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雖然我國在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安全形式還是非常的嚴峻,安全事故不斷的發生,從而造成國家、企業有較大的經濟損失,也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因此從企業安全管理及成本經濟效益管理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進行實證分析從而有效地判斷影響企業安全投資效益的關鍵因素對于利用有限財力導向合理的安全投資,尋求最佳安全成本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施工企業 安全投資 經濟效益
一、前言
安全生產與實現經濟增長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兩大根本性問題。伴隨著企業發展,人人渴望安全,對安全重視程度之高,安全投入之大可能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呢?對企業而言,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辯證統一。安全是任何一個企業的責任,但也不能不要效益,我們要確保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和員工的切身利益,這也是每一個企業的根本目的。沒有安全,企業很難維持正常運轉,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企業會不為提高經濟效益而努力。在實踐中,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矛盾始終存在,合理的安全生產投入,能減少和防止事故的發生,能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從而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如何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爭取到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便是企業面臨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二、安全生產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
只有有了健康的安全氛圍,才可以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間接地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其關鍵是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建立制度、開展活動、自身學習等來轉變員工對安全真正的認可,使實現職業安全與健康成為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念,防止事故發生成為員工共同追求的目標,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價值與實現員工自身價值的高度統一成為全體員工共同的行為準則。先進安全管理體現在企業各個方面、所有活動、一切時空過程中,營造出一個強大的安全文化氛圍,使全體員工在這個氛圍中,其行為被潛移默化地規范在安全價值取向和安全行為準則之中,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和正確的安全道德、文明生產秩序的現代企業員工隊伍。
三、事故給企業造成的影響
建筑企業的發展是靠施工生產來創造經濟效益,從而促進企業的各項工作,而要更好地完成施工生產任務,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沒有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是很難實現的。隨著建筑市場的不斷發展,各類建筑企業都在市場中層示著各自的優勢,以贏得建設單位和投資商的信任。這其中,安全業績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因為,安全工作是體現企綜合實力的展示板。
如某公司有職工1500人,其年工資總額為3000余萬元(公司的正常支出費用除外),按現在市場價格該公司全年必須創造4500-6000萬元的純利潤才能保證公司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可是由于該公司從領導到作業管理層只重視經濟效益而以僥幸心理去對待安全工作,安全設施陳舊,管理制度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實際運行當中卻我行我素,結果在一次隧道施工工程中,隧道塌方,造成6人死亡的惡性事故,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按照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計算,一次性喪葬補助金為7800元/人,共計46 800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78000元/人,共計468000元。撫恤金每人每月520元,共計3120元。此三項只是事故處理中的正常費用,清理現場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財產損失等各項開支和間接損失都嚴重地影響和阻礙了企業的健康發展。該企業被降低資質等級,停產整頓,半年內不能承攬施工任務。從這起慘痛的教訓中不難看出,安全生產如果被忽視,將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只是經濟損失。
四、投資安全的利與弊
有人認為,只要增加安全投入就減少了收入和利潤,這種觀點是比較片面的,安全投入所產生的絕不是一種負效益,我們都知道安全投入的最直接表現就是成本的增加,但是,究其本質,安全投入應算是一種特殊的投資,對安全的投入所產生的效益并不像普通的投資那樣直接反映在產品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改進上,而是體現在生產的全過程中,保證生產的正常和連續地進行,這種投入的直接結果是,企業不發生或減少發生事故和職業病,而這個結果是企業持續生產、保證正常效益取得的必要條件。
從經濟的角度看,如果安全生產工作做好了,我們的企業效益就有保證,員工的生活和企業生產秩序也才有保障,從而就可以發揮極大的社會效益。如果安全生產工作做不好,它不但會危及個人的生命安全,而且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和浪費,并危及企業的正常生產,紿人們生活造成諸多的不便。因此,安全投入并不是純粹的支出,只是它的產出總是間接地反映出來。
安全投入也不是越多越好,合理的安全投入,可以與經濟效益成正比例增長,但是,一旦超過某一限度,就變成了無謂的浪費,甚至可能降低企業效益,因此,力爭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做最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地發揮安全效應。另外,安全工作來不得半點僥幸心理,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安全生產就是企業最大的效益,是企業生存的保障。
五、安全生產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企業經營的第一目標是經濟效益,其一切活動都應圍繞這個目標,安全生產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拋開這個前提空談安全生產,勢必會造成安全生產工作脫離企業發展的總體目標,甚至與之相對立。但是,追求經濟效益并不意味著忽視安全生產,因為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緊密相關,互相支撐,缺一不可,也可以說是水與舟的關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搞好安全生產,水漲船高,反之亦然。不正確地認識到這一點,勢必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安全第一的含義亦在于此。
進一步說,安全生產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有這樣一句名言:“事故是企業管理不佳的表現形式”。企業管理不佳,可以通過發生事故這種形式表現出來。而且事故的發生不僅僅意味著造成了由此引起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而且還表明企業的管理不佳,而管理不佳則直接影響經濟效益。換句話說,如果控制了事故,也就提高了管理水平乃至經濟效益。只有充分地認清這一點,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安全生產水平。而在此基礎上,安全生產工作才可能有必要的基礎和保障。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安全生產責任制才有可能得到真正落實。而在此時,我們需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如何合理地運用企業的安全投入以獲得最佳效益。這既需要對事故損失有充分的認識和科學的評估,也需要對安全管理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前者涉及安全經濟學的概念,特別是對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的科學估算,同時也要考慮到安全生產問題要涉及到的人道主義因素;后者則要求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將事故預防、應急措施和風險轉移三種手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遵循以事故預防為主的主導思想。這樣,就可以使企業在投入后獲得收益,形成安全投入與安全效益的良性循環。
最后,應當指出的是,我們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不應脫離企業經營的實際;如果不計成本、代價,一切以減輕各級管理者的責任為前提,走向另一個極端,無異于飲鴆止渴,斷送企業發展前程。只有正確擺正兩者之間的關系,使之協調發展,才能達到雙贏的效果,在搞好安全工作的同時,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所有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
六、總結
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增長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兩個根本問題,是相互依存的緊密關系,安全生產是前提,而經濟效益是安全生產的保障,只有扎實地搞好安全生產才能發展經濟。企業要想長期穩定發展,必須認真解決好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沒有安全,企業就沒有效益,企業就無以發展,很難生存。合理安排投入,就能減少和杜絕事故的發生,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