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4月,海南電網公司系統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以來,屯昌供電局在創建活動中不斷摸索,取得一定成績,榮獲海南省總工會評選的“2006年度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稱號。基于發展的需要,這項工作至今一直在持續開展。幾年來,通過緊緊圍繞創建工作的“四大體系”(即目標體系、學習體系、保障體系、效果評價體系),屯昌供電局在以往創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將創建工作簡化為“為什么學”“學什么”以及“如何學以致用”來組織實施。
對創建工作意義的再認識
長期以來,由于國有、壟斷管理體制對職工思維觀念的影響,大部分職工甚至一些基層領導對學習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缺乏認識,對學習型組織的概念和創建必要性的認識都比較模糊,僅把創建工作當作一項活動來開展,僅僅在一些硬件、個別活動開展上著力,忽視了創建工作對企業、職工發展效用的深入挖掘。因此,有必要先對學習型組織概念進行正確認識,對創建的目的、方法和效用進行準確的把握。
對學習型組織概念的認識。
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練》中指出,“在學習型組織中,大家使自己能力的上限不斷得以突破,創造出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出全新的、前瞻性的思考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以及不斷學習如何使共同學習更有效。”學者吳清山也認為,學習型組織是指一個組織能持續不斷的學習,能夠運用系統性的思考從事各種不同的實踐來解決問題,進而增強個人知識與經驗,從而改變整個組織的行為,以強化組織變革和創新的能力。
綜合以上的看法,學習型組織應追求新知,以順應變革,重視團隊工作的方式,重視系統性思考,以整體上解決組織問題。學習型組織具有三項特性:一是學習型組織是一種全體動員的學習,其學習的層次從個人、團隊、擴及至組織全體;二是組織文化(包括規劃、制度、機制)必須對學習持正面且鼓勵的態度,促使組織內部的成員都抱著終生學習的態度,不斷追求自身的成長;三是組織的持續轉型,即組織學習的過程是動態、持續和無終止的,并不單是為了適應環境而已,而是強化組織的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
縣級供電企業創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能力和社會需求的矛盾需要。電網企業承擔著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而縣級供電企業是電網企業最前沿的窗口和陣地,其能力和作為具有最為廣泛的影響力和示范效應。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改革和完善,人們對公共產品要求趨于苛刻化,特別是對國家壟斷性企業的期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電力管理體制、存在弊端的改進以及服務方式的變革等要求急劇增加。因此,作為供電企業要想在社會管理和經濟變革的環境下,實現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思維創新,服務方式方法創新,就要始終學習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要求,才能做到履職盡責。
二是企業創新發展與相對落后現狀的矛盾需要。2004年,海南電網公司加入南方電網以后,對比新技術、新理念、新思維等南網的標準和要求,我們的管理能力、發展水平與南網其他兄弟單位相比有一定差距。因此,要以省公司“三精一優”發展戰略為目標,發揚“融入南網敢賽馬,立足崗位勇爭先”精神,奮發向上,加強學習,提升能力,在企業管理內部的競爭中不斷縮小差距,創新優勢,迎頭趕上南網公司兄弟單位的管理水平。
三是盡快與南方電網公司員工素質要求相適應的需要。從屯昌供電局的人員學歷結構來看,存在人員素質偏低,技能型職工、專業技術帶頭人嚴重缺乏的局面,造成工作執行力不高,難以實現與南方電網管理要求和標準接軌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問題。為解決好當前管理、技能人才短缺,智力支撐缺乏的窘境,除了每年適度引進大學生之外,我們力圖通過創建的方式,努力提高各級人員的理論水平、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適應發展需要。
屯昌供電局創建工作的基本作法
為了推動創建工作開展,屯昌供電局從工作思路、組織機構、教育培訓、創新載體等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明確創建工作總體思路。經過研究,創建工作要進一步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南網方略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海南電網公司“十一五”戰略目標,通過大教育、大培訓、班組學幫帶、團隊學習、技能競賽、個人提高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構筑共同的愿景目標,努力培養和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培養專業技術帶頭人,培養技能型員工,為屯昌供電局的改革發展提供可持續的智力支撐。由于這一思路充分結合了實際,使創建目標更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成立專門組織機構。高度重視創建工作,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局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局中層干部為成員的黨政工團主要成員參加的領導機構,并以理論中心組、所站班組、青年讀書會為載體和平臺,形成各級管理人員和廣大職工廣泛參與學習小組。為創建“學習型組織”創建提供組織保證。
