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儒
(山西省渾源縣人民醫院,037400)
腎氣丸的后世發展及臨床運用
張智儒
(山西省渾源縣人民醫院,037400)
腎氣丸源于《金匱要略》,又名“金匱腎氣丸”。它是臨床上治療腎陽虛的一個祖方。后世各家在它的基礎上衍化出許許多多補腎陽滋腎陰的方劑。腎氣丸在《金匱要略》里分別出現于《血痹虛勞病脈證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婦人雜病脈證》等篇中。從原方剖析來看,仲景用此方主要治療消渴、腎虛而致膀胱不利等癥。如經文云:“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又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又云:“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結合現代醫學觀點來分析,仲景所論述的這些癥候主要包括了現代醫學所指的糖尿病、慢性腎炎及慢性腎盂腎炎等病。但從筆者近年來臨床運用來看,腎氣丸的使用較前廣泛。臨床加減靈活運用可治療結核病、糖尿病、神經衰弱、婦女更年期癥候群、肺心病、婦女白帶及多種慢性消耗病所致的身體虛弱等癥。總體來說,無論現代醫學所指任何病只要表現有中醫“腎虛”的癥狀,臨床均可以采用本方進行相應的加減治療,而且均可獲得較好的療效。現將腎氣丸的后世發展及臨床運用簡述如下。
腎氣丸為治療腎陽虛的一個祖方。筆者常用于治療以下幾個病癥:
1.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腎不納氣型):以上兩病在平日緩解期或后期常表現為中醫腎不納氣型的哮喘。中醫認為,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氣,腎主納氣,這均說明氣的不足與腎有密切的關系。故趙獻可說:“真元損耗,喘出于腎氣之上奔……乃氣不歸之地。”臨床使用腎氣丸治療常獲良效。并可加入補腎納氣的五味子、胡桃肉、菟絲子等,痰多可合二陳湯、三子養親湯。
2.慢性腎炎(隱匿型):慢性腎炎的患者常表現為腎陽虛,隱匿型腎炎的患者臨床雖無明顯水腫,但尿檢時常有較多的蛋白、白細胞及管型,此期用腎氣丸治療常獲良效。尿蛋白多時可加黃芪、枸杞子、牛膝。白細胞多可加白術、龜板等。
這是宋代著名兒科專家錢仲陽從腎氣丸減去桂枝、附子而成。此方對后世的啟發和影響最大。原為主治小兒“五遲”(主要包括現代醫學所指的營養不良、佝僂病、各種貧血及多種發育不良癥)。近年來臨床運用極為廣泛,凡是多種慢性消耗病而表現為中醫腎陰虛的疾病均可加減使用。筆者擅長以下病癥:
1.糖尿病:糖尿病屬于中醫學“消渴”的范疇。《內經》把它稱為“消”、“癉”。后世醫家把它按“三多”癥狀主次分為上消、中消、下消。它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腎陰虛”(特別是后期),如《臨證指南醫案》指出:“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已。”六味地黃丸常作為治療糖尿病(特別是后期)的主方。尿糖多可加黃芪、天花粉、玉竹。小便頻數加五味子、菟絲子、枸杞子等補腎縮泉的藥物。
2.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是一個病程長、患者感到特別痛苦的病癥。主要表現有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性神經官能癥、胃腸神經官能癥。主要病苦為失眠多夢、頭昏腦脹、心悸、五心煩熱。常表現為中醫陰虛火旺之“心腎不交”。筆者用六味地黃丸合朱砂安神丸治療效果良好。血虛可加酸棗仁、阿膠。火旺者可加知母、黃柏、地骨皮等。
本方即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而成。它所治療的病證與六味地黃丸治療病證的不同點就在于陰虛兼有火旺。在六味地黃丸治療病證上出現舌質紅、脈細數而尺脈有力者常可用之。
1.結核病(主要指肺結核、腎結核):肺結核、腎結核在臨床上的主要病機為陰虛而兼有火旺。如朱丹溪曰:“癆瘵主乎陰虛。”這就確定了滋陰降火的治療法則。筆者常用知柏地黃丸合百合固金湯治療肺結核。如兼有咯血可加涼血止血的白茅根、白及等。常用知柏地黃丸合小薊飲子可治療腎結核的尿血。
2.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即指婦女在絕經前后所表現出的一系列癥候群。現代醫學認為主要為內分泌功能紊亂。中醫則認為主要是腎氣漸虧階段。《內經》云:“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所以臨床用滋補腎陰的知柏地黃丸治療效果亦佳。月經過多可加阿膠、五味子、生龍骨、生牡蠣、海螵蛸。虛煩不眠可加琥珀、酸棗仁。頭暈眼花可加菊花、密蒙花、何首烏等。
3.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主要病機為“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筆者常以補腎陰、降虛火、平肝陽的知柏地黃丸加減治療。如出現心悸、失眠、多汗可加磁石、琥珀、生龍骨、生牡蠣、五味子。如表現為肝經實火可合丹梔逍遙散治療。
本方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主治腎陰虛兼有眼花歧視、頭暈目眩突出者。臨床上常作為治療高血壓的基礎方。《內經》云:“諸風掉眩,兼屬于肝。”這就說明眩暈病癥大多與肝有關。中醫認為,“肝腎同源”,所以用此方治療高血壓患者的病機是“在標為實、在本為虛”,實的一面是肝陽上亢,虛的一面則是肝腎陰虛。綜合病機為“水不涵木”而發為此病,臨床運用時血壓較高者可聯用平肝潛陽的天麻鉤藤飲,素日可連服杞菊地黃丸即可,以固基本。
本方即六味地黃丸加麥門冬、五味子而成。主治陰虛咳喘帶血,潮熱盜汗,夢遺滑精。筆者臨床常用于肺結核咯血及性機能減退者。與六味地黃丸大同小異。
六味地黃丸加車前子、牛膝即為本方。主治脾腎陽虛、小便不利、四肢浮腫、腹脹便溏等癥。常用于:①肺心病:肺心病的主要臨床表現除原有肺部疾病癥狀和體征外,主要表現右心功能不全的癥狀和體征。可歸納為中醫痰飲及水腫的范疇內。臨床表現為脾陽不振,腎陽不足,肺氣不降。水腫較重者常可以用本方合五皮飲治療,頗為有效。食欲不振者可加消食導滯的焦三仙、萊菔子、焦檳榔等;腹水較重者可用以上湯劑送服十棗湯;腹脹者可加入行氣破滯的枳實、木香等。②慢性腎炎(腎病型):腎病型腎炎主要表現為水腫及大量的蛋白尿。亦多表現為中醫腎陽虛。臨床選用本方同樣可以收到滿意的療效。小便不利全身浮腫可加入豬苓、商陸、大腹皮等。水氣不行、周身發脹可加行氣利尿的木香、陳皮、生姜皮、枳殼,療效更佳。
本方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而成,主治陰虛喘咳。筆者常用此方合清氣化痰丸及定喘湯治療肺氣腫、支氣管哮喘合并感染表現為肺熱哮喘的患者。以都氣丸治本,清氣化痰丸或定喘湯治標。痰黃稠咯出不暢可加知母、川貝母、膽南星,療效更佳。
腎氣丸的發展雖繁多,但它的發展宗旨不外乎助腎陽、補腎陰兩大類,即均以扶“先天之本”為法則。而筆者在文中所提到的一些病癥表現為腎陽或者是腎陰的不足,故用補腎這個總則再加上具體的辨證施治常可收到滿意療效。
201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