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法排放污水的特點是企業將未經處理的或沒有達到排放標準的工業廢水直接或間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對環境造成破壞。為了有效控制和防止此類違法行為的發生,需要提高對非法排放污水的處罰力度,增加機會成本的損失,并努力減少成本,實現最大程度的控制違法的收益。
[關鍵詞]非法污水排放 經濟分析 機會成本 違法成本
一、非法污水排放行為概述
近年來非法污水排放行為出現兩個趨勢:首先,企業管理者用違法的手段來爭取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包庇或縱容其公然非法排放污水。其次,企業管理者勾結黑社會性質組織,利用黑社會組織的影響力來迫使群眾不敢反抗和舉報其非法污水排放行為。所以我們要從經濟學以及相關環境法律兩方面來研究企業非法排放污水行為扼的經濟動因,分析其根源,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二、對企業違法排放污水行為的效益分析
企業違法排放污水的違法效益,是指企業通過其違法排放污水的行為而獲取到的各種各樣的利益。通過這種違法排放行為,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獲得豐厚的回報;從而該種違法的效益最大化通常是通過減少、控制違法成本得以實現的。這種行為模式完全符合經濟學理論中的“受益恒定,成本最低,達到效益最大化”的行為模式。企業經營者以合法名義開辦各種企業,從來都無視“優勝劣汰”、“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基本準則,只重視如何能夠尋找到自己的“保護傘”,怎么能腐蝕更多的公家機關工作人員為自己辦事、如何搞好與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關系、如何利用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攫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比照合法的企業,他們無疑極大地降低了自己的成本。既然企業違法成本如此之低,而收益卻是很高,甚至是無本之利,精于“成本——收益”理論的經濟理性的違法者必定趨之若鶩。
三、企業違法排污的成本分析
懲罰的強度即刑罰的嚴厲性,它直接決定著刑罰是否對犯罪人具有威懾力。以云南的“陽宗海砷污染”案件為例: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從2005年到2008年6月短短三年間,實現銷售收入6.15億元,利潤總額超過4000萬元,上交稅金1162.8萬元。但其違法排放污水導致了陽宗海水體受到污染,水質從二類下降到劣五類,飲用、水產品養殖等功能喪失,周邊居民2.6萬余人的飲用水源取水中斷,公私財產直接經濟損失嚴重。且據專家估計要使湖水恢復到可作為飲用水源的水質預計將歷時最少3年、耗資數十億元。而依照《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對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的罰款不得超過100萬元。法院終審判決是:云南澄江錦業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犯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各種罰金共計人民幣1600萬元: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分別判處四年、三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15萬元不等。就一千來萬的罰金和幾年的有期徒刑對于損失數十億來說法定刑和裁量刑明顯偏低。正是由于這種結果,使企業違法的懲罰性成本降低,導致法律本應具有的威懾效應大大弱化。這種不完善的立法和司法傳達給公眾的信息將是:企業違法排放污水并不一定會受到嚴厲處罰且處罰的金額比違法所得要低很多。
四、用經濟方式遏制企業違法排污行為的可行性
我國目前企業違法排放污水的違法數量上升趨勢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預期處罰成本過低,而預期處罰過低的根源在于處罰確定性和及時性的持續貶值,極大程度的降低了企業違法排放污水行為的出發的預期成本。具體到企業違法排污行為而言,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
其一,針對企業組織內部結構的特點,合理配置法律資源。首先,在立法上提高企業法人或負責人的違法責任。其次,建立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如此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對付企業違法排放污水行為,從內部達到制約平衡。
其二,針對企業外部聯系必須有效打擊其背后的保護傘。有關官員自甘墮落為企業充當保護傘。官員脫離群眾,人民監督難以有效行使,同級監督無力,無法獲悉充當保護傘的官員們的隱秘,風險不會由此產生??赡苤雷约撼洚敱Wo傘的人要么是自己的親信,但他們之間往往有著榮辱與共的聯盟關系,存在的不會是互相揭發,更多的是相互庇護和遮掩,也不大可能成為風險來源。此可以說保護傘們的犯罪成本、處罰成本極低而犯罪收益極大,以致難以控制保護傘的不斷形成和擴大。
其三,針對證人和被害人的政策和措施上,國家應該加大對證人、被害人的保護力度,避免他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能夠用于作證。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審判前,應確保企業無法接近證人、被害人及其親屬;審判時,對于企業的某些訴訟行為應采取秘密進行的方式,以有利于證人、被害人的保護;審判后,應提供證人的安全的生活居所及保障證人、被害人正常的工作就業,必要時甚至可以考慮移民,是企業、黑社會性質的組織、官員無法報復。一旦證人或被害人遭到報復,對報復實施者應從嚴、從快、從重打擊,對被害人或者其親屬應盡快提供補償。
五、結語
違法排放污水極容易導致環境污染與破壞,又容易滋生多種社會問題,因而增加了社會解決成本。為了降低社會解決成本和建設美好家園,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因而,我國應該提高企業違法排放污水行為的預期處罰成本、提高由于處罰帶來的機會成本的損失,達到有效遏制企業違法排放污水行為。通過上文的解析也印證了經濟分析法學的基本觀點:經濟思考總是在司法裁定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即使這種作用不太明確甚至鮮為人知,法律制度往往暗合經濟理性,法院和立法機關更明確的運用經濟理論會使法律制度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賈宇,舒洪水,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經濟分析[J],現代法學,200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