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陳漫漫,闕偉偉,蔡風景
(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溫州經濟增長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劉霞,陳漫漫,闕偉偉,蔡風景
(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基于傳統方法和線性回歸模型方法研究三大需求要素對溫州經濟增長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溫州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投資和消費,凈出口由于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波動較大。因此,溫州必須發揮投資效率,拉動內需,同時提高出口質量以促進經濟平穩和快速增長。
溫州;經濟增長;需求要素;貢獻度
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要素,也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許多學者對投資、出口、消費和GDP的貢獻度進行探索。目前,普遍的觀點是需求要素對經濟增長有正面促進作用,但不同區域在作用力大小上卻存在差異。
張雪松就三大需求要素對我國支出法GDP增長的貢獻度問題進行分析,基于1990—2001年數據的實證結果表明,最終消費在GDP中比重最大,最終消費和投資需求占我國GDP的比重達到98%[1]。史建明將支出法GDP方法對河北省1980—2002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河北省投資需求貢獻度最大,消費次之,而凈出口貢獻度為負值[2]。徐春騏等提出一種新的評價三大需求對我國GDP貢獻的方法,新的計量方法區分出口和進口,計量得到的三大需求貢獻度結果與張雪松的結論基本一致,發現進口對經濟增長有負作用[3]。董暉將傳統和新的計量方法應用于度量福建省三大需求的貢獻度,結果表明,消費需求對福建省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最大,投資需求的貢獻次之,而進出口需求貢獻相對較小[4]。
溫州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前沿陣地。30多年來,溫州憑借“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精神,創造出了溫州模式和溫州奇跡。20世紀,溫州主要依靠充裕的民間資本,加上民營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使溫州GDP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穩步發展。但進入21世紀后,溫州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依賴出口的溫州經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溫州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溫州經濟增長的維新之路也成為政府和有識之士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厘清溫州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已成為一項十分必要的基礎性工作。
目前,對于溫州經濟增長影響因素的研究,多數學者主要以定性分析為主,從不同角度論證消費、民間資本、外商投資等對溫州經濟增長的影響。僅有少數學者基于統計模型對溫州經濟增長進行定量研究,分析資本、外商直接投資和出口等要素與溫州經濟增長的關系[5-7]。三大需求的總量和結構變動決定了經濟增長的態勢,因而研究投資、消費和凈出口對溫州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有利于深入考察溫州經濟運行的質量及宏觀經濟政策的應用效果。本文主要利用傳統和新的計量方法分析三大需求要素對溫州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同時提出促進溫州經濟平穩增長的建議。
目前,測算需求要素貢獻度的常用方法是從支出法統計的GDP指標出發,用資本形成總額增量、最終消費增量、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作為當年該要素對GDP增長的貢獻度,而該要素的貢獻度乘以當年GDP的增長率就可得到相應的貢獻率。其公式如下:

為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度。其需求要素的貢獻率公式如下:

該方法優點在于計算方便,能夠直接從統計數據中得到結果,還可進一步縱向比較每年的貢獻度和貢獻率,研究其變化趨勢。但該方法的局限在于它所使用的凈出口指標的隱含意義否認了進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與現實情況不符合。
第二種研究方法是采用計量方程或線性回歸模型來擬合三大需求要素的增長率和GDP增長率之間的關系,將出口和進口對GDP增長的影響區分開來。對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采取一階差分并變換后,由此建立相應的計量經濟模型[3]:

其中,V表示各指標的增長速度,為需測算的系數,為隨機誤差項。根據擬合方程計算出需求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根據貢獻率和經濟指標的增長率計算需求要素的貢獻度。當然,實際計算中還需考慮指標取舍和經濟假設等問題。
由于溫州統計年鑒支出法GDP、資本形成總額、最終消費、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均按現價統計,為剔除價格變動因素,使各年數據更具有可比性,利用CPI定基指數進行平減,分別記為GDP,Capi t al,Consum e,I m por t。溫州市各經濟指標的環比增長速度見表1。
“九五”期間,溫州經濟增長速度平均達到12.42%,需求要素的增長速度也較快,尤其是外需增長速度接近甚至超過20%。“十五”期間,溫州經濟依然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十一五”期間,溫州經濟增長勢頭有所回落,尤其從2008年開始,溫州市GDP及各需求要素的增長速度都有所減緩,究其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機和溫州的科技創新不足制約了溫州經濟增長。
采用傳統方法按照公式(1)、(2)計算出溫州市各需求要素對GDP的貢獻度和貢獻率,計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從三大需求要素的貢獻看,最終消費和資本對溫州經濟增長平均貢獻度分別為47.24%和45.32%,平均貢獻率為5.58%和5.33%。即在GDP增長率中,最終消費和資本平均每年分別拉動溫州經濟增長5.58和5.53個百分點。而凈出口對溫州市GDP的平均貢獻度為7.48%,平均貢獻率為1.04%,這說明凈出口平均每年拉動溫州經濟增長1.04個百分點。因此,溫州經濟增長主要還是依靠資本和消費推動。
從需求要素對溫州經濟增長貢獻的變化趨勢看,最終消費對溫州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和貢獻率都比較穩定,變動不如其它兩大需求大,這說明消費需求是溫
州經濟增長的一個穩定動力,也是溫州經濟的重要支柱和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反映經濟自發增長態勢的宏觀經濟指標。因此,擴大內需始終是溫州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而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和貢獻率波動較大,1999年其貢獻度甚至超過100%,這可能與當時私營經濟被國家正式立法認可的大事件有關,溫州民營經濟隨后取得突破發展,投資成為當時促進溫州經濟增長的最強有力動力源。溫州凈出口從2002年開始基本對溫州經濟增長有正向促進作用,但2009年凈出口對溫州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和貢獻率為負值,主要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經濟尤其是出口帶來了很大沖擊,導致凈出口對溫州市GDP增長起負作用。

