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英
江蘇省昆山市第四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昆山 225331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期限越來越長,老年病人也越來越多。我院是一所一級醫院,地處上海和蘇州之間,交通方便,人們的生活水平較高。老年人生病后,多想到大城市接受較高的醫療救護,但又面臨著子女工作很忙,無法照顧的問題。2010年我院共實施65歲以上患者手術78例,圍手術期護理得當,手術均獲得成功。解決了患者及家屬的后顧之憂,提高了我院在當地群眾中的形象。現將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2010年手術患者78例,年齡68歲~88歲,平均76.3歲。其中男性35例,女性43例,腹腔鏡膽囊手術48例,髖關節置換手術5例,疝氣手術11例,闌尾手術14例。術前合并心血管疾病76例,高血壓疾病53例,胸椎椎嚴重側彎1例,聾啞患者1例,RH陰性患者1例,其他疾病23例。行硬膜外麻醉15人,氣管靜脈復合麻醉11人,其余均行以上二者聯合麻醉。術后帶靜脈鎮痛泵8人,硬膜外鎮痛泵53人。
術前1天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病人。1.查閱病例,了解手術相關人員,患者的一般情況,各項相關檢查結果,術前準備情況。2.進入病房,觀察患者的營養,疼痛,皮膚狀況,基礎疾病改善情況。3.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自己,了解患者經濟、文化狀況及日常生活習慣,鼓勵他們講出心中的感受和需求。78例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問題。其中63例家屬擔心手術不成功,會后悔沒有去三級醫院治療。26例患者擔心術后疼痛,術后恢復不好給子女帶來麻煩。用通俗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簡介手術過程,術前相關的準備及其重要性,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反應。告知對于術后疼痛麻醉醫生和病房醫生都有較成熟的應對方法。介紹主刀醫生手術成功的案例,相關配合人員都是經驗豐富,多次手術配合默契,自己也是重要的配合人員,患者隨時可以在手術間看到自己。4.老年人多有記憶力下降的問題,向患者反復強調禁食禁飲。請家屬協助督促執行。5.1例聾啞患者略懂得唇語,向家屬學習簡單手勢,以備術中溝通。1例胸椎嚴重側彎患者為闌尾炎,詳細詢問日常睡眠習慣。5例髖關節置換患者觀察床上大小便訓練程度,及時指導和協助。
1、巡回護士和麻醉師一起去病房接患者,核對無誤后再次介紹自己,告訴病人及家屬手術過程中會一直陪在病人身旁,陪伴其進手術室。2、熱情友善的和病人交談,簡單介紹手術室環境和各種操作儀器產生的聲音,減少患者陌生感和恐懼感。3、安置患者麻醉和手術體位,動作輕柔。使身體與床最大面積的接觸,讓患者感到舒適。時間久的手術,在受壓部位適當加厚,防壓瘡產生。4、選擇合適的靜脈,快速建立靜脈通道,選用18號或者20號留置針,向患者解釋取得理解與配合,并告知此針術后可用5~7天,減少反復穿刺的痛苦。根據醫囑或者麻醉需要,可建立中心靜脈通道。5、保持手術室安靜,不大聲喧嘩,不說和手術無關的話題。對于患者羞于暴露的部位,盡量減少暴露時間,不可私下討論。隨時觀察患者和手術操作步驟,如遇到會引起患者不適的操作,提前告知,取得配合,減少緊張。6、手術時,認真觀察血壓,脈搏,心率,氧飽和度等的變化,觀察出血量,尿量,補液量,調整輸液速度。如有輸血需要,及時聯系檢驗科。為麻醉醫生常規配好硫酸阿托品,鹽酸麻黃堿等搶救藥品,交付備用。7、手術結束時,及時告知患者,給予保暖,詢問有無不適。35例患者感惡心、欲吐,麻醉醫生給予鹽酸昂丹司瓊止吐,效果顯著。61例患者攜帶鎮痛泵。8、患者完全清醒后,護送其回病房,詳細和病房護士交接,尤其是各種引流管道和術中遇到的特殊情況。
術后1天和3天回訪患者,強調注意事項,解釋患者和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根據患者的心理精神狀態給予干預和支持。闌尾和膽囊患者鼓勵早期下床活動。疝氣患者叮囑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髖關節置換患者觀察體位是否正確,再次強調保持外展中立位的重要性。觀察有無術后并發癥發生。78例患者均無并發癥,順利出院。5例髖關節置換患者出院后巡回護士和經治醫生一起家庭訪視,觀察恢復情況,指導其功能鍛煉。其余患者均進行電話回訪,指導其飲食和注意事項。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的壽命在延長,老年患者逐漸增多。通過對78例老年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圍手術期護理,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有效降低手術風險,減少并發癥。基層醫院和上級醫院互有優勢,我院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加強醫療技術和提高護理質量并進。78例患者在我院的滿意度調查中滿意率為100%。手術室護士受到點名表揚,同時手術室收到錦旗10幅。在周邊地區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1]王平.透視老年人就診心理與護理[A].全國第五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
[2]韓竹梅。外科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的體會中國護理雜志2006年2月第3卷第2期
[3]外科護理學第8章外科圍手術期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