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王晨 蕭劍鋒

5月17日一早,趙俊蘋到西豐縣公安局辦理了戶口遷移手續。她決定離開西豐。
2008年曾引發輿論關注的“西豐警察進京抓記者”事件的導火索,趙俊蘋涉嫌誹謗罪、偷稅罪一案日前進入再審程序。
出獄后,趙俊蘋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她堅稱自己無罪,并要求遼寧省高院撤銷西豐縣人民法院(2007)西刑初字第168號刑事判決書和鐵嶺市中級人民法院(2008)鐵刑二終字第15號刑事裁定書,并對自己3年多的“冤獄”作出賠償。
遼寧省高院決定指定鐵嶺中院再審。5月16日,該案在鐵嶺中院開庭審理。
2008年年初,因為報道《遼寧西豐:一場官商較量》一文涉及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時任縣委書記張志國,西豐縣公安局以“涉嫌誹謗罪”為由,對采寫該報道的《法制日報》下屬《法人》雜志社記者朱文娜進行立案調查,西豐縣公安局的多名民警趕到法制日報社,對朱文娜進行拘傳。
該事件迅速引起輿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公權力與媒體較量博弈的樣本,迅速演變為公共事件的“西豐事件”成為政府危機公關的反面典型,以及公器私用造成輿論監督環境惡化的案例。此后,“西豐事件”還走進了中央黨校案例教學的課堂,成為省部級后備干部和市地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學習如何處理公共事件的必修課之一。
“西豐事件”最終以西豐縣公安局撤銷對朱文娜涉嫌誹謗罪的立案和縣委書記張志國引咎辭職而告終。
然而,在輿論漸漸平息的同時,引發該事件的女主角趙俊蘋卻被人們遺忘。彼時,正在看守所里等待朱文娜為其討回公道的趙俊蘋,對外面世界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
曾經,趙俊蘋在西豐縣擁有兩家加油站和一個自選商場,在當地小有名氣。
2006年,西豐縣委、縣政府要興建東北土特產品交易中心,由鐵嶺市某開發商具體承建。趙俊蘋擁有的沈豐加油站被列入拆遷范圍。西豐縣拆遷辦委托縣房產局房產評估事務所對沈豐加油站評估,最初的評估值為364萬元。
“加油站地處西豐縣商業中心,此前每年的營業額就能達到近千萬元。”趙俊蘋多次找到拆遷辦協商,但終未能達成協議。
2006年5月,沈豐加油站被強制拆除。趙俊蘋先后到多個部門反映此事。2007年2月28日,縣委書記張志國表態:不能給趙俊蘋補償;趙的兩個加油站(另一個加油站與拆遷無關)都不準開業;和縣里對著干沒有好下場,要用公安力量對趙俊蘋采取措施。
2007年3月3日,西豐縣公安局稱接到舉報,反映趙俊蘋的自選商場涉嫌偷稅,對趙立案偵查。公安局搜查了趙經營的鴻鵬自選商場,又在西豐縣電視臺播發通緝令,通緝趙俊蘋。同時將趙的加油站、自選商場查封。
激憤之下,正在沈陽治病的趙俊蘋編了一條短信,發給了西豐縣的部分領導干部。
短信發出的當天,西豐縣公安局“根據縣領導指示”,以涉嫌誹謗罪將參與發短信的趙俊蘋二姐等人抓捕。
聽到家人被抓的消息后,趙俊蘋于2007年3月15日攜帶關于縣委書記張志國涉嫌違法的舉報材料進京,打算向中紀委反映情況。3月21日,西豐警方從北京將趙俊蘋抓回西豐,沒收了全部舉報材料。
2007年10月30日,在趙俊蘋被羈押7個多月后,西豐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趙俊蘋涉嫌“偷稅、誹謗”一案。
2007年12月28日,西豐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關于誹謗罪,判決書稱,被告人趙俊蘋為泄憤,伙同他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行為,已構成誹謗罪。
法院認定,趙俊蘋犯偷稅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犯誹謗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7萬元。
2008年1月1日,《法人》對此案進行了報道,引發了“西豐警察進京抓記者事件”。輿論隨后將目光投向了記者維權和公權私用,而另一女主角趙俊蘋的命運卻鮮為人知。
對于判決,趙俊蘋一直希望上訴。2008年1月3日在西豐看守所會見律師時,趙就曾要求上訴。
按理說法院判決后,案子已經移交,公安機關本來沒有辦案權限了。然而,第二天西豐縣公安局的一名副局長又來到看守所提審她,以抓人、牽連家人作為要挾,讓趙撤訴。
“只要不再找我親人的麻煩,保障我家人的安全,我就同意撤訴。”趙俊蘋說,提審她的公安局副局長承諾,如果撤訴就可以滿足她的要求。趙同意了。
1月11日,在會見律師之前,看守所管教又把撤訴狀還給了趙俊蘋。因為她還沒有上訴,撤訴狀當然不管用。在看守所的律師會見中,趙認為自己是被脅迫的,向律師表明還要上訴,并簽下了上訴狀、授權委托書和一份絕命書。
然而,在上訴狀被交到法院后,趙俊蘋在看守所又受到了威脅。時任西豐縣副縣長兼公安局長又來到看守所對她說:“不讓你離開西豐看守所一步。”