表11996 -2010年溫州市GDP與各需求要素的增長速度%

表2 基于傳統方法的溫州市各需求要素對GDP的貢獻%
由表2可進一步看出,“九五”期間,最終消費對溫州G D P的平均貢獻度為53.58%,平均貢獻率為6.62%;資本平均貢獻度為42.34%,貢獻率為5.13%;凈出口的貢獻度和貢獻率分別為4.12%和0.642%。“九五” 期間,溫州經濟增長中消費比重最大,而凈出口的比重很小,源于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了溫州的凈出口狀況。“十五”期間,溫州經濟中投資比重最大,貢獻度占50.3%;消費比重較“九五”期間有所下降,占39.65%;凈出口較“九五”期間上升明顯,貢獻度為10.05%,因為“十五”期間,中國加入W TO,溫州借此契機進一步全方位開放。“十一五”期間,投資和消費在溫州經濟中的比重相差不大,貢獻度分別為43.34%和48.5%,凈出口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拖累,貢獻度略有下降,占8.29%。
利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首先測算各需求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然后按貢獻率與GDP增長率的比率計算該要素貢獻度。其中,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等于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減去進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按照公式(3)建立溫州需求要素與GDP的計量模型,利用Evi ews軟件給出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參數估計結果,建立溫州市1996—2010年經濟增長關于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和進出口需求增長速度模型:

其中,括號內為t統計量,由t檢驗可知,線性回歸模型系數均顯著。估計結果說明,資本增長1%,能帶動溫州市GDP增長0.372個百分點;消費增長1%,能帶動溫州市GDP增長0.5658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出口增長1%,能帶動溫州市GDP增長0.3305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進口增長1%,能引起溫州市GDP負增長0.2578個百分點。根據上述模型估計結果,可測算出需求要素對GDP的貢獻度和貢獻率,計算結果見表3。

表3 基于線性回歸模型的溫州市各需求要素對GDP的貢獻%
由表3可知,最終消費對G D P的平均貢獻度為52.17%,平均貢獻率為6.13%。在GDP增長率中,最終消費平均每年拉動溫州經濟增長6.13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平均貢獻度為42.57%,平均貢獻率為5.02%。資本形成總額平均每年拉動溫州經濟增長5.02個百分點。凈出口對GDP的平均貢獻度為5.51%,平均貢獻率為0.8%。凈出口平均每年拉動溫州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與表2結果相比較可發現,基于線性回歸模型方法和傳統方法的計算結果基本一致。
本文分別利用傳統方法和線性回歸模型測定三大需求要素對溫州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基于傳統方法的實證結果表明,溫州經濟主要依靠投資和消費拉動,凈出口貢獻作用相對較小,且波動大。基于線性回歸模型的度量結果表明,消費對溫州經濟的彈性最大,進口對溫州經濟有負作用。基于兩種不同方法計算的需求要素貢獻度結果比較接近。
在經歷國際金融危機后,溫州經濟增長應轉變發展模式,不能單純依靠出口貿易,而應增強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通過擴大投資和加大消費來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運行,這應成為溫州當前經濟工作中一項長期的政策選擇;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主導作用,全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產業項目、改善民生重大項目的落實,以擴大投資促進即期增長,以增量投資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同時通過切實的措施,解決擴大投資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與問題,如土地的供應、資金的保障等。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增加投資和消費,完善出口結構,并且在以發展出口為重心的基礎上,兼顧投資、消費,保持三者協調發展,從而拉動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最終引導溫州經濟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1]張雪松.三大需求要素對我國GDP的貢獻[J].宏觀經濟研究,2003(3):15-21.
[2]史建明.河北省經濟增長需求要素貢獻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2):19-24.
[3]徐春騏,徐偉宣,計雷.一種評價三大需求要素對我國GDP貢獻的新方法[J].宏觀經濟研究,2004(7):16-19.
[4]董暉.福建省三大需求要素對GDP貢獻研究[J].福建財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1):1-4.
[5]周政.溫州外貿出口對當地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1):18-20.
[6]孫巍.外商直接投資FDI與區域經濟發展——基于寧波、溫州的比較分析[J].世界經濟情況,2007(7):86-90.
[7]祝孔海.溫州經濟增長的資本貢獻研究[J].經濟論壇,2004(17):29-31.
Empirical Analysis on Elements of Affecting Wenzhou Economic Growth
LIU Xia, CHEN Manman, QUE Weiwei, CAI Fengji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 survey based on traditional method and regression model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three requirements to Wenzhou's economic growth and it shows that Wenzhou's economic growth mainly relies on the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and the net export, due to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fluctuates greatly. Therefore, Wenzhou should play the full role of the investment, stimulate the domestic demand and improve the export quality accordingly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rapid growth.
Wenzhou; Economic growth; Elements of demand; Rate of contribution
F127
A
1671-4326(2011)04-0006-05
2011-06-19
溫州市科技計劃項目(R20100030)
劉霞(1989—),女,浙江諸暨人,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本科生;
陳漫漫(1990—),女,浙江瑞安人,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本科生;
闕偉偉(1991—),女,浙江平陽人,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本科生;
蔡風景(1977—),男,浙江瑞安人,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講師,博士.
魯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