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領先電力與自動化技術企業瑞士ABB集團公司與荷蘭輸電運營商TenneT簽訂1份價值10億美元合同,用于建設連接北海風電場與德國大陸電網的900 MW海上風電高壓直流(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輸電系統,將成為世界最大同類項目。ABB公司將負責該系統的工程設計、海上換流器(包括風電平臺)、海上與陸上電纜系統及換流站的供應與安裝。
系統采用輕型高壓直流創新環保型輸電技術,利用135 km水下與地下電纜將電能從德國位于北海區名為Gode WindⅡ的400 MW海上風電場及其他與德國電網相連的風電場傳輸至德國D?rpen陸上HVDC電站。
系統電纜為320kV,實現了采用擠出型電纜(extruded cable)的HVDC輸電項目最高電壓等級,同時每座換流站的網損可降至1%以下。HVDC輕型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利用緊湊型換流站克服了距離與電網的限制,同時確保電力損耗最小化并實現高效傳輸,有利于提高環境效益,是連接遠距離海上風電場與大陸電網的理想選擇。
項目計劃于2015年投入運行,通過用風電清潔能源替代火電,可實現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00多萬t,滿足15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目前德國風電裝機容量超過27GW,可滿足全國約8%的用電需求,預計到2020年該數據有望增加1倍。
摘譯自互聯網
由英國Ecotricity公司負責建設的高速公路電動汽車充電網一期工程連接12個服務區,預計將于2011年9月全部安裝完畢,在未來18個月內,27個服務區的充電站安裝工作將全部結束,屆時將成為世界首個以100%清潔能源為動力的全國性高速公路電動汽車免費充電網。
該項目由該公司太陽能發電廠和風電場為其提供電力,位于英國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雷丁市(Reading)及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的3個免費電動汽車充電站現已投入使用。每個充電站將設在服務區主入口處,上面配有2個插座,電動汽車司機需使用一張已辦理登記手續的免費磁卡進行充電,以便公司對采用該系統進行充電的人數予以統計。司機若使用電流為32 A的快速充電方式,可在20 min內完成快速充電,2 h內實現全充電。而充電速度較慢的13 A電流充電可供在高速服務旅館過夜的司機使用。
司機如果駕駛電動汽車從倫敦到愛丁堡(Edinburgh)或艾克賽特(Exeter),該旅程將實現完全免費,同時可大幅度減少碳排放量。如果1名司機每年駕車行駛8500英里,基于目前價格標準在燃油成本上可節省近1200英鎊,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約2000 kg。
Ecotricity公司創始人Dale Vince表示,相關統計數據表明,連接各城市的高速公路往往是電動汽車最需充電的場所。按目前油價計算,司機駕駛以汽油為動力的汽車行駛1英里需花費15.4便士,而駕駛電動汽車則僅需1便士。該項目是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領域的一大突破,有利于打消潛在顧客購買電動汽車的顧慮,加快了該領域的發展步伐。
摘譯自互聯網
近日,由中國電科院、北京市電力公司等單位承擔的 “10kV配電網網架結構與經濟性、可靠性研究”及“35~220kV電網N-1原則與可靠性、經濟性研究”項目通過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驗收。
前者全面研究了配電網網架結構及相關設備,對典型網架結構和典型區域配電網進行了可靠性和經濟性分析,首次提出了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智能電網建設要求的10kV城市配電網目標網架結構,制定了《10kV城市配電網網架建設與改造指導意見》,明確了不同負荷密度對應的目標網架,以及針對不同電網發展階段的目標網架改造過渡措施。
后者研究了適應不同供電區域及階段的網絡結構和變電站電氣主接線方式及狀態檢修技術對電網發展不同階段的可靠性和經濟性帶來的影響;提出了結合電網發展不同階段的N-1實施細則和不同網架結構下的建設、運行策略,為地區電網中長期規劃、建設和運行相關標準、規程的完善和細化提供了技術支撐。
信息來源: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美國IBM公司與愛荷華州迪比克(Dubuque)市共同宣布啟動該州智能電表云計算(Smarter Energy Cloud)項目。該項目由IBM公司、迪比克市政府、聯合能源(Alliant Energy)公司合作開展,項目建設期為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初步研究結果將于2011年12月公布。
IBM公司將自身技術與聯合能源公司自動抄表技術相結合,為達到對用電數據實施收集、分析與整合從而實現全市用電情況實時可視化的目的,構建了采用云計算交付模式的IBM智能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型(IBM Smarter City Sustainability Model)。該模型采用一系列方法對能耗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數據計算服務,有利于用戶降低用電費用,增強其改變原有消費模式的意愿及更好地了解參與該項目的意義,同時提高相關部門從整體視角出發的全市用電能耗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動節能環保、促進社會可持續性發展。
該市參與研究的1000戶家庭均已安裝智能電表,智能電表系統每15 min對用電情況檢測1次,收集相關數據后傳輸至IBM研究云(IBM Research Cloud)。未來6個月內用戶可通過電力門戶網站獲取相關用電數據及優化方案,該門戶網站現已對該市參與研究的家庭用戶開放。
云計算旨在基于互聯網將用于分享的資源、軟件和信息按需分配到各個計算機及其他設備上。通過在“云”內對匿名收集的數據予以分析,可對虛擬負荷(phantom load)法等在內的節能方法提出意見或發出告警。公司希望通過云計算提高系統響應速度,加快創新和決策過程,減少運營成本,以實現快速滿足用戶需求的目的。
摘譯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