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臻
(會昌縣水土保持局,江西會昌 342600)
會昌縣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的做法
王恩臻
(會昌縣水土保持局,江西會昌 342600)
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做法;會昌
水土保持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新的水土保持法,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會昌縣積極創新宣傳形式,深入開展了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并構建了水土保持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介紹了開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行動的做法和今后的打算。
2008年,水利部啟動實施了全國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行動。面對國家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利契機,我局充分認識到本次行動的重要性,積極行動起來,結合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做到重視宣傳教育、善于宣傳教育,把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行動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不斷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力求建立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全力營造會昌生態文明良好的法制環境。我局開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行動的做法如下。
2011年 3月 1日,是修訂后的水土保持法開始實施之日,我們及時抓住這一契機,調整、充實了宣傳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加強了宣傳力量,從各股室抽調一批業務骨干組成寫作小組,制定了《宣傳信息工作制度》和《宣傳信息工作獎罰辦法》以及《會昌縣水土保持局新 <水保法 >國策宣傳教育行動實施方案》。近兩年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創辦了《會昌水土保持簡報》(簡稱《簡報》)。通過《簡報》及時與縣里有關單位交流水土保持工作動態,使《簡報》成為上通下達的媒介,成為群眾建言獻策和交流工作經驗的平臺,成為探討工作的論壇,取得了好的宣傳效果。二是編輯、出版了水保成果畫冊。我們精心策劃、編輯、出版了一本精美的水保成果畫冊——《湘江歡歌》,分別向上級水利水保部門、政府及相關單位、項目區群眾等贈閱,以進一步展示與宣傳我縣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成果。三是制作了電視專題片《湘江綠韻》。專題片已在縣電視臺多次播放,我們以此片來展示改革開放 30年來特別是 1983年我縣成立水保部門以來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成果、生態建設經驗和做法,收到了好的宣傳效應。四是制作了水保項目成果展覽板。我們制作的圖文并茂的水保成果展覽板,參加了全縣改革開放 30年大型成果展。五是舉辦了大型宣傳活動。我局在縣文化廣場和縣劇院舉辦了規模較大的集中宣傳活動,宣傳有關水土保持法律法規、水土流失危害和水保治理成果與經驗。六是狠抓了常規性宣傳工作。在局辦公樓內布設了宣傳圖板,及時更新了黨務、政務、業務公開欄的內容;充分利用縣政府信息網及時公開各種信息,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工作;印制了 10萬份宣傳材料,利用米粉節、農民藝術節、有獎知識問答競賽、全縣法制宣傳欄、趕集、會議等多種場合廣泛散發;新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期間,在《新會昌周刊》報上刊登了水保專版。七是積極挖掘新聞線索,努力做好信息上報工作,宣傳部門積極寫稿、踴躍投稿,不斷提高稿件質量,提高發表率。向《新會昌周刊》、《會昌信息》、《會昌政務信息》、《每日匯要》、會昌電視臺、會昌縣人民政府網、《贛州水土保持簡報》、《江西水保信息》、《人民長江報》、《中國水土保持》雜志、中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網、長委水保網等報送各類信息 40多條,共刊登信息20多篇。八是在項目區書寫永久性水土保持標語 80條。九是在城區紅旗大道法制專欄刊登新的水土保持法。十是在廣場九州傳媒大屏幕全年播放新的水土保持法,與司法局聯合在縣城和各鄉鎮趕集日設置咨詢臺及宣傳車進行宣傳。
搞好水土保持宣傳教育意義深遠,通過宣傳教育,人們的認識提高了,就為綜合防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宣傳也是生產力。我們認為搞好宣傳教育是當前水土保持實踐的客觀需要。
一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水土保持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基礎工作,搞好水土保持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水土保持工作的內容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涉及的領域已不僅僅是農業農村,更多地是向工業等非農領域和城鎮、礦區等產生水土流失的區域擴展,因此進一步在全社會開展水土保持宣傳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是強化公眾水土流失憂患意識的需要。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水土流失的破壞性是多方面的和長久的,它已成為當今我國和世界許多國家的頭號環境問題,加快水土流失防治已刻不容緩。加強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就是要強化公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水土流失憂患意識、保護水土資源意識和治理水土流失意識,從而推動水土流失防治責任的落實。
三是動員全社會參與水土流失防治的需要。水土保持是公益性事業,是一項社會性、群眾性、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沒有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支持與參與,僅靠水保部門進行治理是遠遠不夠的。加強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就是要牢固樹立全民水土保持基本國策意識和法制觀念,讓全社會了解、支持并參與到水土流失防治的事業中來,以便加快治理步伐、保護好治理成果,使治理成果發揮出應有的效益。
