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霞,丁曉英,孫 潔,劉蘭芬,張 志,孫美農
人工流產是世界范圍內的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全球每年有4 600萬例人工流產發生,其中有近50%的人工流產是計劃外的[1]。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未婚女青年的婚前性行為顯著增加,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率日益增多[2]。反復人工流產會威脅女青年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潛在的危害。為加強對未婚女青年進行安全性行為的教育,使用有效和正確的避孕措施,防止和減少反復人工流產的發生,對在我院行人工流產的未婚女青年進行問卷調查。對其避孕行為、知識的知曉情況及需求進行分析,為未婚女性開展生殖健康服務提供參考依據。
1.1 研究對象 2009年5月—2009年7月,我院行人工流產術的未婚女青年142人,年齡17歲~42歲(25.7歲±5.2歲);公司職員67人,外來務工人員19人;87人為大專或本科文化程度;自己獨自居住38人,與男友同居39人。首次流產80人,年齡17歲~34歲,以20歲~30歲年居多,占82.9%;55人有流產經歷,其中人工流產1次或2次的占38.5%,3次以上流產經歷的占2.2%。
1.2 研究方法 采用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設計的流產后婦女基線調查問卷[3],調查內容包括流產未婚女青年的社會人口學特征、生育史、既往避孕行為、本次妊娠原因、有關避孕知識和態度及對避孕知識的需求。調查方式以自填問卷為主,共發放142份,收回合格問卷135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
2.1 過去3個月中的避孕行為(見表 1)

表1 未婚女青年過去3個月性生活避孕行為(n=135)
2.2 本次妊娠的原因 調查對象中73人未婚女青年未采用避孕措施導致本次妊娠;62人的為避孕失敗導致妊娠,其中使用安全期和體外排精者占避孕失敗人數的33.9%和11.3%,對本次妊娠原因不清楚的占37.1%。未采取避孕的未婚女青年73人中:認為偶爾一兩次的性生活沒有準備避孕工具,不會導致懷孕占39.7%;當有性生活時,從未想過懷孕的事占17.8%;擔心口服避孕藥副反應占17.8%;擔心使用避孕工具影響性生活質量占12.3%;認為自己年輕不容易懷孕占8.2%;認為使用避孕藥太麻煩占1.4%。
2.3 對避孕知識和人工流產并發癥的認識情況 調查對象中對人工流產并發癥的知識回答正確率很高。70.4%的流產未婚女青年知曉反復人流可以增加不孕的幾率。涉及避孕方法的使用,尤其對避孕藥應用的知識及緊急避孕的方法,回答正確率較低。見表2。

表2 未婚女青年避孕知識知曉情況(n=135) %
2.4 避孕知識咨詢需求 調查對象中,未婚女青年11人基本沒有關注避孕知識;曾有意識學習避孕知識的124人,知識來源主要是書籍、報刊、網絡和朋友或親戚等非醫療性機構,通過醫院獲取避孕知識的僅占10.4%。80%調查對象認為醫院有必要開展避孕知識咨詢服務,開展途徑可有醫院宣傳欄、宣傳手冊、網上咨詢分別為44.4%、24.4%和 17.7%,關注問題的前 3位是避孕知識28.9%、緊急避孕34.1%、意外妊娠與人工流產有關知識28.1%。
3.1 提高避孕相關知識的普及率,加強健康教育 本次調查對象年齡25.7歲±5.2歲,以公司職員居多,占49.6%,自己獨自居住和與男友同居的占28.1%和28.9%,這類人群正處于性活躍期,容易發生婚前性行為。在我國未婚女青年被排除在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范圍之外,因此,應擴大避孕知識宣教的范圍,應加強此類人群婚前避孕知識宣教與咨詢,增強避孕意識[4]。40.7%的調查對象有重復流產的經歷,以20歲~30歲女青年居多,其中人工流產1次或2次的占38.5%,3次以上流產經歷的占2.2%。此年齡段正為生育年齡,反復的流產可以增加不孕幾率,生殖健康受到威脅[5]。
在過去3個月性生活中每次都使用避孕措施的女青年占22.2%,未使用和部分性行為時采取避孕措施占13.3%和64.5%。最常用的避孕措施依次是避孕套、安全期和體外排精。本次妊娠原因是54.1%未采用避孕,45.9%為避孕失敗。其中使用安全期和體外排精者占避孕失敗人數的33.9%和11.3%。而體外排精、安全期避孕均為低效避孕方法,需要掌握相關的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識,才能正確有效的避孕。本次調查發現,性行為時避孕意識淡薄,不采取或采用單一、低效的避孕行為,造成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的發生。因此,應加強未婚女青年避孕意識,采取高效的避孕措施,提供相關的避孕知識宣教,讓其掌握相關的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識,降低非意愿妊娠。
針對避孕知識的調查,人工流產知識回答正確率較高,而對口服避孕藥的使用及緊急避孕的知識比較貧乏,說明未婚女青年對口服避孕藥及緊急避孕缺乏真正的了解,可能影響她們對高效避孕措施的選擇和正確使用。
3.2 加強男性避孕行為宣教,提高避孕質量 男性伴侶的避孕行為也是影響到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有82.2%的未婚女青年認為男方有必要了解相關的避孕知識,僅有20.0%未婚青年經常討論有關避孕的問題。忽視男方在避孕行為中的作用,不能堅持或正確使用避孕措施,導致非意愿妊娠發生。在健康宣教中,應促進男性的參與,喚起男性承擔計劃生育的意識和責任感,也是一種有效的行為干預策略。
3.3 醫院應主動加強避孕知識宣教,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醫院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在此調查中,未婚女青年避孕知識來源主要是書籍或報刊、網絡、朋友或親戚,通過醫院獲取避孕知識的僅占10.4%,使得未婚女性不能正確的、系統的了解避孕知識。由此可見,醫院缺乏避孕知識咨詢的服務。醫院增設避孕知識咨詢服務,通過可行措施,如醫院宣傳欄、宣傳手冊等。在講康宣教中注意語調、措詞、表情以及談話的環境條件,保護病人隱私,盡量減少病人不理解和反感情緒。使未婚女青年獲取正確、可靠的避孕知識,減少非意愿妊娠和重復流產的發生。
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的發生率,應將計劃生育服務對象擴大到整個育齡婦女人群,尤其是未婚女青年,提供必要的避孕知識咨詢服務。鼓勵男性伴侶參與,對提高避孕措施使用率、減少非意愿妊娠起到積極的作用。此外,加強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識的咨詢和宣教,尤其加強避孕意識、堅持和正確使用高效避孕措施,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的發生率,提高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質量。
[1] 趙艷霞,方為民,崔丹,等.1826例住院分娩婦女人工流產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633.
[2] 荊秋榮,朱愛玲.未婚妊娠婦女人工流產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09,7(5C):1364-1365.
[3] 吳久玲,王臨虹.北京市未婚人工流產女青年避孕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2001,22(6):219-220.
[4] 張曉靜,徐曉,常明秀,等.女青年人工流產情況及避孕知識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3):1832.
[5] 游麗琴,王倩,馮琪,等.人工流產女青年避孕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2007,10(144):611-613.
[6] 耿袖云,楊淑芝.無痛人工流產術病人健康知識及心理需求情況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09,7(7A):1777-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