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彩華
56例高血壓急癥患者的觀察與護理
謝彩華
高血壓急癥是高血壓患者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或在某些誘因作用下,血壓顯著的或急驟的升高〔收縮壓(SBP)>20Omm Hg,舒張壓(DBP)>130mm Hg〕,常同時伴有心、腦、腎及視網膜等靶器官功能損害的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臨床綜合征[1];高血壓急癥常需緊急靜脈應用快速有效的降壓藥物,在短時間內使血壓降至理想水平,緩解病情,預防進行性或不可逆性靶器官損害,防止高血壓并發癥出現,降低死亡率。本文對 2009年 12月至 2010年 12月間我院收治的56例高血壓急癥患者的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如下。
本組男 37例,女 19例,年齡 15~78歲,平均 43.6歲,有明確高血壓病史者 43例,發現高血壓病史 2~28年,平均16.3年;其中,32例合并有冠心病,15例合并有糖尿病;發病時血壓 180~240/98~150mm Hg。本組原發性高血壓 52例,繼發性高血壓 4例(均為腎性高血壓)。其中,合并腦血管損害 28例(高血壓腦病 13例、腦出血 6例、腦梗死 8例、蛛網膜下腔出血 1例),合并心血管損害 21例(急性冠脈綜合征 11例、急性左心衰 8例、急性心肌梗死 2例),合并腎臟病變 4例(急性或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等),嚴重鼻出血3例。
2.1 降壓藥物的應用 高血壓急癥患者常首選靜脈硝普鈉和硝酸甘油,擴張動、靜脈,起到降壓作用。硝普鈉和硝酸甘油靜脈用藥靜脈滴注 30s后可降低血壓,2min降至最低水平,停藥后血壓迅速回升,因此要嚴密觀察血壓變化,隨時調整用藥劑量,用藥初期每 10~15分鐘測血壓一次,血壓下降穩定后每 0.5~1小時測血壓一次。用藥過程中,硝普鈉要注意避光,現用現配,藥物配制只能溶于 5%G-S溶液內。滴速過快,易引起降壓過度,臨床上出現惡心、嘔吐、頭暈、出汗、心悸、不安等。較長時間連續應用或者大量用藥,藥物在體內代謝后產生硫氰酸鹽,濃度過高,易引起甲減,當腎功能不全,硫氰酸鹽排泄減慢,可致蓄積中毒,出現虛弱、低氧血癥惡心、耳鳴、定向障礙及精神癥狀。硝酸甘油多數的不良反應系其血管舒張作用所繼發,如面部潮紅、口腔灼熱等。搏動性頭痛較為常見,系腦膜血管擴張所致。眼內視網膜血管舒張可引起眼壓增高。其他不良反應有眩暈、耳鳴、體位性低血壓、心悸等。
2.2 血壓監護 患者入院后,要立即進行血壓監護,高血壓急癥患者應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壓,即開始的 24h內將血壓降低 20% ~25%,48h內血壓不低于 160/100mm Hg[1],避免短時間內血壓急聚下降,使重要靶器官的血流灌注減少,損害靶器官的功能。
2.3 病情觀察 高血壓急癥可以發生在高血壓患者,表現為高血壓危象或高血壓腦病;也可以發生在其他許多疾病過程中,主要有心、腦血管病急性階段,如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腦梗死、急性左心室心力衰竭、心絞痛、急性主動脈夾層和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情況[1]。因此要注意觀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壓、心律、呼吸及尿量情況,觀察有無肢體麻木、活動不靈、語言不清、嗜睡等情況。當患者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時考慮為腦水腫,可用 20%甘露醇 250ml快速靜脈滴注,降低顱內壓,消除腦水腫。
2.4 氧氣吸人 3~4L/min,改善腦組織缺氧。并且抬高床頭 15°~30°,有利于腦靜脈回流,必要時給予冰帽。對躁動不安、意識不清的患者應做好安全防護,可使用約束帶防止墜床。當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氣喘、尿少等癥狀時,考慮有無心功能或腎功能不全,及時給予對癥治療,準確記錄24h的出入水量,同時監測電解質,防止電解質紊亂,嚴密觀察患者有無胸痛不適,發現胸痛不適及時通知醫生[2]。
2.5 飲食指導 合理調整膳食對起到降壓作用,減少降壓藥物用量已被大多數人重視,限制脂肪及膽固醇攝入量:每日膳食中含膽固醇 300mg以下,烹調以植物油為主,少食動物油。盡量少用或不用油炸及脂肪高的食品。多選用魚、禽、乳類、瘦肉及豆類食品。限制鈉鹽的攝入量: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 5~6g以內,可選用含鉀高的食物,如蔥、西葫蘆、冬瓜、蘋果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補充紫菜、海帶等海產品。膳食中注意粗細搭配,食品多樣,營養平衡,少食多餐。禁煙限酒,控制體重,以減輕心臟負荷,生活保持規律,注意休息睡眠,避免勞累。
2.6 心理指導 心理因素與高血壓有密切關系,情緒的波動對血壓值的升降有顯著影響。當機體受到內外環境的不良刺激時,可引起情緒激動,使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應避免緊張、激動、暴怒、焦慮等不良情緒。對于精神壓力大,心情抑郁的患者,要幫助他們分析造成心理緊張的因素,指出心理緊張與血壓的關系,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心理調節,做耐心細致的疏導工作,通過關心、愛護,交談,運用科學通俗的語言向患者介紹有關醫學知識,使患者解除其顧慮,學會放松,遇事冷靜。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如向朋友、親人傾訴,與他人交談,多參加社交或公益活動,保持樂觀、穩定、自信、合作的精神狀態,以減輕應激反應。
2.7 出院指導
2.7.1 避免誘因 從高血壓急癥的發病誘因分析,除情緒激動和應激狀態外,自行停服降壓藥物是造成血壓突然升高的重要誘因。因此要做好宣教,向患者反復強調長期持續服藥的重要性[3],在醫生的指導下正規、長期服用藥物,定期測量血壓,保持血壓穩定,不能擅自停藥或隨便更換藥物,定期門診隨訪,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的調整。
2.7.2 適量運動 高血壓患者不要因害怕“中風”而一味靜養,應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及運動。可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個人喜好,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最好選擇有氧運動如太極拳、健身操、散步或慢跑等,注意生活要有規律,最好能做到每日運動 30~45m in,量要適度,不要短時間大運動量地運動。
高血壓急癥病情危急,后果嚴重,及時的搶救及精心周到的護理,對預防并發癥發生,降低致殘率、死亡率,十分重要。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遵醫服藥、血壓監測、避免情緒激動、合理飲食、戒煙限酒等對減少患者再次發生高血壓急癥有重要的意義。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8.
[2] 史超,劉旭華,常虹.高血壓急癥患者的護理.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5,28(12):1188-1189.
[3] 項志敏.高血壓治療模式演變及其幾個臨床實用問題.中國醫刊,2002,37(10):20.
454100河南理工大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