市場動力。實施國家低碳經濟宏觀戰略,石油和化學工業是重點行業,在我國經濟發展方式進入低碳產業升級進程中,該行業致力于清潔生產和高效利用資源的改造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7%,其中,化石能源消費導致的CO2,排放量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7%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已引起全人類的關注。CO2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占左右,約占CO2,總排放量的75%。石油石化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既是能源生產大戶,又是能源消耗大戶,同時也是CO2,排放大戶。
作為耗能大戶的石油石化產業,首當其沖被推到了風口浪尖。2010年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壓縮和疏導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同時啟動石化產業低碳技術示范工程建設。社會目光在聚焦,人們在期望,在尋求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上,石油石化行業成為積極踐行者。
低碳經濟對中國石油石化產業的挑戰,石油石化行業的低碳化發展,將面臨成本、技術、工藝、管理與替代能源競爭等諸多方面的挑戰。低碳化發展必將給石油石化行業帶來勘探、開發、煉化等各個環節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壓力。
無疑,低碳經濟對中國石油石化產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一方面,中國石油石化行產業面臨相當大的減排壓力。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千家重點耗能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有340家,占1/3;在環保部公布的廢氣、廢水污染源國家重點監控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分別占13.4%和25.8%。另一方面,低碳經濟必將促進天然氣行業加快發展,中短期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將減輕國內油氣供應壓力,二氧化碳封存和利用技術的突破可提高未來發展潛力。
石油化工行業走低碳道路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哥本哈根時代來臨,若干年后,那時的我們應該生活在無污染、無噪音的時代。未來人們的生活,應該朝著更加節能環保的方向邁進,未來的地球,應該是我們更加生機勃勃的家園。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石化產品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盡管制造這些產品不可避免會排放一些溫室氣體,但是在使用這些產品的過程中會較大幅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根據國際經驗,石化產業每排放1個單位的溫室氣體,可通過化工產品和技術幫助其他行業或消費者實現2~3個單位的減排量。比如,在汽車制造領域,大量使用塑料產品會減輕汽車重量,進而降低油耗,相應節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生產這些塑料制品過程中排放量的2倍。在風力發電機組葉片上使用玻璃纖維和碳纖維產生的減排額是生產這些塑料制品生產過程中排放量的120倍。在建筑節能領域,使用泡沫絕緣材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減排額是生產這些塑料制品過程中排放量的250倍。中國的能效水平遠低于國際水平,可能的系統收益遠遠超出這一水平,因此急需利用系統論的思想,認清石化產品在低碳經濟中的作用。
如果說2009年是中國經濟比較困難的一年,2010年是比較復雜的一年,那么2011年必將是一個轉變和變革之年,對中國石油和化工產業而言,在世界經濟格局加快調整、中國經濟模式加速轉變的大背景下,只有放眼世界、著手超越,真正踐行科學發展觀,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加快由大到強的新跨越,才能跟上、引領時代發展的潮流,轉變,不僅是2011年的主線,還將貫穿整個“十二五”甚至更長的時期。中國的轉變之路,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格局沒有變化,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的推動仍然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石油和化工產業的轉變之路,同樣希望與困難同在,行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固有優勢依然存在,國內擴內需、促消費和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行業提供了新的舞臺和巨大發展空間。加快轉變步伐,向世界化工強國目標挺進,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必將迎來新氣象、大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