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2月23日, 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在北京召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0年工作和“十一五”經驗,分析形勢,研究提出“十二五”總體思路,部署2011年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出席會議并作重要指示,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王勇在會上就“十二五”工作思路及2011年工作重點等作了題為《堅持科學發展 著力做強做優 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報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中央企業負責人300余人出席了會議。
堅持科學發展 轉變發展方式 提高發展質量
促進中央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張德江指出,“十一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企業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進一步發揮,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歷史機遇,也面臨風險挑戰。中央企業要全面分析和科學把握國際國內形勢,增強科學發展意識,抓住機遇,用好機遇,抵御風險,戰勝挑戰,科學謀劃未來,邁出更大更扎實的發展步伐,圓滿完成“十二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
張德江強調,“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要更加自覺地走上科學發展道路,大力促進企業發展方式轉變,大力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實現質的飛躍。要深化企業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促轉變,大力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繼續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企業內部改革力度,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要加快產業產品結構和產業組織調整,正確把握生產經營方向,處理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關系,加強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兼并重組。要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創新科技創新體制,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著力突破共性、關鍵、核心技術,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綜合能力、競爭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強宏觀指導,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國際化運作水平。要加強企業黨的建設、班子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狠抓企業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建設,實施好人才工程,切實關心職工生產生活,營造育才、攬才、成才、用才的良好環境,全面提高職工整體素質。要積極履行好社會責任,健全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樹立負責任的良好社會形象,改善企業發展環境。
“十 一 五”收官年
中央企業拓市場、調結構,生產經營快速增長
王勇指出,“十一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成功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挑戰,資源配置能力明顯提高,經濟效益和整體實力大幅提升,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上交稅金和稅后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實現了五年翻一番,年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15%,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由10家增加到30家。中央企業布局結構不斷優化,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管理水平顯著提高,隊伍素質明顯提升,黨的建設明顯加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進一步完善,改革發展邁出新的步伐。中央企業積極承擔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在大事、要事、難事面前發揮了帶頭作用、頂梁柱作用和骨干作用,展現了新時代國有企業的風采。
王勇指出,2010年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生產經營快速增長,經濟效益大幅提升,一些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2010年1~11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9萬億元,同比增長34.7%;實現凈利潤8#8197;022.6億元(其中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后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8197;320.7億元),同比增長50.1%;上交稅金1.2萬億元,同比增長21.2%;成本費用利潤率7.4%,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達到23.9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凈資產9.3萬億元,同比增長14.8%。
王勇指出,2010年中央企業著力“做強主業增實力,科學發展上臺階”,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一是開拓市場和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增強,轉變經營策略,創新商業模式,加強協同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市場開拓力度進一步加大。二是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加快推進聯合重組,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組織結構得到優化。三是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董事會規范運作的制度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改革取得新進展。四是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普遍加大研發投入,抓住行業關鍵技術,加大研發攻關力度,在一些重大項目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五是集團管控能力進一步加強,明確總部職能定位,調整組織架構,增強總部戰略規劃和管控能力,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實行經濟增加值考核,完善全成本控制體系。六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成效進一步增強,自覺把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融入發展戰略,融入日常經營管理,發揮了表率作用。七是企業黨的建設在改進中進一步加強,圍繞企業科學發展中心任務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積極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推動“四好”領導班子建設。
“十二五”時期推進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
指導思想圍繞“一大目標”,
實施“五大戰略”,加強“三大保障”