積極開展職工教育培訓。樹立大教育、大培訓的戰略發展思路和人才強企的觀念,加大教育培訓資金投入,認真積極開展職工教育培訓。成立了教育培訓委員會,印發了教育培訓考核管理辦法,把職工的教育培訓納入職工的職業生涯規劃。編制出臺了年度的教育培訓計劃,內容涉及企業文化、電腦培訓、營銷技能、安全生產操作等,使全員培訓率達到100%;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活動。僅2007~2008年,共選派242人次參加了103個網公司、省公司培訓班。公司自培36個班次,共培訓1#8197;419人次。
創新學習方式營造學習氛圍。采取研討式、分享式、互動式的學習,擴大團隊學習的效果和影響力,并積極將理論中心組學習成果、團體智慧的結晶轉化為促進各項工作上臺階,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管理手段,切實提高公司的管理質量和水平,實現管理到位。
各單位、各部門管理員工都以班組為單位形成各自的小分組,積極倡導學習型團隊、參與班組建設。通過課題調研、課題研究,員工人人上講堂等方式,提高中干和年輕人積極研討、調查研究的勁頭,保證員工在業務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中的人人參與,逐步培養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開展崗位技能競賽,勞動技能比賽等,評選出優秀職工并加以重獎。
公司以團委為牽頭單位,開展以年輕人為主的青年讀書協作小組活動,組織廣大年輕黨團員職工參加青年讀書會,通過讀書活動暢談理想、規劃職業人生,以尊重、談心、互愛、互助為原則,啟發獨立思考,交換工作心得和體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借助“解放思想,加快發展”大討論這個載體,在職工群眾中積極開展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充分發揮職工群眾參與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企業的民主管理水平,推動建設和諧企業。
借助在班組開展“QC小組”活動這個載體,使員工在持續質量改進的工作實踐中能夠學以致用。提升管理水平和業績,增強學習的信心。
創建“學習型組織”取得較好成效。近3年來,屯昌供電售電量從2006年的7#8197;100萬千瓦時,發展到2009年1億千瓦時。線損率從2006年下半年降至12.8%下降到2009年10%左右。企業年納稅135萬多元。電網駕馭能力和供電服務能力得到增強,在2008年錯避峰用電達253天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用電,用戶因錯避峰用電投訴為零投訴。企業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城網改造項目進一步提高城區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電力發展和服務滿足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同時狠抓基礎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借助以南方電網縣級供電企業達標工作開展,圍繞安全生產、節能降損、供電可靠性、優質服務、經營基礎管理等五大專題,逐步完善各項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優質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便民服務不斷規范和到位,贏得政府、社會、用戶的好評。為實現“三精一優”戰略發展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企業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近年來,我局順利通過南方電網年縣級供電企業基礎管理達標驗收,獲得海南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屯城供電所營業班獲得海南省“青年文明號”稱號;王海彬等同志獲南方電網“巾幗建功標兵”及國家部委等個人榮譽稱號5個。以上榮譽得益于創建學習型組織建設帶動了思想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并取得明顯成效。通過抓學習、促工作,抓典型、樹正氣,公司呈現奮發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企業職工隊伍思想穩定,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狀態,促進了企業的和諧穩定。
