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毓嬋 朱瓊芳 羅文穎 李芳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恢復室,廣東廣州 510080)
曲馬多與充氣式升溫機治療腔鏡患者術后寒顫的效果觀察
黃毓嬋 朱瓊芳 羅文穎 李芳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恢復室,廣東廣州 510080)
目的探討小劑量曲馬多與充氣式升溫機合用對婦科腔鏡術后寒顫的影響。方法 選擇60例婦科腔鏡術后寒顫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寒顫發生時兩組患者均給予靜脈注射曲馬多0.8 mg/kg并采取常規的保暖,觀察組另加充氣式升溫機保暖,比較兩組患者的體溫、寒顫消退時間、寒顫復發人數、再次用藥次數,并觀察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的寒顫消退時間、體溫回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且無寒顫復發、不需要再次用藥;觀察組不良反應(惡心2例,嘔吐0例,寒顫復發0例)明顯低于對照組(惡心5例,嘔吐2例,寒顫復發4例),P<0.01。結論 小劑量曲馬多與充氣式升溫機并用,對婦科腔鏡患者術后寒顫療效顯著,且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腹腔鏡手術 充氣式升溫機 曲馬多 寒顫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5~9月在我院接受婦科腔鏡手術后出現寒顫的60例患者,ASAⅠ~Ⅱ級,年齡25~40歲。其中,子宮肌瘤剔除手術32例,盆腔粘連松解手術28例。由同一組麻醉醫師采用靜吸復合麻醉,并于手術結束后均靜脈注射舒歐亭6 mg預防嘔吐。采用數字抽簽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手術時間、出血量、補液量、腹腔沖洗量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入恢復室后常規保暖,如加蓋被,室溫恒定在25℃。當患者發生寒顫時,兩組均給予曲馬多0.8 mg/kg,觀察組另加美國生產的Warm Touch 505充氣式升溫機,并采用加溫毯完全覆蓋住患者的全身,再蓋上棉被,充氣式升溫機與加溫毯入風口連接,溫度設置為41℃,持續吹暖風30 min。
1.2.2 觀察指標 測量并記錄入恢復室的體溫(T0)﹑吹暖風后10 min的體溫(T10)、吹暖風后20 min的體溫(T20)和吹暖風后30 min的體溫(T30)。記錄患者寒顫的消退時間,用藥后出現惡心、嘔吐的次數及寒顫復發例數。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一般資料均數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組別 T0 T10 T20 T30寒顫消退時間(S)觀察組35.7±0.3 36.3±0.2 36.3±0.2 36.5±0.2 38.2±15.6對照組35.8±0.4 35.9±0.4 35.9±0.3 36.1±0.3 118.1±56.6 t -0.678 8.393 9.645 9.080 -10.529 P 0.499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例)
3.1 全身麻醉術后寒顫與很多因素相關,如皮膚暴露,消毒帶走熱量,術中致熱性介的釋放,麻醉藥物的使用,術野大量冷鹽水沖洗等,其發生率可高達60%[1]。腹腔鏡手術患者寒顫發生率更高,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首先,術中CO2氣腹與CO2吹入腹腔引起中心體溫下降,每次入50 L體溫下降0.3℃[4];其次,婦科腔鏡手術術中為了保持術野清晰,需要大量沖洗液沖洗,使身體的熱量流失。寒顫增加患者不適且可使機體耗氧量增加,CO2生成增多,加重心肺器官的負擔,護理人員應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盡快消除寒顫并增進患者舒適。
3.2 術中低溫是術后寒顫發生的主要因素[5-6]。實驗證實,人體的體溫調節與去甲腎上腺(NE)和五羥色胺(5-HT)有關。曲馬多能夠抑制脊髓NE和5-HT的重攝取,促進5-HT的釋放,使脊髓水平的突觸小體NE和5-HT濃度增高,從而起到阻斷寒顫的發生[2]。低體溫的患者常以寒顫方式進行體溫調節,溫度敏感神經元興奮,使肌肉顫動產生熱量,以維持體溫平衡[6]。據報道[7],普通保暖器在距患者40~50 cm處照射軀干部保暖,可有效預防麻醉蘇醒期出現寒顫。本研究結果與其相符,但普通保暖器不能兼顧患者全身的保暖,而且局部照射容易發生灼傷。采用充氣式升溫機對充氣毯充氣升溫,在身體表面形成一個有效的隔熱層,還可以從外周向機體供應熱量,通過充氣毯充氣升溫,其安全性高,并達到全身同時升溫的效果。觀察組入恢復室從T10后體溫上升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患者發生寒顫時,兩組均靜脈注射曲馬多,但觀察組同時予充氣式升溫機保暖,結果顯示,該組體溫回升快、寒顫的消退快而且恒定,無寒顫復發,不需要再次用藥。可能與冷信息傳入減少,從而減少或抑制寒顫有關。對照組因體溫回升慢,出現寒顫消退后寒顫復發4例,需要再次靜脈注射曲馬多0.5 mg/kg。護理人員要經常檢查加溫毯入風口連接是否嚴緊,并密切觀察患者皮膚的情況,嚴防燙傷。
寒顫是全身麻醉術后常見的并發癥,而低溫又是術后寒顫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恢復室的護士應做好患者體溫的監測,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與手術室護士做好溝通,調節好手術室的溫度,盡量減少患者的暴露時間。術中使用溫箱加熱腹腔沖洗液至38℃,冬天采用靜脈輸液加溫器等綜合措施保暖。對腔鏡術后寒顫患者,可采用充氣式升溫機保暖并予小劑量的曲馬多,既可以使體溫快速回升,且寒顫消退時間短,又能使癥狀不復發。
[1]張淑月,朱君宇.術中低體溫對患者麻醉恢復期的影響及護理干預[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3):176-178.
[2]De Witte J,De Veylder J,Deloof T,et al.Tramadol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anesthetic schivering[J].Acta Anaesthesiol Scand,1997,41:506.
[3]莫利群,姜鮮,白毅平.不同劑量曲馬多預防全身麻醉術后寒顫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09,30(12):1173-1174.
[4]Ott De.Laparoscopic hypothermia[J].J Laparoendosc Surg,1991,1:127-131.
[5]曹建平,徐建國.曲馬多和哌替啶用于全麻后寒顫的預防[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3,23(3):220-221.
[6]鄒武,畢敏.硬膜外阻滯麻醉中寒顫與體溫中樞調節反應的關系[J].中華麻醉學雜志,1996,16:204.
[7]陳莉莉.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的觀察與護理[J].上海護理,2006,6(1):39-40.
Laparoscopic surgery Inflatable heating equipment Tramadol Chills
R472.3
B
1002-6975(2011)11-1043-02寒顫是全身麻醉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率可高達60%[1]。曲馬多已廣泛用于治療和預防術后寒顫,靜脈注射曲馬多1 mg/kg可在5 min內完全抑制麻醉后寒顫[2]。但使用推薦劑量其副作用如惡心、嘔吐的發生率高達50%,且高劑量的曲馬多可增加惡心的發生率[3]。為了探討如何有效治療寒顫,又能減少曲馬多的副作用,我們采用小劑量曲馬多與充氣式升溫機并用的護理干預,對婦科腔鏡術后寒顫患者進行療效觀察。報告如下。
黃毓嬋(1970-),女,本科,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