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南開大學,很難繞過一個人,那就是周恩來。他被認為是“南開最好的學生”。如今,位于學校南門的周恩來雕像,早已成為南開的標志。這不僅僅是一種精神力量,也不僅僅是一種歷史銘記,更重要的是,南開人和那些了解南開的人都認為,周恩來是南開氣質的典范,又或者說是兩者的氣質不謀而合。沒有人能說出原因,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其他,但一定不是牽強附會。真實,低調,謙遜,平和,在南開大學,太到整體氛圍,小到生活細節,無時無刻不在詮釋這些難能可貴的品性。
在今天這個急躁、講究形式和包裝的社會,能像南開這樣沉得住氣的大學似乎已經成為“異類”。如同一個偏居一隅的智者,她總是很難得讓人聽到關于她的消息,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有人曾開玩笑說,南開的新聞專業一直名不見經傳,這可能是導致她在“新聞”上毫無作為的重要原因。事實上,南開這種不事聲張的性格,常常讓她處境尷尬。當我們細數中國名校的時候,她便是最容易被遺漏的那個。而每每與清華、北大、復旦等一起被提及時,她也像站錯了隊伍,因為“太舊”,也“太小”。
每年夏天的招生大戰中,我們總是很難見到南開“血拼”的身影,當一個又一個的名校不惜代價瘋狂搶奪狀元、榜眼、探花以及其他名列前茅的尖子生時,南開更像是無動于衷的看客,然后退而求其次,把一批“鐵桿粉絲”收歸門下。而這僅僅是南開性格的一處細微寫照。著名經濟學家楊敬年曾經說過,南開大學的特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就是“真實”,即老實、實在、樸實。如此性格的南開,還真不適合大張旗鼓,不過卻因此多了沉穩與踏實。
雖然處于“生源劣勢”,但在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上,南開大學卻有著比其他名校更傲人的資本。這是學校的責任體現,更是學生的福分。當很多學校“把本科視為過渡”、“把研究生規模做得比本科規模還大”時,南開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在走自己的路。2006年,生物學家饒子和院士調任南開大學校長之時,初來乍到的他對兩件事感到驚訝,一是南開對文科的倚重超乎他的想象,二是南開對本科教育的重視令他“印象深刻”。
實際上,南開大學的“真實”甚至都有些“頑固”。在工科大行其道、理科銳意前行的今天,想要找出一所像南開一樣“文理均分”的大學已經不易。如果南開也像其他大學樣,屈從于重理輕文、重研究輕教學的風氣,肯定可以換來“數字”和“排名”上的好看,但她卻毫不理會這“時代規則”。1952年,在中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開大學把最引以為傲的化工學科劃給天津大學,拿過來的是數學和物理。時至今日,南開大學仍舊以“各占一半的文理”作為看家本領,而天津大學早已成為工科名校。雖然現在南開對工科也有所涉足,但規模都不大,而且基本上都是“理工交叉”或者”偏理科”的新興高端工科。
南開的校訓是“允公允能,日新月異。”1934年,在南開創辦三十周年校慶紀念會上,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為南開校訓,
“公”便是無私無我,
“能”即實干苦干。歷經七十余載風風雨雨,校訓沿用至今,成為一代又代南開人的心靈燈塔。現在的南開人對校訓的理解仍然像老一輩那樣實在,他們把“公”理解為愛祖國,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個人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而把“能”理解為講究真才實學,踏踏實實做學問,踏踏實實做工作,踏踏實實做人。
多少讓南開人有些難堪的是“日新月異”四個字。雖然真實、內斂、平和這些品性為人所稱道,但與之相伴而生的木訥、保守、靈活不足卻讓南開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在經歷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那次大調整之后,南開大學幾乎是“原封不動”地走到了今天。和五十多年前一樣,現在的南開可以傲視群雄的,依舊是傳統的四大支柱:化學、數學、歷史和經濟。她很少去做新領域的嘗試,所以學科演化的速度”慢得驚人”。面對種種批判,南開人有所不適,卻還是選擇了堅持。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或許這也是“真實”的體現。
保守與固執自然有種種的不好,但南開卻用它們來夯實了自己的底蘊與基礎。就像一些人所評價的,南開大學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是“再沒落依然是貴族”,她到今天依然可以作為中國名校為人所津津樂道,終歸有她自己的長處,即使這種長處在人看來有些微不足道。比如說,在很多學校把畢業典禮開成”聯歡會“或者“領導會”的時候,南開大學卻留住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傳統,在每年的畢業典禮上,幾千名畢業生的名字都會被念到,他們輪番上臺,接受學位。又比如說,新生的第一堂課和畢業生的最后一堂課總是年復一年的一個面孔,那就是學生在廣場集會,師生齊唱校歌……
一位南開大學畢業生在懷念母校的文章里寫道:鳴過校鐘,唱過校歌,在馬蹄湖的荷香里晨讀過的學生,會帶有一種“南開氣質”。這種氣質真實到似乎可以觸摸,這種氣質在南開近百年的歲月里一脈相傳,從未間斷!
Q:都說南開大學比較小,到底有多小啊?
A:首先從招生規模來看,南開大學每年招的本科生不過3000名左右,這跟那些新生人數動輒上萬的學校比起來,自然是小巫見大巫。其次是面積小,占地面積大概是2164畝。自行車基本用不著。這樣說你可能沒什么概念,那就做番比較吧。“長春座落在美麗的吉林大學里”這句話知道吧?是大家用來形容極大的吉林大學的,該校的占地面積是622萬平方米。而就是地處地價比黃金還貴的復旦大學占地面積也有244萬平方米。這下你應該知道南開大學有多小了吧。還是比較不出來?不可能!千萬別告訴我不知道一畝等于多少平方米。
Q:南開大學是不是很爛?我是說寢室這些。
A:差是差了點,但還不至于說爛吧?不過說真的。南開的本科生宿舍不是很好,一般是6人間,其他各方面的條件也是馬馬虎虎。一句話說完了,南開實在不是一個用來享受的地方。你要是想來南開,還是先死了追求享受這條心吧。如果再語重心長一點。我還會告訴你,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精神渴望,南開可能不是個好的選擇。這里的“物質欲”在高校當中可能算低的。整體的氛圍比較清新、簡樸。記得剛采學校的時候一個學長曾對我說,不是學問人是不配來南開的。這是南開的瓶頸。但也是南開的價值。
Q:知道南開的學風不錯。這是不是說對學生要求特嚴?
A:算你狠,猜對了,南開對學生的要求可以說非常嚴。比如說考試作弊。別的學校可能還有警告之類的處分,但在南開,多以學生被勸退學而告終。不僅如此,要是課沒學好,考試掛科,是沒有補考機會的,直接重修去,而且掛科之后獎學金、保研等,都會被取消資格,要是大學期間掛科滿20學分。那學位證你就別指望了,是肯定沒有的。有人做過統計,如果以入學人數計算,到畢業時大概有六分之一的人拿不到學位。還有個事是出了名的。南開早在2006年就“咔嚓”過博士。打破了中國博士生教育零淘汰率的慣例。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