趙俊蘋回憶說:“他們以全家人的安全為條件相要挾,以辦保外就醫和協調拆遷安置補償為條件讓我撤訴。我不相信。1月17日中午,李長江讓我給張志國寫一封道歉信。我在道歉信中寫道,我只是想獲得拆遷安置費,發短信純屬誤會。我認錯了。我還用李的電話跟張志國通了話。張志國要求我收回授權委托書,并保證我年前回家過節,辦保外就醫。我就同意撤訴了。”
1月19日,趙俊蘋再一次簽下了撤訴狀,交給看守所監管人員。當天下午,鐵嶺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撤訴。同日,該裁定和先前的判決生效。
回到看守所后,趙俊蘋每天在等保外就醫的消息。彼時的她沒有想到,10天后,張志國會因“進京抓記者事件”被責令引咎辭職。
2008年3月27日,趙俊蘋被移交到沈陽女子監獄,開始服刑。
次日,趙俊華來到北京,找到之前在“西豐事件”中幫助朱文娜維權的律師周澤,委托其為趙俊蘋申訴。而在服刑期間,有人多次找到趙俊蘋做工作,讓她接受一二百萬元的拆遷補償款,簽訂協議,并放棄申訴。但趙沒有同意。
4月16日,周澤和趙俊華向鐵嶺中院提交申訴狀。8月13日,鐵嶺中院通知進行立案復查。9月24日,鐵嶺中院正式通知趙俊華,“以前的撤訴符合法律規定,原判決并無不當,申請的再審理由不符合相關再審條件,予以駁回。”
10月6日,趙俊華向遼寧省高院提交了申述狀。
2010年7月29日,遼寧省高院作出了(2009)遼立二刑監字第1號再審決定,認為趙俊華的申訴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04條規定的再審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05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指令鐵嶺中院再審。
在2011年5月16日的庭審中,沒有公訴機關的代表出庭。法官聽取了趙俊蘋對案件事實的陳述。周澤結合案件事實和證據發表了辯護意見。
周澤表示,原審判決認定趙俊蘋犯偷稅罪和誹謗罪是錯誤的,原審裁定“準許趙俊蘋撤回上訴”也是完全錯誤的。
“誹謗罪屬于自訴案件,只有被害人告訴至法院,才處理。本案的被害人張志國并沒有以原告身份告訴至法院,而是以其縣委書記的特殊地位,動用公權力,指使司法機關違法偵查、起訴、審理,全部公訴程序都是違法無效的。特別是公訴機關撤訴后,在基本事實、證據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重新起訴,更是嚴重違法。”周澤說。
“無受害即無犯罪”。 周澤認為,本案沒有受害人的舉報,也不知具體的受害人是誰,受到了什么樣的損害,案件來源都沒有,趙俊蘋的誹謗犯罪根本無從談起。在卷證據證實,趙俊蘋只給28位西豐縣的領導干部發過短信,這些人在證詞中一致表示,收到短信后都已刪除,沒有向他人轉發和擴散,沒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和對西豐社會秩序產生嚴重危害。因此,趙俊蘋編發短信的行為,無論作為自訴案件還是公訴案件,都不具備犯罪所要求的社會危害性。
此外,周澤認為,趙俊蘋被指控的偷稅罪也不能成立。
周澤表示,趙俊蘋的鴻鵬自選商場在辦理納稅登記之前的試營業期間,是由電腦記賬的,所有的銷售收入都可以通過電腦查閱,沒有任何隱匿銷售收入的行為;在辦妥納稅登記之后,一直照章納稅。在被追訴之前,稅務部門從未通知其進行納稅申報,趙俊蘋不存在拒不進行納稅申報或進行虛假申報的情形,根本不符合當時刑法規定的偷稅罪的構成。而其經營的沈豐加油站向曲汝興工程隊,遼源市春蕾機械工程處銷售柴油共計金額268269.91元的問題,是由于2006年5月12日沈豐加油站被強制拆遷后,儲油設備被拆除,油無處存放,在公安局監督下抽取存油賒銷的,至今油款尚未結算,也未開具發票,不能作為銷售收入報稅。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原審判決認定趙俊蘋犯偷稅罪的核心證據是西豐縣公安局委托遼寧中實會計司法鑒定所進行司法鑒定,但該司法鑒定是以‘鑒證報告’之名出具的報告,未加蓋司法鑒定專用章。同時,該‘鑒證報告’認定趙俊蘋構成偷稅,這屬于法律適用問題,而不屬于司法鑒定范疇,司法鑒定機構完全無權作出這樣的認定。”周澤說,“這正好證明,辦案機關違法辦案。納稅人本身有對稅務處理決定提起行政復議的權利,對決定書認定的應納稅款是否準確,通過行政復議都可能被改變,以這樣不具有確定性的材料證明被告人有罪,是十分荒唐的,而且剝奪了被告人行政復議的權利,也是違法的。再說,這份行政處理決定本身只是行政處理而不是行政處罰。連行政處罰都不必要,怎么可能要追究刑事責任呢?”
周澤認為,趙俊蘋編發短信反映張志國存在的問題,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正當的批評、控告、檢舉權利。公民行使權利不應受到打擊報復。
“這是一場遲來的辯護。其實,我在2008年就接受委托,準備二審為趙俊蘋做無罪辯護,但最終因趙突然撤訴而不了了之。”周澤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