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其實是指企業不會因為突發事件而突然解體。為了安全,企業必須具備避免突然解體所需的“粘合力”。
第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問題“有點傻”;第二次,感覺“有點煩”;第三次,我發覺這問題其實“有點難”。
先說“傻”的那一次。
那是一家小型房地產企業,銷售規模不到十個億,因此只能偏安一隅。資金。人才、產品、市場等問題始終困擾著管理層,萬一拿不到土地或者項目開發失誤,資金鏈就可能斷裂,企業就會難以為繼。為此,他們特別羨慕萬科和萬達這樣的企業,實力雄厚,遭遇風浪也可以高枕無憂。大家想知道,就算做不到萬科萬達幾百億的程度,企業做多大才算安全呢?
當時,我正在研究通用汽車的案例,于是根本沒走腦子我就回答說:做多大都不安全,你看通用汽車,不只是規模大,戰略和管理方面還曾經是全球學習的標桿,現在也經不起金融危機的沖擊,死乞白賴地等待政府救援,如果不是奧巴馬出手大方,這次通用汽車就完戲了。
當時我的意思是說,企業規模與企業安全沒有直接的關系。我們家附近的理發店,只有一位師傅和一個徒弟,因為有穩定的老客戶,十幾年日子一直過得相當滋潤。老板沒指望發大財,對未來也無憂無慮。
現在想起來,不只問的傻,答的也傻。固然沒有絕對安全的企業,但是為了應對越來越動蕩的經濟環境,適當的規模是必需的。
再說“煩”的那一次。
后來在一家零售企業,又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這家零售企業在區域市場相當有影響力,但是面對著沃爾瑪和家樂福咄咄逼人的發展態勢,企業領導層深感憂慮,他們同樣在思考,做到多大,企業才安全。
吸取前一次的教訓,我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稍微繞了一個彎子。
按照杰克韋爾奇的說法,“數一數二”的業務才值得做,換句話說,做到行業或者細分市場的前兩位,應該就是安全的。這時,你就不只是大,而且還強。
這家企業的CEO顯然對這樣的回答不滿意。他反問到,如果沃爾瑪和家樂福占據了前兩位,剩下的企業豈不是都沒希望了?
我說,希望還是有的,你們只要在這個區域做到“數一數二”,沃爾瑪也拿你沒有辦法,強龍不壓地頭蛇嘛。當然,除了規模,你需要像沃爾瑪的“天天低價”那樣,形成你自己的獨特商業模式。
順便和各位朋友分享一點情況,這是IBM負責零售行業咨詢業務的同事跟我說的。他說,維持沃爾瑪“天天低價”的基礎并不只是沃爾瑪的低價大規模采購,其實,沃爾瑪通過標準化流程和精細化管理,顯著降低了管理成本。一般零售企業的管理成本占銷售收入的10%,如果沃爾瑪能將其降低到6%,它就有了4個點的降價空間。此外,這位同事還跟我說,他大學畢業之后在沃爾瑪工作了若干年,這段經歷讓他養成了認真負責和任勞任怨的工作習慣。經營零售業很辛苦,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是正常的事,沃爾瑪的管理層已經習慣于深入現場,而且大家很少抱怨工作的辛勞。我想,除了龐大的規模,這種文化氛圍其實是沃爾瑪真正可怕之處。
CEO仍然不依不饒,他說,你無非是說,企業既要做大又要做強,這個道理我當然明白,但你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到底做到多大規模,才算比較安全?
既然“數一數二”他不滿意,如果我回答說“你要開100個店,或者做到100個億”,同樣說服不了他。與其被他逼到角落,還不如直接告訴他,我也不知道。這是“比較煩”的那一次。
最后說說“有點難”的這一次。
有趣的是,昨天我又碰到了這個問題,任憑我支吾半天,也沒把問題說明自。冤家路窄,說不定,以后還會狹路相逢。可是,針對這個問題,要弄出一個頭緒,還真不容易。
1 何謂企業安全?許多中小型企業眼看著身邊同行的起起伏伏,深感生存之不易,比如創業伙伴散伙就可能直接導致企業死亡,企業賴以生存的一招鮮產品過時、核心客戶的需求偏好發生微妙變化、產業政策出現重要調整,都可能使一家企業迅速解體。
所以,我理解企業所關心的“安全”,其實是指企業不會因為突發事件而突然解體。至于長期而言,企業能做多大多久,那是屬于能否長壽的問題,而不是安全的問題。
2 安全與何相關?企業規模當然與安全相關,大企業擁有更多的資源應對突發事件。但是“企業做多大,才安全”似乎不是一個好問題,有時,一個空架子可能更容易解體。換個角度問,
“企業做多好,才安全”,似乎也不對,因為有時企業需要做到一定的規模,才能掌控所需的資源。
為了安全,企業必須具備避免突然解體所需的“粘合力”:
A 內核粘合力:無論企業做到多大的規模,最重要的都是核心管理層的穩定與團結。一家技術起家的企業,面對市場的天賜良機卻難有突破,因為創業者始終無法從工程師轉型為企業家,更是無從建立一個核心團隊,這樣的企業就極不安全,很容易解體。
內核粘合力幾乎與企業規模無關,卻與創始人、股東、董事會的價值觀和理念息息相關。
B 商業伙伴粘合力:如果你的企業規模足夠大,你對供應商就極具粘合力,同時由于可以讓利給客戶,你對客戶的粘合力也很強,左右逢源的企業抗風險能力總是很強。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產品具有獨到的客戶價值,同時你也能抵擋無限擴張的誘惑,避免客戶粘合力被稀釋,你的企業就比較安全。
商業伙伴粘合力既與企業規模相關,也與企業的獨特價值相關,兩者缺一不可。
C 政府與社會粘合力:當你企業的規模足以引起政府關注的時候,你就相當安全了;當然,如果你借此向政府叫板的話,那也是企業最危險的時刻。
政府粘合力經常與企業的經營規模相關,因為規模決定就業、稅收等社會貢獻度。與此同時,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也是粘合力的重要因素,比如百度和阿里巴巴,按規模來說他們部屬于中小企業,但是其影響力超過許多的大型企業。
至此,我們可以嘗試著回答“企業做多大才安全”的問題。當企業做到“可以形成穩定的核心團隊、可以穩固地粘合商業伙伴、可以得到政府支持”的規模時,就比較安全了。對于房地產和零售企業,這可能意味著10。億,對于教育和服務也可能只是10億,而對于我們家門口的那家理發店,10萬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