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變
預防保健部門作為醫院的重要管理科室之一,在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預防接種、慢性病發現與管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需要預防保健科室所有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在目前人力資源緊張、任務繁重等情況下,將護理程序應用在預防保健工作中,可以使工作有條不紊、重點突出、全程管理、責任到人。
程序是指一系列朝向某個特定目標的步驟或行動。護理程序是護士在為護理對象提供護理照顧時所應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種系統地解決問題的方法,由“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5個步驟組成,是一個持續的、循環的、動態變化的過程[1,2]。
2.1 評估
2.1.1 人力資源的評估 根據對預防保健科現有的人員配備與工作量的了解,得出人員配備不足,各人員學歷、層次、能力有別,雖對不同人員所負責的工作有所區分,但存在責任重疊和真空地帶的現象。采用考試的方式對科室人員專業知識和素質進行評估,分層次分崗位設計考試題,內容分有公共知識和專業知識。
2.1.2 工作內容的評估
2.1.2.1 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預防保健科是負責院內傳染病管理的重要職能科室[3],檢驗科、門診、傳染病區等將傳染病登記卡填寫好交到預防保健科,預防保健科登記、分揀重復卡,
然后上報疾控中心,并配合疾控中心進行相關工作。我科室有專人負責傳染病登記,對上報的登記卡可以做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并上報上級部門,能配合上級部門的調查工作,但不能全面系統的負責全院的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2.1.2.2 計劃免疫 防保科下設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室,對來科室接種的兒童可以做好相關的接種,但計劃免疫工作單一,對兒童保健的宣傳力度還需加強。
2.1.2.3 慢性病發現與管理 預防保健科對慢性病的管理相對比較薄弱,只是從各科室搜集相關病例進行分析和報告,較注重慢性病人患病人群,而忽視了健康人群中慢性病的健康教育與管理,對相關疾病的宣傳和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
2.1.2.4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專管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制訂計劃、印發資料等瑣碎的事情,沒有工作重點,沒有明確的工作流程,沒有工作反饋情況等。
2.1.3 評價各環節 通過收集資料和對各內容的評估,得出評估表,再按實際情況對評估內容進行評價,以得到比較客觀的資料。
2.2 診斷 根據評估結果可以得出工作人員少、專業多、公共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重少,各人員對專業知識掌握程度不同,特別是對自己管轄的領域技術不過硬;工作各內容都有相對薄弱環節,大體分為不能很好地把握全局工作、工作重點不突出、工作流程不嚴謹、宣傳力度不大;還有每個科室都存在的共性問題,資金配備不足。
2.3 計劃 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切合實際、可操作、可衡量的具體實施計劃。
2.3.1 工作人員方面 通過對個工作人員基本情況的了解和考試結果對人員專業知識和素質有客觀的了解,一方面向上級打報告申請增加公共專業技術人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人員的專長或通過崗位再培養、繼續教育培養來彌補人員短缺問題,統籌安排工作,避免責任重疊和填補工作真空地帶。
2.3.2 工作內容方面
2.3.2.1 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防保科是疫情報告管理的職能科室,應全面系統地負責疫情報告管理工作。必須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章制度,深入各科室督促、檢查與各科室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4]。保健科規定每日疫卡隨到、隨登、隨發,并在送卡簿上嚴格核對簽收;每周對傳染科報卡登記簿與檢驗陽性登記簿核對一次;每旬以信息科出院病人登記簿為依據,核查非傳染病區傳染病的混住情況,并根據轉診、隔離和報卡情況做好記錄,及時通報;每月再將保健科總賬與陽性登記簿核對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補救[3]。另外要承擔對院內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抓好醫院內部傳染病管理,同相關科室制定行之有效的上報流程和相關的獎懲制度,做到責任到人。
2.3.2.2 計劃免疫 改變工作模式,將原來分散單一模式轉變為集中、系列、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嬰兒一出生就為其提供辦卡、建檔服務,提供各種防病疫苗的接種服務,并提供生長發育檢測、營養評價、健康體檢、神經發育測查等多項保健綜合服務[5]。借助預防接種群眾易接受和接種門診兒童集中的優勢,積極宣傳兒童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印發相關資料免費發放,使傳播人群更廣,實現了兒童保健的普及。
2.3.2.3 慢性病的發現與管理 按照優先等級將慢性病發現與管理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項目。一級項目內容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篩查與管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指導、精神病防治宣傳;二級項目內容有惡性腫瘤病人篩查與管理、冠心病和腦卒中管理,精神衛生管理對象建檔和精神病人訪視;三級項目有建立精神疾病防治家庭病床、重性精神病病人社區管理[6]。根據我院具體情況,制定相關措施完全實施一級項目中的內容,盡量對二級項目內容進行管理。利用相關指南進行教育,對高血壓、糖尿病病人進行系統管理,加大宣傳力度,包括慢性病人和健康人群,重點在預防和控制。
2.3.2.4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我科室重點是對傳染病防治進行健康教育、孕產期保健指導、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咨詢等。對重點項目進行詳細周密的工作流程安排,集中人員開展相關工作,由于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和反饋信息零散,目前只能用滿意度來評價,以后的工作要向科學反饋方面偏移。
2.3.3 資金方面 考慮到資金是全院各科室的共性問題,本科室要盡最大努力,在不影響工作質量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人力資源這一無形財產的優勢,但相關經費和耗材方面還是要向上級報告申請。
2.3.4 評價 對所列計劃進行評價,細化各項計劃內容,具體措施要多方面考慮斟酌,充分考慮現有資源。
2.4 實施 根據所列的計劃方案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則應對評估、診斷、計劃環節進行評價,找出問題的具體點,更改計劃。
2.5 評價 評價貫穿于整個管理過程,在每個環節中都應重視評價的作用,一個循環過后再對整個過程進行評價,得出本循環的結局,是否達到預定的計劃,中間環節是否出現問題,可控與不可控因素要分別討論,將人為失誤降到最低點。
護理程序作為科學的、可循環的方法,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時容易使整個循環環節混亂;相對而言,五步驟有點繁瑣,要充分認識各步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實施;護理程序容易忽視人為因素,在應用過程中不能死板教條、工作人員要具有評判性思維,不斷改進工作程序。
將護理程序應用在醫院預防保健科室的工作中,工作成循環性、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也提高了,但要注意其中的不足之處,要充分發揮人員的能動性,使預防保健工作更加優化的進行。
[1]楊佳玲,鄭小薇.護理程序在癌痛病人止痛效果中的應用比較[J].全科護理,2010,8(5C):1340-1341.
[2]殷磊.護理學基礎[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8.
[3]盧建翔,洪素風,陳堅,等.試析綜合醫院防保科在傳染病管理中的職責[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8,14(3):73-74.
[4]瑪依拉.醫院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的幾點體會[J].新疆醫學,2009,39:134.
[5]楊俊,王繼卿.城市新型預防保健服務模式探討[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8,24(3):335-337.
[6]鐘爽,孟慶躍,孫曉杰,等.城鄉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預防保健功能比較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09,1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