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份遺囑“撞車”究竟哪份有效
王明昆老人是某醫院的退休醫生,老伴7年前去世,兩子一女均已各自成家,與老人分開生活。由于子女們各有各的事業,很少顧及到父親,王明昆老人生活過得很孤單。唯一讓他欣慰的是正在讀大學的外孫王凡十分孝順,放假時經常來看老人,并曾在老人患病期間特地請假從外地回來照顧他,為此,王明昆于2004年暑假期間,親筆寫下遺囑:“我死后,房屋、財產歸外孫王凡所有,任何人不得侵占。”
2005年3月,王明昆邂逅了生命中最后幾年的紅顏知己。走進老人晚年生活的女人叫王霞,丈夫5年前去世,有兩個兒子。由于兒子生活條件都不是很好,她便到王明昆經常就餐的一家小餐館打工。自從遇上了王明昆,王霞的臉上常常泛起笑容,而王霞的樸實善良和風趣也讓王明昆領悟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
經過一年多的交往,王明昆正式向王霞求婚,2006年7月,王明昆和王霞在當地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然而命運并不眷顧這位老人。2009年8月,王明昆被查出患了肝癌。在生命的最后歲月,王霞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這讓王明昆非常感動,于是他拿起筆,又寫下一份遺囑:“感念王霞對我的好,在我患病期間周全照顧,為感謝她,我自愿將我的住房贈送給她,任何人不能干涉。”
2010年10月,王明昆老人因病情惡化被送到醫院治療。他的幾個子女和王霞不分晝夜地輪流照看。在生命彌留之際,老人要其女兒代筆立下第三份遺囑:“我死后,房屋財產由三個子女平均分享。”老人簽名后,于當晚離開人世。
老人去世后,王霞和老人的子女們在如何分配老人留下的一套住房和10萬元存款上發生爭執。老人的外孫王凡將兩個舅舅和王霞告上了法庭。法官在做了多次調解工作無效后,作出一審判決:老人的房屋歸王霞所有,10萬元存款歸外孫王凡所有。判決后,原、被告雙方均未提出上訴。
點評
■胡勇軍(浙江聚點律師事務所律師)
現實生活中,有的遺囑人在生前立了多份遺囑,遺囑之間還互相矛盾。那么,在立遺囑人死亡后,其繼承人究竟按哪份遺囑來處理遺產,這往往成為各繼承人爭議的焦點和難點。
本案就是因為王明昆老人在生前立了3份不同內容的遺囑,最終導致其子女、外孫、妻子因財產繼承糾紛而訴諸法庭的事例。王明昆老人生前立下的3份遺囑,到底應按哪一份執行,其住房和10萬元存款究竟應由誰來繼承呢?
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些遺囑在形式和內容上是否有效。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囑包括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5種形式,每種遺囑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如對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均規定了見證人制度,即必須有兩個以上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且無利害關系的人在場方能有效,對口頭遺囑規定僅限于在危急情況下作出。
其次要考慮的因素是,各份遺囑的效力強弱問題。根據繼承法規定,公證遺囑具有優先效力,如果多份遺囑中有公證遺囑,那么就應以公證遺囑為準。而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最后要考慮的因素是,遺囑訂立的時間。我國繼承法第二十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但是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由此可見,在多份遺囑效力強弱一致的情況下,訂立在后的遺囑效力優于訂立在前的遺囑效力,當多份遺囑存在沖突時,要以最后一份遺囑為準。
聯系本案,王明昆老人生前先后立有三份遺囑,第一份、第二份遺囑均是有效的。第三份遺囑雖然有王明昆老人的簽名,但并沒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因此是無效的。在第一份和第二份遺囑中僅僅是在住房的歸屬上存在沖突,對于存款的歸屬并無沖突,故存款應按照第一份遺囑執行,即10萬元歸外孫王凡所有。對于住房歸屬問題,因第二份遺囑訂立在第一份遺囑之后,因此,具有優先效力,住房應歸妻子王霞所有。
現如今,隨著個人財富的逐漸增長,通過立遺囑的形式,安排自己財產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為避免因多份遺囑相互矛盾而產生糾紛,建議通過遺囑公證的方式提前分配財產,這樣不僅能保證遺囑的真實、合法,而且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能最大限度體現立遺囑人的意愿,避免家庭矛盾和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