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飛霞 吳培玉 陳逸生
36例吞食金屬異物的護理
卓飛霞 吳培玉 陳逸生
目的總結患者吞食異物的護理經驗。方法查閱我科吞食異物患者的病史資料,進行回顧調查。方法34例體內異物自然排出,2例在內窺鏡下取出。結論良好的護理促進異物的排出,減輕患者的病痛,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吞食金屬異物,護理;體會
我院與市公安局為救治患急性傳染病或其他嚴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于 2007年 3月共同創建了羈留病房[1]。自2007到 2010年,羈留病房共收治 36例吞食異物的患者,經過保守治療或內窺鏡下取出均痊愈出院。現將總結報告如下。
1.1 人員情況 男 33例,女 3例,年齡 17~43歲,平均 31歲;其中有吸毒史 30例,無吸毒史 6例。
1.2 異物種類 有刀片,硬幣等,見表1。

表1 異物種類分類統計(n=36)刀片
1.3 金屬異物位置及臨床癥狀 胃內 21例,小腸內 13例,胃腸內均有者 2例。患者入院時,大多有上腹部悶痛不適或鈍痛,絞痛等癥狀,X光透視提示胃腸內有金屬異物。部分患者進食時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2]。
1.4 吞食異物時間 28例患者是在抓捕時,2例抓捕后,3例在看守所,3例在醫院就醫時。
1.5 吞食動機 多數患者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制裁及保外就醫,部分是企圖獲得非治療目的的成癮藥品,個別是受人唆使、精神方面有異常等。
34例自然排出,排出時間最短是的 24h,最長的是吞食男式手表的患者 161d,2例患者吞食螺絲釘 5枚在內窺鏡下取出。36例治愈出院。
3.1 心理疏導是促使患者配合治療護理的關鍵 這些在押患者存在自卑、恐懼、抑郁、抵觸的情緒,不主動配合治療護理。因此,護理人員應尊重患者的人格及知情同意權,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3]。治療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和管教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做好心理疏導和法制教育,使患者明白吞食異物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在做心理護理的同時,還要做好心理暗示、心理矯治,使之配合治療護理。指導患者不能自行按壓腹部,不宜進行劇烈的運動,以防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要不斷學習溝通技巧、犯罪心理學,根據患者的心理活動特點,積極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防止患者自殺、自殘等意外情況的發生。
3.2 飲食護理是促進異物自然排出的主要手段 根據異物的大小、性質、形狀及患者腹部癥狀、體征,是否具備保守治療的條件。如無或輕的臨床表現可采取保守治療。腸道異物的患者或胃內異物體積小、臨床癥狀輕的患者,給與韭菜、芹菜等粗纖維飲食。韭菜、芹菜含纖維素,有裹附異物作用,有利于腸蠕動,可促進金屬異物排出。方法:韭菜或芹菜 500g,切成 2cm長炒熟后服下。對于胃內異物邊角銳利、體積較大的先采取禁食,腸外營養以保持患者的良好身體狀態。嚴密觀察異物能否通過消化道的生理彎曲及有無胃損傷,同時做好手術及各種應急準備。
3.3 用藥護理減少藥物的副作用的發生 石蠟油是一種礦物油,在腸道內不易被吸收消化,同時阻礙水分的吸收,因此口服石蠟油有潤滑腸壁和軟化糞便,促進異物排出的作用,但服用量過多可引起腹瀉。注意觀察大便情況,如有腹瀉發生應減少石蠟油的用量。胃腸黏膜損傷、有腹部癥狀的患者服用護胃藥如 H+酸泵抑制劑,以保護胃黏膜。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
3.4 病情觀察是預防并發癥的重要措施 ①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有無發熱;②觀察腹部情況,詢問患者有無腹痛以及腹痛的部位、性質,注意有無壓痛、反跳痛等;③觀察患者有無內出血癥狀,如腹脹、四肢發冷、出汗等,并及時通知醫生,做好術前準備;④觀察大便情況,有無異物的排除。指導患者每次大便留在便器中,仔細檢查便中有無異物;⑤配合醫生及時送患者到放射科檢查,無異常情況隔日進行 X線或CT檢查,了解體內金屬異物移動情況。如腹痛劇烈、便血、異物排出時立即送其檢查。
3.5 預見性護理防止意外的發生 護士保持高度的風險意識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定期分析不安全隱患,共同找出避免和控制不安全的辦法。入院時,配合民警例行檢查,確保無利器帶入病房。進行各項操作后確保不留任何醫療危險品在病室,如體溫計、剪刀、針頭等。加強責任感,多巡視病房或通過監控器觀察患者的行為活動。針對患者的異常行為,及時告知值班民警及醫生,確保自身及患者的人身安全。
吞食異物的在押患者多數是男性,文化程度低,有吸毒史,存在自卑、恐懼、抑郁、抵觸的心理。接診這類患者,醫護人員的自身素質及對患者心理護理至關重要。醫護人員要不斷學習,特別是心理學、犯罪心理學,提高對不同患者針對性心理護理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從本研究看,排出時間最長的是吞食男式手表患者,161d排出。查閱相關文獻,異物容易在消化道生理解剖狹窄生理彎曲發生梗阻,長6~10cm[4]的異物難以通過十二指腸銳角處,一般情況,通過食管,大部分異物可通過消化道[5]。預見性護理是不容忽視的。本研究有 3例在病房內發生吞食異物,異物是拐杖及鐵門上螺絲釘。因此,醫護人員要加強責任心,注重安全管理措施,做到預見性護理,防止意外發生。
[1] 卓飛霞,劉燕,龔紅英.羈留病房的建立與護理管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6):8918-8919.
[2] 閆承先.氣管食管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11.
[3] 施衛星,楊廷忠.護士如何看待患者的隱私權.中華護理雜志,2001,36(4):312.
[4] 劉京新,于紅衛,牟玉萍.吞食異物 29例救治體會.實用醫學雜志,2004,20(1):5.
[5] 鄧瑞雪.吞食異物處理指南.中國醫學論壇報,2002,28(42):13.
519000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陳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