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這些年來,中國的物價總水平其實是在爬一個長坡,甚至連2008年那場“史上最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也至多不過是把中國的這個變化趨勢打了一個折扣而已。
事情總有個原因吧?個人之見,直接成因是貨幣。直截了當地講,只要貨幣供應量超過了經濟增長的需要,物價總水平終究不可避免地要爬高。這是基于常識和經驗就可以理解的邏輯,不需要扯上太復雜的理論。因此,不需要等到形形色色的物價此起彼落地爬升之后,再急急慌慌跑出來“反通脹”。管不住貨幣,物價之火上房是早晚的事。這方面沒有僥幸的機會。
王曉萌
每年年末,基金公司都開打業績排名大戰,像去年年末王亞偉和孫建波爭搶“基金一哥”的戲碼,就給投資者提供了茶余飯后的談資。
廣大投資者更關心的是,買入明星基金今后,也一定能多賺點錢嗎?在圈內的一些專家看來,恰恰相反!通過特殊標準篩選,賣出業績很好的基金,買入業績較差的基金,才是聰明的策略,這結論看似匪夷所思。
追逐絕對是輸家的游戲,追逐購買歷史業績過好的基金是所能知道的最差的投資決策。在各國法規中,只有兩件事是通用的,即香煙盒子上要印刷“吸煙危害健康”,基金等投資類產品則要標示“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之業績”。
水晶蒼蠅拍
賺錢的欲望是促使我們進入這個市場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但如果在這個市場上,你只有“欲望”這一個武器,那么必將一敗涂地。
投資本質上就是一個關于概率的游戲,讓概率有利于我們的依靠,是理智、耐心和大局觀,而貪婪、急躁和貪小便宜,則擺明了是拒絕與優勢合作。
資金的配置策略本質上是一個效率與安全的平衡的過程,這個平衡最完美的點其實不是任何持倉的組合,而是關于你的身心到底準備在迎接成功的同時,接受多大程度上的失敗。
薛兆豐
今天中國許多公共知識分子,在呼吁政府降低稅收、縮小規模、減少干預的同時,也呼吁政府提供廉價的住房、道路、能源、醫療、教育和全面的社會保障,而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兩種呼吁是互相矛盾的。要政府在增加任務的同時減少規模,古往今來,都是不切實際的奢望。許多公共知識分子抱有幻想,以為民主制度可以阻擋政府膨脹。非也。從美國的經驗看,民主制度不僅阻擋不了、而且實際上促成了政府規模的膨脹再膨脹。唯一不同,恐怕只是政府肥胖的身體上多幾塊國會的印章而已。
許小年
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意味著在不觸動基本的社會和政治結構的前提下,在經濟層面上迅速推進市場化的改革,政府作為現有規則的執行者和現有秩序的維護者,發揮著較其他轉型國家政府更多的職能。然而強勢政府如同雙刃劍,一方面保證了社會和經濟秩序的穩定,使中國免受前蘇聯、東歐國家經濟轉型之苦;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制約,政府越來越多地參與和干預經濟活動,逐漸轉變成為帶有自身利益訴求的規則執行者,也就是通常所講的親自下場踢球的裁判。
這樣的裁判對社會公平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機會嚴重不均,貪污腐敗盛行,收入兩極分化。過去兩千年中困擾中國社會的痼疾再次顯現,人們自然想到用同樣悠久的儒家學說去應對。
與經濟的繁榮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思想的貧乏,生于“禮崩樂壞”時代的孔夫子勉為其難,再次披掛上陣。
孔子會發現,這一次賦予他的使命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他要為現代人找到新的核心價值觀,并為他們的精神尋求新的寄托。核心價值觀是現代社會秩序和游戲規則的倫理基礎,社會精神則要滿足現代人對人生意義的探求。畢竟小康生活只是延續生命的手段,對于亙古不變的問題——人為什么活著,溫飽加深而不是緩解了精神上的焦慮。
鈕文新
現在,蓋特納一味要求中國調整經濟結構,而無視自身經濟結構的失衡,無視美元霸權給世界、給中國帶來的痛苦,這屬于本末倒置,胡攪蠻纏。當下,中國已經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滿足了美國的欲望?那好,他馬上就會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中國央行今天以一號文件的方式,公布了人民幣直接投資的管理規則,讓中國資本項目的開放獲得了大幅提升。人民幣出境的方便程度大大提升,有些人美其名曰:這樣可以減少外匯儲備壓力。
但我們等著吧。有一天,在通過人民幣嚴重高估,而使一般貿易逆差基本與加工貿易順差達到平衡之時,世界會看到一個實體經濟慘不忍睹的中國,那時無論是國際資本還是國內資本,跑起來會十分方便。
張庭賓
不容回避的是,自2005年7月人民幣升值以來,中國宏觀調控效率日減,“兩難”困局不斷增多,甚至有時與調控初衷南轅北轍,需要深刻反思根源何在?與時俱進的中國宏觀調控體系至少可分為三個層面:一、調控經濟增減速度、通脹通緊張和就業,二、調控資產價格;三、調控財富再分配。前兩者是表象,后者是本質。
真正本質和有效的宏觀調控是財富再分配,即財富分配在外國和中國、政府和民間、金融和實業、富人和窮人間更合理了,還是更失衡了?如果嚴重地向前者傾斜,則任何調控都會越來越難;反之,則立竿見影。
真實的經濟發展源于真實的需求增長,而不能靠“吸食海洛因”式的投資刺激,良性的社會發展依靠于國民的幸福指數上升,而不是越來越高的生活成本和越來越低的薪酬收入。即~國國民、社會公眾能可持續分享發展成果,而不是作為成果被別人享受。文顯堂
許多專家學者一談到中國股市之亂,就無一例外的定罪于“制度性缺陷”。其實,這只是一個謊言。
在中國這樣一個新興經濟體建立股票交易市場本不是什么問題,完全可以建立比西方國家更好的股票交易市場。然而,中國的股市從建立之初,就留下了很多的后患。我也不相信中國人就那么笨,問題的根子是照顧了一些集團的利益,說到底就是讓國有企業去圈錢,擺脫經營困境。因為要讓國有企業去圈錢,在制度設計上根本就沒有考慮公眾投資者的利益。所以說,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設計出一個能保護公眾投資者利益的科學制度,“故意”制造了“制度缺陷”。
梁成
有很多人好奇地問我,在人民幣大升特升、人人預期其還要飆升的時候,我卻在博文中稱熱錢正在撤退。熱錢不是逐利而往的嗎?為什么這里有“利”卻不逐,竟然還要撤退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超級簡單。如果有蚊子肉和牛肉給你選,你一般選吃哪種肉7投機資本逐的其實不是“利”,而是“利益最大化”。把目光放在全球,而不只是放在中國市場,你就會知道人民幣不是一塊香牛肉。人民幣還能升多少?能超過歐債的收益率,還是能超過美國股市的漲幅?事實說,它一樣也沒賽過。
不過人民幣即使再大漲,也不會使熱錢的方針有任何改變。人民幣的每一步升值都是美國人酊陰謀,美國投機客相當清楚結果,他們有經驗,也知道應該做什么事情。不是唱多中國,而是唱衰中國。
還記得他們是怎么對付日本的嗎々這是狼與羊的戰爭,狼與羊的區別是一個有利齒,另一個沒有,并且一個有準備,另一個沒有。現在,新興經濟體的領導人還在關注歐洲,等著欣賞歐債危機的深化,可是他們不知道,后面的戲不在歐洲上演,卻要在他們的后院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