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孟青 王梅香
(江蘇省腫瘤醫院普外科,江蘇南京 210009)
不同術式對乳腺癌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孫孟青 王梅香
(江蘇省腫瘤醫院普外科,江蘇南京 210009)
目的研究調查不同術式乳腺癌患者不同時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臨床開展不同術式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預和人文關懷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分別在入院時和術后半年填寫癥狀自評量表(SCL-90),在出院時和術后半年填寫抑郁自評量表(SDS),共有70名采取改良根治術及50名采取保乳手術的患者參與研究。結果 入院、出院及術后半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保乳手術組在出院時SDS評分顯著高于改良根治術組;而術后半年保乳手術組SCL-90和SDS評分均明顯低于改良根治術組,改良根治術組SDS評分自出院后到術后半年升高,而保乳手術組降低。結論 保乳手術組患者術后近期心理狀況要差于改良根治術組,術后半年時心理狀況要優于改良根治術組。從長期效果看,保乳手術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要小于改良根治術。
乳腺癌 乳腺手術 心理狀況 護理
近年來,由于早期乳腺癌的臨床檢出率提高,加上綜合治療的進展和患者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使乳腺癌的手術逐步趨向保守。1990年,在國際癌癥協會召開的早期乳癌治療討論會上,正式將保留乳房治療(breastconservationtherapy,BCT)作為治療Ⅰ、Ⅱ期乳癌的一種適宜可取的方法予以肯定[1]。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2]。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療與傳統根治術相比,具有相同的生存率,遠期療效無統計學差異[3]。
保乳治療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通過縮小手術切除范圍來減輕患者的痛苦,滿足患者對美容的要求,提高生存質量。雖然保乳術能夠保證術后形體的美觀,但是很多患者對術后的存活時間依然非常擔心。因此,系統地研究不同術式對乳癌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為臨床開展個性化的心理干預和人文關懷提供依據尤為重要。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科2007年9月~2009年9月采取手術治療的120例患者,其中,改良根治術70例,保乳手術50例。選取條件:(1)年齡在20~60歲的女性患者,知情自愿;(2)未采取過化療、放療等治療措施;(3)無心、肺、腎等嚴重合并癥;(4)排除家族遺傳史、精神病病史及其它軀體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職業、受教育水平、經濟狀況、宗教信仰及居住地等因素上差異無顯著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的方法對患者進行調查,其丈夫不參與。調查過程中先向調查對象說明此研究為匿名法,并對調查資料嚴格保密。征得同意后,以統一指導語進行指導,當場個人完成填表,文化程度低者由調查者以中性、無暗示和偏向的方式逐項念給受試者理解后自行答之。答卷檢查合格后當場收回。參與研究的患者在入院時、出院時和術后半年分別填寫問卷,術后半年可在門診或通過郵寄的方式完成。(1)入院時所有符合入選條件的患者均填寫癥狀自評量表(SCL-90);(2)出院時填寫抑郁自評量表(SDS);(3)術后半年時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再次填寫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抑郁自評量表(SDS)。
1.2.2 資料收集與統計學方法 回收問卷,挑選有效問卷。將調查結果計算成分值錄入電腦,采取雙人核對的方式。用SPSS 18.0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兩組患者癥狀自評量表(SCL-90)得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癥狀自評量表得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癥狀自評量表得分比較(±s)
*與全國常模相比P<0.05;**與全國常模相比P<0.01
項目 改良根治術組 保乳手術組 tP入院時改良根治術組 保乳手術組 tP 全國常模(n=1 388)術后半年軀體化 1.53±0.51* 1.64±0.63* -0.91>0.05 1.43±0.39 1.43±0.41 -0.07>0.05 1.37±0.48強迫癥狀 1.69±0.58 1.79±0.69 -0.72>0.05 1.67±0.44 1.73±0.57 -0.58>0.05 1.62±0.58人際關系 1.50±0.48 1.57±0.66 -0.55>0.05 1.93±0.72** 1.58±0.49 3.16<0.01 1.65±0.61抑郁 1.61±0.54 1.71±0.73 -0.68>0.05 1.66±0.50* 1.49±0.65 1.62>0.05 1.50±0.59焦慮 1.64±0.68** 1.78±0.68**-0.92>0.05 1.81±0.62** 1.58±0.50**2.30<0.05 1.39±0.43敵對 1.49±0.48 1.67±0.73 -1.64>0.05 1.51±0.38 1.66±0.54*-1.75>0.05 1.46±0.55恐怖 1.39±0.47** 1.49±0.60* -0.81>0.05 1.92±0.81** 1.51±0.56**3.34<0.01 1.23±0.41偏執 1.39±0.51 1.46±0.50 -0.66>0.05 1.52±0.47 1.65±0.62*-1.23>0.05 1.43±0.57精神病性 1.42±0.41* 1.43±0.42 -0.12>0.05 1.24±0.34 1.38±0.48 -1.77>0.05 1.29±0.42總分 139.16±36.31*147.92±40.05**-1.25>0.05 146.87±14.42**138.92±19.53**2.57<0.05 129.96±8.76總癥狀指數 1.55±0.40* 1.64±0.45**-1.25>0.05 1.63±0.16** 1.54±0.22**2.57<0.05 1.44±0.43陽性項目數45.36±25.65**48.32±28.41**-1.81>0.05 40.55±15.85**34.72±25.38**3.22<0.05 24.92±18.41陽性癥狀均分3.11±0.64** 3.03±0.58** 0.54>0.05 2.86±0.43* 2.71±0.54 1.98<0.05 2.60±0.59
2.2 兩組患者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比較(表2,3)。
表2 不同術式在同一時間抑郁自評量表比較(±s)

表2 不同術式在同一時間抑郁自評量表比較(±s)
*與國內常模相比P<0.05;**與國內常模相比P<0.01
組別 出院時 術后半年 國內常模改良根治術組56.57±13.15**61.07±14.13**41.88±10.5保乳手術組 62.78±14.50**46.45±14.82*t-2.44 5.48 0.01 P <0.05 <

