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淑萍
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正常的分娩對母嬰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分娩過程易受到生理因素和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影響。因此,改善產婦恐懼、焦慮的情緒是縮短產程、改善新生兒預后狀況的有效方法。為確保母嬰安全,我院通過護理干預為產婦分娩提供保健性服務,使產婦順利分娩,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來我院婦產科擇期分娩的初產婦240例,年齡23~35歲,孕齡38~42周。隨機將240例產婦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120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產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心臟病、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生命體征不正常者。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臨產后常規進行會陰消毒,陰道檢查,按照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認知干預:以通俗性語言向產婦講解相關醫學知識,說明正常分娩過程中出現的征象,使產婦做到心中有數,增強其自信心[1];情緒干預:給產婦講解精神因素對分娩的影響,針對產婦對臨產產生的恐懼心理給予安慰,使產婦得到正性積極的情緒;行為干預:指導產婦采用改變體位或適當活動、深呼吸的方式減輕痛苦,同時針對不同的產婦選擇其感興趣的話題,分散產婦的注意力;家庭干預:家庭是強大的精神支柱,通過產婦母親或者婆婆傳授分娩經驗,使產婦負性情緒減少;乳頭按摩干預:由護士指導孕婦深呼吸,放松精神,暴露雙側乳房,在宮縮間歇期,將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暈上,用內側向胸壁處擠壓后輕輕提起乳頭輕捏,按摩乳頭時要做到反復而有節奏的進行,次數視宮縮而定,最終使產婦消除恐懼和焦慮的情緒[2]。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對照組120例順產78例;干預組120例順產92例;經干預處理的順產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P<0.05)。產婦產程時間比較,兩組產婦第1產程、第2產程及總產程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第3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第2產程持續時間與新生兒出生狀況關系 將240例產婦按照第2產程持續時間分為4組:Ⅰ組,t≤30 min,共25例;Ⅱ組,30 min <t≤60 min,共 95 例;Ⅲ組,60 min <t≤90 min,共80例;Ⅳ組,t>90 min,共40例。新生兒窒息率、手術產率、胎兒酸血癥及新生兒轉入NICU的發生率,前3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前3組合并后與第4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于初產婦無生產經驗,聽到關于分娩的不良體驗,對即將來臨的分娩心存恐懼,害怕胎兒出現意外,擔心自己會有生命危險,引起疼痛敏感,嚴重影響了產程進程;同時,情緒緊張使交感神經-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兒茶酚胺大量釋放,血管緊張素分泌怎多,外周血管阻力增強,胎兒宮內窘迫,不能順利分娩,甚至造成難產[3]。
分娩過程中,疼痛劇烈,恐懼又加重了疼痛,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宮縮。另外,疼痛時大聲叫喊消耗大量體力又極易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缺氧,使新生兒窒息率增高,影響新生兒的預后。有效的干預措施是減輕產婦恐懼和焦慮有效的方法,本文通過護理干預指導產婦分散注意力,減輕焦慮狀況,緩解疼痛,使產婦在盡量輕松舒適的狀態下完成分娩[4]。通過本組觀察,本組在基礎護理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可明顯縮短產程,增加順產率。
第2產程被認為是胎兒的高危時期,第2產程持續時間不超過45 min,新生兒結局良好;當第2產程持續時間超過90 min,新生兒不良結局發生率較高。第2產程產婦頻頻用力,使胎兒氧合作用下降、腦血容量增加;同時由于頻繁的宮縮及劇烈的肌肉運動,使酸性代謝物聚集,胎盤部分血流中斷,導致胎兒體內HCO2向母體轉運減少,易發生酸中毒,因而導致新生兒窒息。因此為降低新生兒死亡率的發生,需高度重視第2產程的處理[5]。總之,產婦的一般情況影響產程及新生兒預后,臨床醫師需給予充分重視。
[1]廖麗芳.乳頭按摩對產婦產程與剖宮產率的影響.現代臨床護理,2009,8(4):47-48.
[2]張聚紅.心理干預在正常分娩產婦過程中的應用,現代醫藥衛生,2006,22(18):2876-2877.
[3]萬麗.心理護理在初產婦產程中的應用.實用醫技雜至,2008,15(33):4861-4862.
[4]楊風翔,放松訓練對產婦產程及焦慮抑郁的影響.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06,21(6):6-7.
[5]溫曲英.心理護理對產婦產程的影響及分析.河北醫學,2009,15(7):84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