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侯安營 田梅 胡子正 栗克清
(1.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河北精神衛生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2.香港葵涌醫院)
港冀精神科護士對精神科暴力行為應對能力的對照研究
劉杰1侯安營1田梅1胡子正2栗克清1
(1.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河北精神衛生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2.香港葵涌醫院)
目的了解香港及河北省兩地精神科護士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的能力及差異,為進一步做好精神科護士應對暴力行為知識和技巧培訓提供依據。方法采用自制調查問卷,以香港和河北省的部分精神疾病專科醫院的護理人員為調查群體,對兩地精神科護士應對精神病人暴力行為能力進行對照分析。結果 (1)港冀兩地精神科臨床暴力行為普遍存在;(2)精神科暴力行為使臨床護士感到緊張、焦慮和懼怕;(3)香港各級衛生管理者和護士自身對精神科護士職業安全的關注程度遠遠高于河北省(χ2=83.03和129.06,P<0.001);(4)處理暴力的能力,包括了解掌握、處理暴力先兆、了解掌握應對暴力行為技巧以及處理危險性暴力行為能力方面,港冀兩地護士之間差異有極顯著意義(χ2=28.55、87.58、59.73和83.22,P<0.001);(5)應對暴力的效果:港冀兩地護士之間差異有極顯著意義(χ2=81.78和206.15,P<0.001)。結論河北省精神科護士在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能力、應對效果、領導重視程度等方面與香港存在較大差異,要提高領導和護士自身對精神科護理職業安全的重視,加大對精神科護士防暴知識和技巧的培訓,減少精神科暴力行為傷害。
香港護理 精神科護士 暴力行為 應對能力
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為通常是指精神病人直接傷害另一個人的軀體或破壞某一物體的攻擊性行為[1]。據調查,精神病人暴力攻擊行為發生率約為一般人群的10倍。有研究發現,在精神病人的攻擊對象中,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員占首位,而護士所占的比例又最高[2]。國內有關精神障礙患者暴力行為發生的原因、特點、相關因素及如何預防暴力行為的研究和報道較多,但關于精神科護士對于正在發生的暴力行為如何應對方面,相關研究及報道較少。由于住院精神障礙患者的暴力行為具有突發性和難以預料性的特點,盡管精神科臨床護理采取了很多預防措施,但仍不能完全避免隨時可能發生的暴力行為。為探討目前精神科護理人員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能力的現狀,了解香港及河北省兩地精神科護士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的能力及差異,為進一步做好精神科護士應對暴力行為知識和技巧培訓提供依據,不斷提高精神科護士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能力,有效預防和控制精神科暴力行為,從而減少精神病患者暴力行為對護理人員及其他患者的傷害,我們2008年12月~2010年1月選擇了香港和河北省部分精神科專科醫院的臨床護士進行了抽樣調查,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抽取原則,抽取河北省5所精神病院及香港3所精神病院精神科臨床護士。其中,香港護士200名,河北省300名。
1.2 研究工具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行無記名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一般人口學問卷;第二部分包含12個問題、5個方面的內容:精神科暴力行為現狀;暴力行為對護士的影響;對暴力行為的關注;處理暴力的能力;應對暴力的效果。
1.3 評定方法 每項按0~3分4級評定,反映攻擊行為嚴重程度及應對能力、應對效果等。
1.4 統計學方法 全部資料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分析,數據使用描述(表格)性統計方法和χ2檢驗。
2.1 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82份,問卷有效率為96.40%。其中,香港有效問卷191份,有效率95.50%;河北291份,有效率97.00%。河北省護士總數291人,男護士69人(占23.80%),女護士222人(占76.30%),最大年齡58歲,最小年齡20歲,平均年齡(34.18± 10.12)歲;香港護士總數191人,男護士67人(占35.10%),女護士124人(占65.00%),最大年齡55歲,最小年齡21歲,平均年齡(38.35±6.64)歲;受教育程度:河北省中專118例(占40.60%),大專137例(占47.10%),本科36例(12.40%);香港中專96例(占50.30%),大專21例(占11.0%),本科69例(36.10%),碩士5例(占2.6%)。
2.2 港冀精神科暴力行為現狀(表1)

表1 港冀精神科暴力行為現狀分析n(%)
由表1可見,港冀兩地護士在工作時是否經歷過精神病人的暴力行為方面,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但在控制精神科暴力行為時是否受到過傷害和嚴重傷害兩方面,河北省精神科護士受到精神科暴力行為的傷害程度比香港護士高出很多,差異有顯著意義(P<0.001)。
2.3 精神科暴力行為對護士的影響 河北省精神科護士對精神科病房工作中的暴力行為感到緊張、焦慮和懼怕的程度比香港精神科護士高出很多,港冀兩地護士之間差異有顯著意義(χ2=85.08P<0.001)。
2.4 精神科護士和管理者對精神科護士職業安全的關注情況(表2)