以“四個完善”繼續推進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創建“學習型組織”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在知識經濟時代,電力企業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其發展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人的發展。強化職工個體、團隊到組織的學習力是保證企業創新和發展能力的基礎工作,必須按照其特點和規律形成工作閉環,以“四個完善”推進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抓出成效,為企業科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完善創建學習計劃,促進創建工作的常態有效開展,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系統思維能力。計劃是指導創建的行動方案,包括創建規劃的長遠目標,年、月度的短期目標,學習的內容(即任務)和方式,完成計劃的時限要求。創建工作要在規劃的基礎上,根據中心工作的需要及部門、個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所確定的目標,按年度、月度制訂分階段實施計劃,以明確階段和年度目標,做好學習的安排。計劃是學習活動常態開展的依據,也是創建工作檢查、監督、考核評價的依據。編制計劃要遵循結合實際(個人起點、組織管理和發展的薄弱環節、組織的目標)、結合個人及組織的工作需要、循序進步成長的原則,自我加壓,不斷進步。通過學習活動的計劃性,全面分析個人及組織的優勢和短板,不斷補充資源,提升個人和組織能力,從而培養和提高系統思維的能力。
完善創建學習內容,使學以致用來助力于崗位和組織工作開展,提高職工崗位執行能力。要把創建“學習型組織”工作中學習的內容與各部門、各崗位的中心工作需求結合起來,要把學習內容取得的成果是否及時轉化應用指導實踐,有助于提高各單位、各部門整體管理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學習效果更具有針對性,提高職工的崗位執行能力和組織的效率。如領導班子應注重政策理論、企業文化、管理知識的學習,注重大局思維和領導指揮能力的培養;中層干部要注重管理知識、業務政策、現場指揮等知識的學習,提高正確執行班子決策的能力;班組及一般人員注重崗位的業務能力、技能操作、崗位應知應會的學習提高,切實做到勝任崗位工作。我們將南網、省公司的“五類人才”培養進行細化和分類,每年針對不同崗位的職工進行分類學習培訓,安排不同的授課內容和學習資料。使培訓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精什么”,力爭職工向超前跨崗位、提升綜合素質轉變。
完善創建學習考核,形成激勵機制,為職工自主學習和組織化學習提供動力。通過機制的完善,為創建工作開展加壓,促進職工學習狀態由被動的“要我學”向主動的“我要學”狀態轉變。
強化培訓管理考核。除執行公司出臺的教育培訓考核積分管理辦法外,高度重視外派人員的培訓考核,要求外培人員必須結合崗位實際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提出改進措施,將培訓成果及時應用于工作實踐;無心得體會、培訓成績不合格,學習費用不給予報銷;同類培訓成績不合格達到兩次者,年度內不再外派學習,調整工作崗位。
將員工自學、班組業務學習納入績效考核,將創建工作與績效兌現掛鉤。每年定期定量開展安全規程和應知應會考試,考試成績與績效兌現、與上崗掛鉤 。
要以“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競賽活動和開展“班組QC管理”為考核的新載體,建立正向獎勵激勵機制。面向基層,立足班組(變電站),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競賽等活動,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獲取知識、更新知識、提高技能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完善和創新學習載體及平臺,不斷激發職工個體和團隊的活力。要按照海南電網〔2006〕38號提出的以“讀書自學”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職工的學習能力;以教育培訓為載體,不斷提高職工的執行能力;以“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競賽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職工的創新能力;以職業道德建設為載體,不斷提高職工的民主管理能力的要求,完善創新學習的陣地和平臺,不斷激發職工個體和團隊的活力。
繼續加強教育培訓投入,規劃“十一五”教育培訓目標,完善教育培訓制度,使教育培訓工作真正成為促進職工素質提高的重要手段。把農電員工納入正式職工的培訓體系,以技能培訓考核為重點,大力加強農電員工的培訓力度。通過應知應會、持證上崗、安規考試等培養選拔優秀合格人才,同時通過脫產培訓、師傅帶徒弟、勞動競賽等方式,全面提高農電員工崗位勝任能力。
繼續發揮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優勢,把創建“學習型組織”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公民職業道德建設以及企業精神文明建設融為一體,使創建工作能夠充分利用企業有限資源形成合力,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用好理論中心組、基層所站班組、青年讀書會、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四個平臺,豐富職工學習活動方式,把創建工作引向深入,培育努力學習、奮發進取的氛圍,激發職工個體和團隊的活力。(責任編輯: 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