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湯正端 余曉琴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功能科,江西吉安 343000
近年來隨著超聲儀器及超聲技術的發展,超聲檢查是我國出生缺陷干預二級預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產前超聲系統胎兒畸形檢查已在全國各大產前診斷醫院開展,對我國的優生優育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對于非產前診斷醫院,特別是綜合性醫院由于不具備較多的專項檢查人員、相應的配套檢查及相關的產后隨訪條件,開展該項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衛生部對這類醫院僅要求做常規的超聲檢查,很多產前檢查醫院的畸形胎兒檢出率為90%,而一般的非產前檢查醫院則為30%,有學者曾提議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在孕婦18~24周都進行一次系統胎兒超聲檢查[1]。筆者所在醫院是一所地市級非產前診斷醫院,醫院引進系統超聲檢查并開展產后超聲隨訪,筆者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合理解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2008年6月~2011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產前超聲檢查3442例孕婦,年齡19~42歲,孕周16~40周,與2006年6月~2008年6月的2110例孕婦作對比。
使用Acuson sequoia 512,HP 4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6.0MHz。2006~2008年筆者所在醫院開展常規產前超聲檢查,2008年開始開展系統超聲檢查,對于孕18~24周的孕婦進行產前系統超聲檢查,同時建議其在28~32周進行復查,對有高危因素的孕婦亦進行系統超聲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胎兒頭顱、顏面部、脊柱、心臟、腹部臟器、四肢等。以發現畸形胎兒為目的,對于發現的畸形胎兒進一步請上一級醫師會診,同時跟蹤隨訪,對引產畸形胎兒做高頻超聲檢查隨訪。
2006年6月~2008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開展的是常規產前超聲檢查,彩超檢查孕婦2110例,檢出畸形胎兒12例;2008年6月~2011年3月彩超檢查孕婦總數3442例,檢出的畸形胎兒109例,總數和占所有檢查孕婦的比例都明顯增加。
2006~2008年開展常規超聲檢查發現的畸形僅局限在:無腦兒(圖1)、腦積液(圖2)、脊柱裂、腹裂、腹疝、腹腔積液、致死性短肢畸形;2008年以來開展產前系統超聲檢查后在發現畸形的108例中,非致死性畸形82例,以顏面部、心臟、泌尿系、四肢畸形為多見,對這類畸形也格外重視,在20周左右對胎兒的四肢檢查相對側重,28周左右則側重顏面部、心臟、泌尿系。2006年6月~2008年6月發現3例多處胎兒畸形,2008年6月~2011年3月發現19例。
2008年6月~2011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引產并進行了引產后高頻超聲隨訪29例,相對于產前超聲多3處畸形,到目前為止無一例因引產發生醫患糾紛,下級醫院轉診患者數為48例。2008年6月前筆者所在醫院未開展引產后隨訪,大部分轉診到上級醫院檢查。

圖1 無腦兒

圖2 胎兒腦積水
非產前檢查醫院特別是縣市級綜合醫院病源豐富,擁有相對較好的醫療設備,較多的接收了下級醫院的轉診,因此在這類醫院開展系統超聲胎兒畸形篩查很有必要。但是具體工作中不能照搬產前診斷醫院的經驗,對此筆者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較。
產前檢查醫院的目的在于全面檢查胎兒的各項結構指標,找出有可能發現的問題,同時進行相關配套檢查了解產生的原因及探討預后,而一般非產前檢查醫院的系統胎兒畸形篩查的目的在于發現問題,對于致死性畸形或比較明確的重大畸形對患者進行解釋,適當的提供建議,對于非致死型的畸形對患者給予提示,建議隨訪和到產前診斷醫院明確診斷[2]。
產前診斷醫院要求在一次檢查過程中對每個胎兒詳盡檢查,非產前診斷醫院因為條件所限,不能進行詳細的專業分工而相對沒有充足的時間,對于有畸形高風險因素的孕婦進行全面的檢查,而大部分無高風險因素的胎兒根據孕周的不同各有所側重 ,如18~24周側重觀察肢體,而28~32周側重觀察內臟器官如心臟,這樣能大大縮短檢查時間,又能滿足臨床需要[3]。
產前診斷醫院的目的為詳盡的證實并進一步發現存在的問題,而非產前診斷醫院在于明確問題,利于舉證倒置,規避風險。產后胎兒尸體解剖患者往往不能接受,對于僅存在內臟畸形的胎兒往往容易存在糾紛,而且很多臟器解剖操作過程復雜,如Dandy-Walky綜合征的畸形胎兒小腦引部的解剖、胎兒心臟的解剖,有報道產后畸形胎兒尸體高頻超聲檢查與尸體解剖符合率高,操作方法簡便、節省時間、在不破壞胎兒尸體完整性的條件下可以獲取大量的重要信息[4],筆者在臨床實踐中亦得到了證實。
產前超聲檢出畸形胎兒對優生優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加強部分非產前診斷醫院的系統產前超聲檢查工作能明顯擴大畸形胎兒篩查面[5-6],也使大量患者減少轉診次數,檢查的結論特別是多發畸形的結論對患者有著更大的指導意義。
[1] 李勝利.胎兒畸產前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154.
[2] 陳秀蘭,李勝利,姚遠,等.畸形胎兒尸體高頻超聲解剖學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9,19(1):99-101.
[3] 顧幸燕.胎兒畸形的超聲診斷價值和漏診原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277-278.
[4] 何建玲,蔣鼎,羅婷婷,等.胎兒畸形的超聲診斷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4):65.
[5] 晁桂華.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心臟結構及功能探測中的應用和進展[J].廣西醫學,2010,32(11):1412-1415.
[6] 裘品丹.超聲對產前先天性心臟畸形篩查的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