王勇指出,“十二五”時期推進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企業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圍繞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深入實施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國際化經營、人才強企、和諧發展戰略,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建設,全面提升中央企業整體素質和發展質量,增強活力,壯大實力,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大目標”,實施“五大戰略”,加強“三大保障”。“一大目標”就是: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體就是做到“四強四優”,即:“四強”就是自主創新能力強、資源配置能力強、風險管控能力強、人才隊伍強;“四優”就是經營業績優、公司管治優、布局結構優、社會形象優。實現“主業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國際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在國際同行業中綜合指標處于先進水平,形象良好,有較強影響力”的目標。“五大戰略”是:大力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科技創新戰略、國際化經營戰略、人才強企戰略、和諧發展戰略。“三大保障”是: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提供動力保障;不斷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增強監管有效性,提供體制保障;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提供組織保障。
“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核心目標
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世界一流企業
“這一目標是基于中央企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所提出來的。”王勇指出,做強做優是對每一個央企提出的要求,具體要做到“四強四優”,即自主創新能力強、資源配置能力強、風險管控能力強、人才隊伍強;經營業績優、公司治理優、布局結構優、社會形象優。在做強做優的基礎上,培育一批具備主業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國際知名品牌;具有較強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在國際同行業中綜合指標處于先進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在大力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科技創新戰略、國際化經營戰略、人才強企戰略、和諧發展戰略等“五大戰略”的同時,必須繼續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提供持續的動力、體制和組織“三大保障”。
實現中央企業“十二五”發展目標的起步之年
中央企業要著力抓好八項工作
王勇要求,2011年要著力抓好以下八項工作:一是鞏固和擴大生產經營平穩向好態勢,深入研判形勢,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升“走出去”水平。二是深入推進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推進聯合重組,強化資源整合,推進產業升級。三是繼續加大企業改革力度,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進一步建設和完善規范董事會,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四是加強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加快推進企業科技資源整合,加強創新人才培養。五是強化企業管理,提高集團控制力,加強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加強風險管控。六是進一步加強國資監管,繼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和制度,進一步完善出資人財務監督和產權管理,有效整合監管資源,切實提高監管的有效性。七是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強化節能減排工作,建立完善社會責任工作體系。八是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建設。
實現中央企業“十二五”發展目標的關鍵
看領導班子的能力和水平
王勇對企業領導班子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進一步加強學習研究。領導班子要帶頭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不斷增強把握規律、運用規律的能力。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掌握與工作相關的各項法律、規章和制度,增強工作的政策性和合規性。要注重學習跨國經營的理論和知識,著力培養全球化視野和國際化經營能力。要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企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一些長期存在的、繞不開躲不過的重點難點問題。
二是進一步抓好轉變作風。要切實增強對黨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度和決策的執行力,大力發揚真抓實干精神,既要有思路、有部署,又要抓實施、抓落實,確保取得成效。要撲下身子抓工作,深入基層搞調研,廣泛了解實際情況,集思廣益,謀劃發展。要深入一線體察職工冷暖,了解職工訴求,千方百計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切實關心和幫助低收入和下崗職工等生活困難群體,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改善生活。
三是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要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工作,積極宣傳企業改革發展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宣傳基層企業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的先進事跡。積極開展正面引導,由被動應對向主動宣傳轉變,邀請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媒體記者走進中央企業,向他們介紹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情況。要切實轉變觀念,善待媒體,善用媒體,主動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和溝通,建立交流合作平臺,勇于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的監督。要建立健全宣傳工作體系,牢固樹立中央企業“一盤棋”思想,整合宣傳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加強輿論引導特別是網絡輿論引導,提高應對媒體突發事件和公關危機的能力,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布真實信息,掌握主動權,避免惡意炒作。
四是進一步關注安全和穩定工作。安全和穩定是一把手的責任,也是硬任務。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的組織領導,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突出作業現場管理,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安全風險防范能力,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要從源頭上預防不穩定事件發生,嚴格按照《關于建立國有企業改革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指導意見》,對企業重大改革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明確責任主體。要建立健全信訪工作長效機制,及時解決職工群眾的合理訴求。要進一步加強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做好不穩定信息預警,抓早、抓小、抓苗頭,力爭將隱患消除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維護好企業和社會的穩定。
王勇強調,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和繼續堅持。一是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國有經濟。二是堅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正確方向,牢牢把握出資人職責定位。三是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四是堅持遵循市場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推動企業科學發展。五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
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正處于一個關鍵的歷史階段,機遇和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準確判斷形勢,充分利用國內外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影響,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問題,推動中央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王勇最后希望,新的歷史時期賦予了我們新的歷史使命,黨和國家對我們中央企業寄予了厚望。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扎實工作,為“十二五”良好開局打好基礎,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