表2 港冀護士和管理者對暴力行為的關注情況分析n(%)
由表2可見,香港護士和各級衛生管理者對精神科護士職業安全的關注程度遠遠高于河北省,兩者之間差異有顯著意義(P<0.001)。
2.5 港冀兩地護士應對暴力行為的能力(表3)

表3 港冀兩地護士處理暴力行為的能力n(%)
由表3可見,香港護士對處理危險性暴力行為和暴力行為先兆方面都能夠基本了解,而河北省護士不了解者占5.8%和4.5%;在了解和掌握精神病患者暴力行為先兆表現和應對暴力行為專業技巧方面兩地護士之間差異有顯著意義(P<0.001)。
2.6 應對暴力的效果 港冀兩地護士目前掌握的技巧能否有效應對暴力行為和精神病專科醫院目前應用的約束工具對暴力患者的約束效果方面差異有極顯著意義(χ2=81.78和206.15,P<0.001)。提示香港護士能夠利用所學專業知識、技巧和科學先進的約束工具,較好地控制精神科暴力行為的發生;而河北省護士利用目前的知識、技巧和約束工具不能有效控制精神科暴力行為的發生占24.7%和40.2%。
精神科護理是一高風險的行業,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間受精神癥狀、無自知力、拒絕住院等因素的影響,隨時可能發生難以預料及防范的暴力沖動行為,無論對患者自身還是對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均構成威脅。精神科護士由于與患者接觸密切,更容易受到患者暴力攻擊。據報道[3-4],護理人員承受了患者攻擊事件的95%和嚴重傷害的97%。嚴重影響著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護理隊伍的穩定性。護士經歷暴力事件后心理創傷明顯,表現為抑郁、焦慮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5]。本調查也顯示,精神科護士對精神科病房工作中的暴力行為感到緊張、焦慮和懼怕。
本調查顯示:港冀兩地護士在工作時經歷過精神病人的暴力行為方面差異無顯著意義,說明精神科臨床暴力行為普遍存在。但在對精神科暴力及職業安全的關注上,香港組各級領導、精神科護士自身對于護士職業安全關注程度更高,河北組管理者和護士自身對護士職業安全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據遭受暴力攻擊后的支持方式調查顯示,實際支持最多來自同病房其他護士,其次為配偶、其他家庭成員和朋友等。而護士最期待的支持源是護理管理層[5]。因此,首先要提高各級管理層對精神科臨床護士職業安全的理解和重視,不斷加強對精神科護理職業安全的關注。同時,精神科護士自身也要加強防護,學習專業的精神科防暴知識、技能和技巧,主要是臨床上常用的脫身法、控制與約束法。患者一旦發生暴力性行為,護士可采取已學會的應對方法(脫身法和控制法)去加以制止,保護患者的同時保護自己。
目前,在職的臨床精神科護士在面對患者的暴力行為時,所采取的應對措施大多由經驗得出,相當有限,護士沒有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培訓,操作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在遇到暴力行為時束手無策。本調查也顯示,港冀兩地護士在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能力和效果方面都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河北省精神科護士在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能力和技巧方面還存在不足,所以河北組精神科臨床護士受到的暴力行為傷害和嚴重傷害的程度遠遠高于香港組。因此,進行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專業知識和技巧的系統化培訓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應借鑒香港地區的培訓經驗和模式,加強河北省精神科護士的專業防暴技能培訓,把精神科防暴技能和技巧作為精神科專科護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從而提高護士應對精神科暴力行為的能力,這也將是未來精神科護理專業發展的需要。各級領導應重視精神科護士的職業安全,提供更加專業系統的防暴技能培訓,把精神科防暴技能培訓作為精神科護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設置培訓課程,滿足精神科臨床護士的需求,讓護士掌握處理精神科暴力的方法、技能和技巧,提高精神科護士處理暴力的能力。
總之,精神科護理的特殊性決定了精神科護士隨時都有受到病人暴力攻擊的可能。這就要求我們除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及較高的業務水平外,還要掌握對精神科暴力行為的評估能力和處理暴力行為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從而有效地控制暴力事件的發生和升級,減少精神科暴力行為對護士和患者的傷害。
[1]李凌江.精神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5.
[2]陳維梅.關于暴力行為的理論與對策[J].國外醫學精神病分冊,1990,17:139.
[3]Anderson,C.Report of workplace violence by Hispanicnurses[J].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2003,14(3):237-243.
[4]Salim,M.A.,Ahmad,K.A.,Shadia,K.Al-S.,Najwa,E.G.,Mariam,Al-R.Violence against nurses in healthcarefacilities in Kuwai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Studies,2002,39:469-478.
[5]徐柳柳,朱玲,朱玉蘭.精神科患者暴力攻擊事件對護士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06,3(1):14-15.
Hong Kong nursing Psychiatric nurses Violence Response ability
R473.74
A
1002-6975(2011)11-0996-03
河北省保定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指導計劃項目(項目編號:08ZF0048)
劉杰(1970-),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理部主任,研究方向:精神科風險管理
201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