表3 同一術式在不同時間的抑郁自評量表比較
出院時,保乳手術組SDS得分顯著高于改良根治術組。術后半年,保乳手術組SDS得分顯著低于改良根治術組。對于同一組來說,改良根治術組從出院到術后半年SDS評分增高,而保乳手術組降低,兩組得分均明顯高于國內常模[4]
3.1 應高度重視乳腺癌患者的負性情緒 在與全國常模的比較中可以看出,乳腺癌患者在入院時、出院時、術后半年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如軀體化、焦慮、恐怖以及抑郁等,體現在SCL-90量表多個因子分及總分和SDS總分均顯著高于常模,具有統計學意義。造成患者心理問題的因素很多,如年齡、經濟、治療等。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確診期、手術期、康復期各有影響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臨床醫護人員應高度重視乳腺癌患者的負性情緒,以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橋梁,應用各種心理學技巧,包括醫護人員的言語、表情、借助儀器以及一定的訓練程序,及早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和有效的干預措施,幫助他們調整好心理狀態,正確指導他們積極尋求支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增強抗病能力,以提高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
3.2 不同術式、不同時期負性情緒的影響因素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療是乳腺癌治療史上的一次革命。目前,美國和西歐的乳腺癌保乳率為50%左右,新加坡為75%左右,日本也已達40%[5]。在我國只有少數大醫院開展,保乳率遠低于發達國家。出院時,由于采用的術式不同,保乳手術組由于一些傳統的觀點,具有更多的心理壓力,如擔心腫塊切不干凈、容易復發轉移,擔心后期放化療的副作用等,這與目前患者對保乳手術的適應證及遠期效果不了解,認為只有“根治術”才能起到“根治”的效果有一定的關系。雖然大多數患者認為乳房對女人意味著“母性”、“曲線美”,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保乳患者又具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大多數擔心保乳手術后的“轉移和復發”、“放化療的副作用”,這顯示出患者的矛盾心理。這些原因可能導致在出院時保乳手術組SDS得分顯著高于改良根治術組。
術后半年隨訪時,改良根治術組由于切除了乳房,正常的生活受到一定的影響。Stevens等[6]報道,乳房切除術后患者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女性感的削弱及性生活的損害,結果有近80%的患者完全停止了性生活。其它的心理影響包括情緒低落、很少參加諸如游泳等體育運動[7]等,而保乳組此時已經歷了放化療,發現其副作用并沒有想象中的可怕,大多也沒有復發轉移,而且形體比較完美,心理負擔較剛手術后時減輕,所以,改良根治術組在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恐怖方面的得分和SDS得分都顯著高于保乳手術組。這與楊紅健等[8]的報道相一致。
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應及時做好解釋與溝通,讓患者明白保乳手術一樣也是根治性手術,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療與傳統根治術相比,具有相同的生存率,遠期療效無統計學差異。
3.3 對采取不同術式的乳癌患者在不同時期給予個性化的心理護理 從此次研究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采取不同手術方式的乳癌患者在不同時期其心理狀態各有特點,乳腺癌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應根據各期的重要影響因素、心理問題取向,予以更為有效的心理干預,深入淺出地講解乳腺癌相關知識,使病人認識癌癥,改變錯誤的思想認識和固有的觀念,保持良好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使更多的乳腺癌患者進入最佳的精神狀態,身心和諧、完滿、健康地回歸社會。
[1]Bergen PI.Heerdt AS.Moore MP.et al.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 for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J].Currproldsurg,1995,32:198.
[2]劉君,方志沂,石松魁,等.保乳手術治療乳腺癌[J].實用癌癥雜志,2003,18(4):403-405.
[3]Fung Mc.Schultz DJ.Solin LJ.Ealy stage Bilateral Breasl Cancer Treated with Breast conserviny Surgery and Definitive Irradiation: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 Experience[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38(5):959-964.
[4]張明遠.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第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5-38.
[5]Ikeda T,Jinno H,Matsui A,et al.Overview:current status of 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 in Japan[J].Biomed Pharmacother,2002,56(1):182-186.
[6]Stevens LA,Mx Grath MH,Druss RG,et al.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s for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J].Plast Reconstr Surg,1984,73:619-628.
[7]Rowland JH,Desmond KA,Meyerowitz BE,et al.Role of breast reconstructive surgery in physical and emotional outcomes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J Natl Cancer Inst,2000,92:1422-1429.
[8]楊紅健.早期乳腺癌行乳房切除患者的心理調查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05,7(5):463-464.
Breast cancer Breast surgery Psychological state Nursing
江蘇省腫瘤醫院護理科研項目(ZH2007-03)作者簡介:孫孟青(1983-),女,本科,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3.73,R473.6
B
1002-6975(2011)11-1007-03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