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芳 李建武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輸血科,廣東深圳 518036)
不規則抗體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統Landsteiner法則的血型抗體,即血清中抗A、抗B以外的其他血型抗體。此類抗體可引起交叉配血困難及遲發性免疫性溶血性輸血反應,有時還會導致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檢有助于血液選擇,從而有充分的時間來選擇不含有針對某抗體的響應抗原的血液,防止因為輸注含有某抗體相應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保證輸血安全。筆者采用微柱凝膠法對筆者所在醫院申請輸血的患者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對陽性結果利用譜細胞同時采用微柱凝膠法和改良聚凝胺法進行鑒定,現將檢測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各科室申請輸血的住院患者3279例,其中男1609例,女1670例,年齡1~85歲。留取受檢者不抗凝管靜脈血4mL。
西班牙Diana公司提供的全自動配血系統儀器、微柱凝膠孵育器、微柱凝膠離心機、低離子溶液和微柱凝膠Coombs卡;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篩選細胞Ⅰ號、Ⅱ號和Ⅲ號及鑒定譜細胞;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凝聚胺試劑盒。
1.3.1 微柱凝膠法不規則抗體篩查 啟動全自動配血系統儀器,雙擊操作系統圖標。先將篩選細胞Ⅰ號、Ⅱ號和Ⅲ號用低離子溶液按1∶5稀釋成0.8%濃度,放置于儀器試劑槽中。然后取出微柱凝膠Coombs卡,編號后放置在儀器卡欄上。把標本編號,離心后放置在標本槽中。試劑、標本放置好后,關門,在電腦中點擊選擇不規則抗體篩查程序,程序啟動后編號,儀器自動稀釋、加樣、溫育、離心及結果判讀。
1.3.2 微柱凝膠法不規則抗體鑒定 篩選為陽性的標本用1~11號譜細胞采用手工微柱凝膠法進行抗體鑒定。先將11套鑒定譜細胞對應加入標記有1~11的微柱凝膠卡中各50μL,然后再各加入被檢血清25μL,同時取一孔加入受檢者自身紅細胞和血清作為自身對照;接著將Coombs微柱凝膠卡置于微柱凝膠孵育器內孵育15min;將Coombs微柱凝膠卡置于微柱凝膠離心機內,以1000r/min離心10min。取出Coombs微柱凝膠卡,根據微柱凝膠卡結果判讀標準判讀并記錄結果,最后對照譜細胞反應格局表判斷出不規則抗體特異性類型。
1.3.3 改良凝聚胺法不規則抗體鑒定 篩選為陽性的標本用1~11號譜細胞同時采用改良凝聚胺法進行抗體鑒定以作比較。先取11支小試管編號,各加被檢血清2滴,然后每管對應各加入1~11號譜細胞1滴,另取一支試管做自身對照;接著各管加LIM 0.65mL,混勻后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勻;用離心機3400r/min離心10s,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瀝干,讓管底殘留約0.1mL液體輕輕搖動試管,可看到管底有凝集;最后加入Resuspending溶液2滴,輕輕搖動試管混合并同時觀察結果,有凝集判為陽性,無凝集為陰性,根據譜細胞反應格局表判斷出不規則抗體特異性類型。

表1 不規則抗體陽性患者抗體特異性分布(n)
經檢驗,3279例申請輸血者中檢出不規則抗體陽性11例,陽性率為0.34%。其中男3例(27.27%),女8例(72.73%),有輸血或妊娠既往史9例,無輸血或妊娠既往史2例。
手工微柱凝膠法與改良凝聚胺法相比,兩者鑒定結果一致。不規則抗體陽性患者抗體特異性分布見表1。
受血者體內存在不規則抗體接受含相應抗原血液制品時,可能發生嚴重的免疫溶血性輸血反應,重則危及性命[1]。不規則抗體的產生在輸血人群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它是引起遲發性免疫反應的主要原因。如何對血源進行抗體檢測,選擇合適的血液輸注,從而確保輸血安全變得至關重要。我國衛生部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要求對交叉配血不合時,對有輸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內需要接收多次輸血者必須作不規則抗體篩選實驗[2]。歐美地區大部分發達國家已經對所有獻血員及受血者均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工作,以避免由于不規則抗體導致的輸血不良反應發生。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微柱凝膠技術(MGT)是在經典的抗人蛋白試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檢測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血型鑒定、交叉配血及不規則抗體篩查中。微柱凝膠試驗是紅細胞抗原與相應抗體在凝膠介質中發生聚集反應,利用微柱凝膠的過濾作用和免疫化學抗原抗體特異反應,通過離心技術將發生聚集反應的紅細胞阻滯于凝膠之內,未聚集的紅細胞則通過微孔過濾到達微柱的底部從而區分有無聚集[3]。微柱凝膠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全自動配血、血型鑒定或不規則抗體篩查等試驗,具有靈敏度高,結果準確,便于自動化、標準化等優點。本研究在不規則抗體鑒定時還采用了目前技術成熟的凝聚胺法進行比較,檢測結果具有一致性。
本研究中,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率為0.34%,說明不規則抗體在人群中的檢測率比較低,與國內學者曹榮祎等報道相符[4]。被檢出的11例不規則抗體陽性患者中9例有輸血史或妊娠史,提示反復輸血或多次妊娠可以使患者受到免疫刺激而產生不規則抗體。因此,輸血前對有輸血史、妊娠史的患者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非常必要,有利于早期發現和確認具有臨床意義的抗體并可在配血前鑒定此抗體,以獲得充足的時間來選擇缺乏相應抗原的相配合的供者,確保輸血安全。不規則抗體鑒定結果提示大部分不規則抗體屬于Rh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是紅細胞血型系統中最復雜的一個系統,Rh血型系統相應抗原抗體在體內發生反應常可導致溶血反應。因此,對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的受血者,進一步做不規則抗體鑒定后選擇性輸血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王培華. 輸血技術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22-22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S]. 2000-10-01.
[3] 武峰,劉亞玲. 微柱凝集技術在血型免疫學相關檢測中的應用進展[J].臨床血液學雜志,2008,21(1):101-104.
[4] 曹榮祎,劉鳳華,于洪敏. 微柱凝集檢測不規則抗體的臨床應用[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0,12(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