四是減少監督執法阻力、改善監督執法環境的需要。近年來,我縣的各類開發建設項目增多,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屢見不鮮,“三同時”制度落實較難。有些企業只抓項目工程建設,對水保方案的實施開工遲、進度慢、質量差,人為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在水保監督執法中,有個別企業不是積極配合而是故意刁難,甚至逃避監管,給我們的執法設置障礙。鑒于此,加強水土保持宣傳教育,特別是廣泛深入地做好新水土保持法的宣傳,充分發揮輿論的警示和監管作用,讓開發建設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學法、守法,讓廣大群眾知法、用法、護法就顯得很重要,水保執法部門要堅定不移地運用法律武器查處違法案件,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監督執法環境。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實宣傳教育力量,樹立抓宣傳教育就是抓業務、抓業務就必須抓宣傳教育的思想,繼續實行“全員信息制”,要求每個工作人員每年至少要報送 1條信息,任務必須落到實處。同時,水保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業務水平,提高寫作、攝影、編輯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
(2)嚴格考評,獎罰兌現。2011年初我局制定的《宣傳信息工作獎罰辦法》規定,對于完不成信息報送任務的個人,當年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對于完不成報送任務的二級單位和局機關股室,其負責人當年考核不得評優,局機關股室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先進,二級單位年度考核在考核分數匯總后扣 10分;對成績突出的股、站或個人要予以表彰獎勵。
(3)加強交流與協作,提升宣傳水平。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尋求社會輿論的支持,爭取不同宣傳媒體的配合,強化聯系與協作,增強整體宣傳效應。要加強外向聯系,積極參與水利部、長江委和省水利廳的宣傳培訓班學習,與本縣媒體加強聯系,與水利局、林業局、果業局、交通局、發改委、國土局、礦管局、環保局、教育局等縣直部門及科協、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加強協作,共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擴大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的影響力。
(4)多渠道籌資,加大宣傳教育投入。要立足縣域實際,多渠道籌措水土保持宣傳教育資金,可從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地方配套資金中支出部分宣傳費用,從水土保持補償費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開展宣傳教育,還要通過優異的工作成績從上級業務部門爭取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專項經費。
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行動是今后一段時間內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了更好地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我們要根據已經制定的《會昌縣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行動實施方案》,全面落實 2011年行動計劃中的各項任務。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牢牢把握一個主題。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的主題是:深入宣傳貫徹新水土保持法,強化全社會水土保持國策意識和法制觀念,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生態文明。
二是明確兩個抓手,即一手抓宣傳,一手抓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大力宣傳報道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成就、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及經驗等,增強各級領導干部防治水土流失的責任感、使命感,喚起社會各界對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持。同時要通過教育培訓,全面提高公眾的水土保持國策意識,普及水土保持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增強公眾參與水土保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要突出三個重點。首先要結合水保部門的實際,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縣委縣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以及上級有關水保工作的新政策新規定;其次要大力宣傳我縣水保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使水保工作積極地服務于經濟建設大局;再次是加大水保重點工程、亮點工程和精品工程的宣傳。
四是狠抓一個關鍵環節。要把水土保持教育培訓作為2011年行動計劃的關鍵點,尋求突破,務求實效。水土保持國策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有科普教育、技能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和生態理念教育幾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要注重“五個面向”,力爭做到“五個走進”:第一,面向中小學生開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要嘗試編寫符合我縣實際的針對中小學生學習的鄉土教材,選擇試點學校進行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積累經驗后全面推開。第二,面向農民開展水土保持技能教育。要選擇國家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區的農民作為重點對象進行水土保持技能教育,并讓其參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實踐。水保專業技術人員一定要深入生產一線傳授實用技術,促進科研成果與生產實踐的結合。今后要在水保局掛點幫扶新農村建設活動中到農民中開展這項教育培訓。第三,要面向社區群眾及開發建設單位開展水土保持法制教育。要繼續深入各類廠礦企業,發放宣傳材料,開展法制教育;水保局要在“服務進企業”活動中到會昌金龍錫業公司開展水土保持法制教育試點。第四,要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水土流失警示教育。要選擇國道、鐵路沿線、主街道等醒目位置,建立標識牌碑,粉刷懸掛宣傳標語;嘗試在全縣法制宣傳骨干培訓班上學習水土保持法有關內容。第五,要面向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生態理念教育。要加強對各類技術人員的培訓,及時更新其知識、提升其技能,擬聘請專家來我縣舉辦一次高檔次的生態建設講座。要想真正做到這“五個面向”,需要我們精心組織,全力推進。只有將水土保持宣傳教育真正做到“五個走進”,即走進教材、走進課堂、走進社區、走進農戶、走進工地,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樹立全民的水土保持國策意識,增強全社會學法、守法、用法意識,自覺抵制違法行為,給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和監督執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S157
C
1000-0941(2011)05-0065-02
王恩臻(1965—),男,江西會昌縣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2011-03-15
(責任編輯 趙文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