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破壞性沖突的代價以及建設性沖突的優點,盡量保持開放及公正的心態與對方共同管理沖突。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沖突。當沖突出現的時候如何面對和解決,是每一個團隊領導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托馬斯·基爾曼沖突模型已經成為世界領先的沖突解決方案的評估和選擇方法。其中,堅持或不堅持,指的是對自己的關心程度,是否堅持自己的觀點或行為不肯放棄;合作或不合作,指的是對他人的關心程度,對沖突的另一方是否能夠采取寬容、合作的態度。按照這種合作性和堅持性的不同,可以形成五種解決沖突的策略:
第一種策略:競爭
競爭策略又稱強迫策略,是犧牲一部分成員的利益換取自己或團隊整體的利益,是為了取勝不惜任何代價的做法。當遇到如下情形時,應當采取競爭策略來對待團隊沖突:
當快速決策非常重要的時候,比如工廠發生了危險化工原料泄露事件,團隊領導在平衡各種方法的可行性、經濟性的基礎上,還必須要快速反應;
執行重要的但不受歡迎,或不為多數人理解的行動計劃。如縮減預算、執行紀律、裁減人員等,雖然這些措施對企業的發展是有利的,但部分人的利益將受到損害,在這種情形下是難以取得全體成員的理解和認可的,因此要“力排眾議”;
出于政治因素。在某些情形下,比如團隊建設初期團隊領導需要樹立威信,或領導履新之時往往要借助一些事件來樹立權威,或是在一些特殊階段需要打擊競爭對手。在這類情形下采用競爭策略,可建立起雷厲風行、敢做敢當的形象,同時也可能會留下剛愎自用、脫離群眾的評價。
使用競爭策略,可以壓制部分團隊成員可能損害整體利益的行為,快速形成決策,解決沖突,樹立權威,但不易觸及到沖突的根本原因,可以強迫對方服從但不一定令對方心服。
第二種策略:遷就
遷就指撫慰沖突的另一方,愿意把對方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做出自我犧牲,遵從他人觀點,從而維持相互友好的關系。當需要維護團隊和諧關系,或為了團隊的長遠建設和發展時,應考慮采用遷就策略,如:
當發覺自己的觀點有錯誤的時候,應當放棄自己錯誤的觀點,不必執迷不悟;
當員工犯錯誤時,也不必窮追猛打,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嚴重錯誤,應當給員工提供改正錯誤的機會;
當事情對于別人來說更具有重要性時,不妨遷就他人,換取對方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堅持競爭難以取得成效,或堅持競爭可能會帶來破壞性的結果,損壞要達成的目標時,不妨采用遷就的策略;
在團隊建設的特殊時期,如當團隊遇到嚴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和諧比分裂更重要,氛圍比成果更重要的時候,往往需要所有團隊成員多一些寬容和遷就。
采用遷就策略自然會受到對方的歡迎,但有時在重要問題上遷就別人,可能會被視為軟弱。會鼓勵一些不合規的觀點,并可能在未來制造沖突。
第三種策略:回避
既不合作,也不堅持,對自己和對方都沒有什么要求。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不妨采取回避的策略:
當沖突事件無足輕重,或是問題很嚴重根本無法解決的時候,不妨或只能聽之任之;
當對方過于沖動,或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暫不具備的時候,不妨暫時回避,讓對方冷靜下來,或爭取解決沖突的條件;
當其他人比自己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可回避一下,讓更合適的人出面解決;
堅持解決分歧,可能會破壞關系,導致問題往更嚴重的方向發展的時候。
顯而易見,回避只是使事態沒有發展得更壞,僅維護了暫時的平衡與和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第四種策略:合作
合作指主動跟對方坦誠布公地討論問題,尋找互惠互利的解決方案,盡可能地使雙方的利益都達到最大化,而不需要任何人做出讓步。適宜的情形有:
當雙方的利益都很重要,而且不能夠折衷,需要力求一致的解決方案時;
當需要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平衡多方利益的時候;
為了獲得他人的承諾,或是通過滿足對方利益可能爭取到自己或團隊整體的更大利益時。
雖然“雙贏”是目前非常流行的解決沖突的方法,受到大家的普遍歡迎,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采取合作是一個漫長談判和達成協議的過程,時間很長,有時在解決思想沖突上也不一定合適。解決思想問題多半是一方說服另一方,競爭的方式更適合一些。
第五種策略:妥協
完美的解決方案常常不可實現,堅持己見不如退而求其次,其目的在于得到一個快速的、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妥協的方式沒有明顯的輸家和贏家,旨在達到雙方最基本的目標,適用于如下場合:
當目標的重要性處于中等程度,或屬于非原則性問題;
雙方勢均力敵,難以對一方形成壓倒性優勢,或難以找到互惠互利的解決方案的時候;
面臨時間壓力或問題非常棘手、復雜,沒有更多的時間實施合作策略的時候。
妥協雖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但常常可以在雙方利益、時間、成本、關系等各個方面取得較好的平衡,因此也是化解團隊沖突的常用手法。
選擇合適的方法化解團隊沖突
沖突的好壞取決于沖突是建設性的,還是破壞性的。在選擇合適方法化解團隊沖突時,除了要考慮團隊的性質和目標任務,以及沖突的類型,還要本著如下原則:
1 認識破壞性沖突的代價以及建設性沖突的優點,盡量保持開放及公正的心態與對方共同管理沖突;
2 給予對方必要的尊重,在沒有確切證據時,不要對對方抱有成見;
3 展現自己的誠意,并客觀地面對自己的負面態度;
4 在可能的前提下,盡可能采取雙贏的解決方案。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化解團隊沖突的辦法有一個隱含的假設,即以實現團隊目標為前提,而不以解決沖突根源為最終目的。因此,化解團隊沖突的措施往往有其臨時性,很多時候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作為團隊領導,在解決團隊沖突之后,還應檢視導致沖突的企業深層次問題,以清除隱患,促進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