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華
導醫自古有之,但服務職能與管理模式并不相同,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及“一卡通”就醫卡的應用,門診系統成為醫院的形象工程而備受關注,明確門診導醫在醫院管理中的地位,確立服務管理模式,進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發揮其服務作用。
1.1 采用社會化,與禮儀公司合作,聘用職業禮儀人員。
1.2 醫院與其他公司合作,招聘導醫。
1.3 醫院自主招聘導醫護士。
2.1 采用社會化,聘用職業禮儀人員,優點:外在形象能達標,缺點:缺乏醫學知識,服務作用單一;醫院屬于醫學診療特異性場所,患者需求更多的是服務內涵質量的達標。
2.2 醫院與其他公司合作,優點:能保證上崗人員數量;缺點:①招聘導醫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學歷不等,專業不同;②與醫院為勞動雇傭關系,缺乏對醫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奉獻精神難已在聘用人員身上體現。
2.3 醫院自主招聘導醫護士,優點:①為護理專業畢業的注冊護士,職業素質高,溝通能力強;②有配套的激勵機制,導醫護士服務主動、熱情,各盡其責,具有主人翁的意識。③由護理部負責業務管理,門診部負責行政管理。缺點:人員調換頻繁,經常用于補充臨床護士。
3.1 導醫護士的崗位和職責設置:①門診大廳總服務臺,安排兩名導醫護士,負責咨詢服務、預約掛號工作,解答患者的問題,介紹應診專家及防病治病常識,指導患者準確就醫;②診區分診臺,安排一名導醫護士,負責分診、掛號、農合醫保卡注冊,就醫秩序、開關診室門、室內物品更換和管理;③巡回流動崗,安排兩名導醫護士負責迎送患者、用輪椅推送行動不便患者檢查、引領患者住院。
3.2 克服導醫功能在管理上被人分離的現象,建立高效的管理體系,形成相對固定的管理模式,使其更加職業化、專業化、標準化。確定導醫在醫院門診服務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職能、合理調配人員,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減少人員招聘、素質要求、管理方法上的誤區,鞏固專業思想,穩定導醫隊伍。
3.3 依據醫院的服務目標定位,制定適合醫院服務特色的門診工作方案,明確導醫的服務形象、服務流程、服務標準、服務監督措施,確保導醫服務工作到位。
3.4 強調導醫人員的個人素質和工作環節能體現人性化服務內涵。一是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其外部形象與內在修養能相互結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二是具有較全面的醫學基本知識、敏銳的觀察力、熟練的溝通技巧、適體的言行舉止及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將人性化服務融入導醫服務全過程,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四是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給患者更多治療以外的服務,如微笑服務、主動服務、親情服務,讓患者一進院就感到溫馨、和諧、熱情、周到的人文關懷,使患者在就醫全過程中感覺方便、舒適、滿意。
3.5 注意管理協調,強化導醫工作質量監控,與導醫管理工作相關的職能部門應職責明確,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做好導醫人員的招聘、培訓、管理工作,量化考核指標,采用日常監控與定期考評相結合;院內考評與求醫者反饋信息相結合的監控方法,既考評個人業績又分析導醫環節和門診各診檢科室協調到位情況,與工資獎金掛鉤,實現全面動態的過程監控和結果分析,確保導醫工作時刻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效率。
目前導醫服務管理模式尚處于不成熟階段,無論是管理形式還是工作程序各醫院都不盡相同,管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誤區,因此門診導醫服務管理模式總是不斷面臨新的挑戰,這就需要對導醫服務管理找出不足,改革不合理的管理模式,達到科學管理的目的,但在實際運行中還可能遇到很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