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2.1萬輛,第二周2.5萬輛,第三周3萬輛,連續7周凈增機動車超萬輛,這就是12月北京車市的火爆行情。
12月13日,北京市交通治堵方案開始在網上征求民意,讓購車人的“恐慌情緒”徹底爆發。2011年外地人限制購車,新車上牌要搖號,買車要有車位證明……無數個“限購令”版本通過人際傳播渠道擊打著購車人的心臟。
去年底的一天下午,頂著凜冽的寒風,記者決定去體驗一下北京車市的狂熱。來到豐臺區一家上海大眾4S店,記者還沒進門就遇著一對夫婦一臉悻悻地往外走,嘴里不停地嘟囔著,“現在哪里是買車,簡直跟搶一樣!”
盡管有了心理準備,進了大廳,記者還是對場面的熱鬧程度有點不適應。一個工作日的下午,400平方米的大廳里居然有三四十人在看車,多少有點讓人驚訝。與記者相熟的銷售主管老王,正被二十多人圍在帕薩特新領馭展區的前面,大聲地解釋著購車人的疑問。可能是因為站得太久,他時不時要靠一下旁邊的宣傳臺,宣傳臺上貼著簡單明了的四個大字“可提現車”。
兩個月前,記者曾經來過這家4S店,當時“以手動擋的價買自動擋的車”等促銷橫幅掛滿了整個二樓,現在二樓空空蕩蕩,連點綴氣氛的氣球都免了。
為了不打擾老王做生意,記者先在其他車型區轉轉。所到之處,記者看到許多樣車都貼上了“已售”的標簽。來到一輛1.8T途觀面前,記者試圖打開車門進去坐坐,但發現車門竟然鎖上了。“這車怎么不讓人看啊?”記者不解地詢問旁邊喝茶的導購小姐。“哦,那車已經賣了,車主錢已經交了,明天就來提車,我們沒有備車展示,先放在這的。”導購小姐并沒有從座位上站起來。“這款現在下訂,什么時候能提?”記者繼續追問。“明年春節后吧,根據訂單排,至少三個月。”“我加錢呢?”“這款加錢也懸,政策還沒定,不過年底前肯定沒希望了。”導購小姐似乎沒有繼續說下去的興趣。
這時候老王閑下來了,記者拉著他來到“可提現車”的宣傳臺旁邊,“我幫朋友問問,帕薩特新領馭1.8T有現車吧?”“只有手動擋的低配了,你要趕緊下定,明天我都不知道有沒有現車。”老王一臉嚴肅。
“不對吧,那些不是自動擋的嗎?”我指著大廳外面停車場一排10輛新車。“那些已經被市屬一家單位定了,等著去上牌了。現在單位比個人還著急,市政府說了,機關單位明年公務車零增長,所有現車都得緊著他們,人家是集團客戶。”老王一語道破天機。
“那低配的手動擋多少錢?”記者依然不死心。“21.58萬。”老王不假思索。“漲了啊?之前不是18.18萬嗎?”記者很吃驚。“要提現車,現在都得加價。誰不趕著上牌啊。”“真的這么火?那你其他費用幫我省點唄。”“不是我不肯幫你,公司剛下了規定,上牌、驗車費,之前是650元,現在漲到850元,我也沒辦法。”老王一臉無奈。
“別那么嚴肅嘛,今年火成這樣,你不是發大啦?”記者打趣道。“發什么啊?你以為我想火啊。明年怎么辦?計劃年年往上加,沒有增量,廠家的返點就要低。但是看到有生意,你能忍住不做嗎?不做,都跑到別的4S店去了。明年的事明年再說吧,限購令越晚出越好。”老王終于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這時候,旁邊展區內一個客戶大聲嚷嚷:“怎么又沒有現車?你們有什么10萬到20萬的車,隨便給我來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