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汴雜9號是開封市蔬菜科學研究所以KSl65為母本、KS28為父本選育的中熟、黑皮大果型西瓜新品種。植株根系發達.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全生育期約103d,果實發育期33d;主蔓第1雌花著生節位8-10節,雌花間隔5-6節。果實橢圓形,果皮純黑有果粉,商品性好;瓜瓤鮮紅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0.0%以上,邊部8.O%左右,質脆爽口;皮厚1.1~1.2cm,韌性大,耐貯運;單果質量6~8kg,667m2產量3 500kg左右。田間表現對枯萎病抗性強,較少發生病毒病。適宜河南、山東、河北、安徽、廣西等省區種植。
關鍵詞:西瓜:新品種:汴雜9號;大果;黑皮
1 育種目標
我國西瓜主產區的河南、山東、安徽等地黑皮西瓜種植面積較大,尤其以果皮純黑、果形較大的品種深受瓜農和消費者歡迎㈣。而生產上推廣的黑皮西瓜存在品種雜亂,產量低,品質差,抗性不強且穩產性差的突出問題。據此,筆者制定了培育集大果、高產、抗逆性強、品質上乘和坐果性強等性狀于一體的中熟純黑皮西瓜新品種的育種目標,
2 選育經過
2.1 母本來源及特性
母本KS165是以本所育成的KS26自交系與引自美國的一代雜種復合雜交,經多代自交分離選育出的優良自交系。植株長勢強健,抗枯萎病能力強,第1雌花著生在主蔓第7-8節,雌花間隔5-6節。易坐果,耐濕性極好。全生育期103d,果實發育期33d。果實高圓形,純黑皮,皮厚1.2cm。果形指數1.15,單果質量6-8kg。瓜瓤大紅色,質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
2.2 父本來源及特性
父本KS28是以本所育成的148自交系與外引東南亞生態型材料DNY-9雜交,經多代自交分離系統選育的自交系。植株生長勢及分枝能力較強,第1雌花著生于主蔓第8-10節,雌花間隔6節,較易坐果。全生育期110d,果實發育期35d。果實長橢圓形,純黑皮,皮厚1.0 cm,果皮韌;瓜瓤鮮紅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5%;單果質量8~10kg。抗枯萎病、炭疽病能力強,耐病毒病,
2.3 選育過程
1998年,根據育種目標配制黑皮橢圓形西瓜組合30個;1999年進行組合篩選試驗,KSl65×KS28組合表現高產、抗病性強、品質好、純黑皮有蠟粉,綜合性狀表現突出成為中選組合;2000-2001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KSl65×KS28組合綜合性狀超過對照品種,其中果皮黑度、抗枯萎病能力、產量、品質等主要性狀較為突出,2001年定名為汴雜9號,開始示范種植;2002-2003年參加了河南省西瓜品種區域試驗;2004年參加了河南省西瓜品種生產試驗,2005年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豫審西瓜2005020,
3 試驗結果
3.1 產量
3.1.1 品種比較試驗2000-2001年在開封市西郊花生莊2隊試驗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對照品種為西農8號。小區面積40m2,每小區種植30株,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采用地膜覆蓋栽培。2000年產量比對照西農8號增產7.6%,2001年產量比對照增產4.7%(表1)。


3.1.2 河南省西瓜品種區域試驗與生產試驗汴雜9號參加了2002-2004年河南省西瓜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以西農8號作對照。3年試驗結果顯示,汴雜9號產量均高于對照,667m2產量分別為3734.6、3576.6、2713.0k,分別比對照增產21.8%、17.4%、6.1%(表2)。

3.2 品質
3.2.1 品種比較試驗從表3可以看出:汴雜9號在2000、2001年的品種比較試驗中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分別為10.6%、10.7%,比對照西農8號分別高出0.4、0.6個百分點,邊部可溶性固形物也高于對照。果實橢圓形,果皮純黑有果粉,瓜瓤鮮紅色,商品性好。
3.2.2 河南省西瓜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從表4可以看出,在2002、2003年河南省西瓜品種區域試驗中汴雜9號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分別是10.O%、10.5%,比對照西農8號分別高出0.7、0.4個百分點,邊部可溶性固形物也高于對照。2004年河南省西瓜品種生產試驗中汴雜9號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對照相同,
3.3 抗病性
據2002—2004年河南省西瓜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的調查結果,汴雜9號枯萎病發病率低于對照品種,對病毒病耐性也較強。2004年經鄭州果樹研究所春季溫室人工接種鑒定:中抗枯萎病,發病率26-3%:耐病毒病,病情指數24.1。
4 品種特征特性
汴雜9號屬中熟品種,全生育期約103d,果實發育期33d。植株根系發達,生長健壯,主蔓第1雌花著生節位8~10節,雌花間隔5~6節。果實橢圓形,果皮純黑有果粉,商品性好,皮厚1.1~1.2cm,韌性大,耐貯運。瓜瓤鮮紅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0.0%以上,邊部8.0%左右,質脆爽口。單果質量6~8kg,667m2產量3500左右。田間表現對枯萎病抗性強,較少發生病毒病,抗逆性強。
5 適宜栽培范圍和栽培技術要點
5.1 適宜栽培區域
生產示范試驗結果表明,汴雜9號西瓜適應性強,在全國西瓜主產區均可種植,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安徽、江蘇、廣西等省區種植反映良好。
5.2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地膜覆蓋及露地栽培,部分地區保護地栽培表現良好。開封地區露地栽培于3月中下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667m2種植500-550株,3蔓整枝,第2、3雌花留果,人工輔助授粉。坐果前適當控制水肥,坐果后加強水肥管理,重施優質有機肥。適時采收。
參考文獻
[1]張存松.豫西瓜9號及其栽培技術要點.河南農業科學,2002(7):51.
[2]張志發,張洪文.黑皮中熟西瓜新品種慶發黑馬的選育.中國西瓜甜瓜.2003(6):9-11.
[3]霍治邦,李相濤,張存松,等.西瓜新品種開雜12號的選育.河南農業科學。2003(9):60.
[4]霍治邦,劉宏,張存松,等.西瓜新品種菊城黑皮的選育.中國瓜菜,2006(6):15-17.
[5]劉文革,譚素英,閻志紅,等.黑皮大果無籽西瓜新品種鄭抗無籽5號的選育.中國瓜菜,2006(3):12-15.
[6]王建利,霍治邦,李相濤,等.黑皮高產西瓜新品種菊城黑冠的選育叨.中國瓜菜,2006(3):23-25.
[7]劉君璞,馬躍.我國西瓜甜瓜種業的現狀與發展對策.中國西瓜甜瓜,2000(3):2-6.
[8]霍治邦.河南省西瓜育種現狀及方向探討.中國果樹,2010(1):70-71.
[9]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西瓜周年生產配套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