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建設要走在前面
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座談會在京召開
杜占元副部長強調,教育資源是動態發展的,要實現規劃綱要中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教育資源建設要走在前面。
本刊訊 日前,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主辦,中央電教館、教育部基礎教育資源中心承辦的“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研討會”在京舉行。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科技司司長王延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展濤、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等領導出席會議。杜占元副部長在講話中強調指出,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發展的工作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領域,教育資源建設要突出網絡資源的建設,適應新時期教育資源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建設發展趨勢。同時要實現網絡資源與人力資源的有效結合,使優質教育資源的發展,從形式、載體到內容和機制都要有發展和提升。在此基礎上,通過各種終端設備提供各種靈活多樣的體驗。
杜部長指出,目前在教育信息化和資源共建共享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就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還只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未來,還需要強調以優質資源引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杜占元部長說:“當前,在教育資源建設方面的問題還很多,優質資源短缺的問題沒有改變,能夠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力量不足;已有的資源共享不充分,學生何老師在獲取資源時候的渠道和手段比較單一,資源的應用有限;各級各類用戶對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的認識不足,由于認識和技能的原因,用戶在教學中主動應用資源的積極性不高,重視不夠;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優質資源共享不足,資源的持續發展和更新不及時。杜部長指出,教育資源是動態發展的,要實現規劃綱要中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教育資源建設要走在前面。
杜部長強調,下一步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點,首先是要解決資源建設和共享的問題。
教育資源建設,首先要堅持需求導向,明確共建共享的目標,要強化以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為教育資源建設的根本目的。從教師和學生的視角出發,促進教育公平。

第二,從提升教育質量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改變知識呈現模式,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主動提高教學和學習的能力。 數字化教育為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公平提供了緩解和彌補條件不足的可能性。規劃綱要指出,信息化對教育和學習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其中最為根本的就是對學習能力的改變與提升。
第三,要充分研究技術條件的發展趨勢,不斷滿足新型學習的需要,要適應新的技術條件,促進新型教育的發展和變化,助力建設新型學習型社會。
要注重網絡、移動等新型終端發展所帶來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的革命性改變。要有前瞻性思路。
要堅持多方參與,共同推進資源建設,著重建立共同推動教育資源建設與發展的機制。杜部長特別提到,企業界要參與其中,積極投入教育資源的開發、應用、推廣和用戶服務,找到合理的投入產出方式。
另外,在教育資源建設共享的工作中,還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促進資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環。
會議由教育部科技司司長王延覺主持,教育部相關司局、各省市教育廳、全國主要高校主管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資源建設的領導參加了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