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
吉林省梅河口市建設局,吉林 梅河口 135000
城市綠化中的生態建設
陳文
吉林省梅河口市建設局,吉林 梅河口 135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不再只滿足生活在高樓大廈里,對城市的綠化也開始有了要求。人們對人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重視,城市綠地、公園綠地、居民小區的景觀建設也越來越好。成功運用園林景觀建設,能夠提升城市品位,乃至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城市綠化;園林綠化;生態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環境的惡化,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加強綠化生態建設對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綠色是生命的象征,綠化在改善氣候,凈化空氣和美化環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是地球上整個生命之網的一部分,在這個生命網中,植物和大地之間,植物和植物之間,植物和動物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綠色植物直接或間接地給人類和動物提供賴以生存的物質和能量。目前我國各地市已經加強道路、廣場和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但是不可盲目樂觀,與黨和國家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當我們用科學的態度,專業的觀點去分析,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城市綠化是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而產生的一個破壞自然的過程的逆向過程;因為原有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農田被占用,代之以柏油馬路、鋼筋水泥、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物和橋梁,這些無生命的城市基礎設施,構架了城市人群生存的空間。因此,城市綠化是把被破壞的自然通過人工再創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一個與城市化進程同時產生的逆向過程,所以綠地系統應是城市人工生態系統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城市綠地在植物群體的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動態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并成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地;城市綠地系統在整個城市中起著最活躍、最積極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城市基礎設施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城市綠化最主要的功能應該定位在生態上,而在發揮生態功能的同時,綠化也必然能展示其形態美和動態美,成為美化城市的有生命的景觀;在文化領域中綠文化早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民族的及地方的特色,成為當前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因此,城市綠化的主要功能定位在生態上,同時兼有其他多種功能,是完全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及方向的。
2.1 吸碳制氧。人們呼出的二氧化碳,工業 燃料消耗的氧氣、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都需要植物來吸收。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釋放O2在城鎮低空范圍內從總量上調節和改善城鎮的碳氧平衡狀況,改善地區的空氣質量。
2.2 吸滯粉塵。樹木能阻擋和過濾粉塵,是天然的吸塵器。林木樹冠茂密,具有減低風速的作用,當含塵量很大的氣流通過樹林時,隨著風速的降低,空氣中攜帶的顆粒較大的粉塵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樹的樹葉表面粗糙,有絨毛或者能夠分泌油脂或黏液,能吸收空氣中的大量飄塵,經過樹林的氣流含塵量會大大降低。例如,在一家水泥廠栽植兩行并列的大楊樹,能使空氣中的降塵量減少33%~52%??梢?城鎮中栽植各種綠色植物,對調節空氣流動、凈化空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2.3 殺死細菌。據調查,鬧市區空氣的細菌,比綠化區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強大的殺菌素,殺死由粉塵帶來的各種病原菌。
2.4 調節氣候
首先,園林植物可以調節溫度。園林綠化可以調節氣溫,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在炎熱的夏季,樹木龐大的葉面積可以遮陽,能有效地反射太陽輻射,大大減少陽光對地面的直射。樹木通過葉片蒸發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溫度,提高附近的空氣濕度。因而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氣溫低3~5℃,較建筑物地區的氣溫降低10℃左右。因此,城市綠地面積大、覆蓋率高,能有效地改善居民居住區小氣候。在綠化好的地方,夏季人們會感到空氣清新,可以消暑納涼、防暑降溫。冬季,樹木能降低風速,減弱冷空氣的侵入,樹林內及其背向的一側,溫度可提高1~2℃。其次,園林植物可以調節空氣流動。由于綠化區和非綠化區之間的溫度存在差異,綠地的氣溫較鄰近的非綠地氣溫要低。按照氣溫擴散升降規律,冷空氣要向熱空氣地區流動,有時流動速度可達1m/s,從而可形成輕微的風,使人感到涼爽。最后,園林植物可以調節濕度,是溫度的“調節器”。植物通過葉片蒸騰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據研究,因為根部吸收的水分幾乎都被蒸發,所以,森林中空氣的濕度比城市內高30%左右。由于樹木強大的蒸騰作用,使水氣增多,空氣濕潤,因而,綠化區內濕度比非綠化區大10%~20%,從而為人們在生產、生活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2.5 凈化城鎮空氣 經濟的高速發展致使SO2、HF和Cl2等成為大氣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園林植物對SO2的吸收、凈化能力的大小與其形態、葉量、葉面積、氣孔開度等有密切關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HF是常見的危害植物生長的污染物,各種植物對HF的抗性有明顯的差異。一般而言,敏感植物的容氟量低,抗性植物的容氟量高。Cl2是大氣環境主要污染物之一,對植物的危害往往比SO2、HF 等更為嚴重。Cl2對植物葉片組織有很強的殺傷力。不同的植物對Cl2的敏感性相差很大,一般來說,常綠的比闊葉樹抗性弱或敏感。
大量研究證明,植物可以起到滯塵作用。不同的園林植物,由于各自葉面粗糙性、樹冠結構、枝葉密度和葉面傾角的差異,導致它們滯留粉塵能力的差異。一方面植物可以通過滯塵作用,減少附著于塵埃而懸浮于空氣中的細菌數量。另一方面園林植物的分泌物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植物分泌的氣體揮發物中有大量的殺菌或抑菌物質占氣體揮發物總量的30%~50%。
2.6 防災減災
許多園林綠化樹木具有強大的耐火性,有著突出的防火功能。例如:葉片密集而均勻的松柏可阻擋95%左右的輻射熱通過,珊瑚樹可阻擋83%~93%的熱量通過,其作用可與避火墻相媲美。
2.7 監測環境污染和降低城鎮噪音 植物群落周邊環境的變化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植物群落,它們之間的關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種植物對大氣污染的反應程度不同,人們可以據此來了解空氣的污染程度。同樣種植園林植物對降低噪音具有重要作用。理論上講40m寬的林帶可使噪音減少10dB~15dB,綠化的街道比不綠化的街道可減少噪音8dB~10dB。
3.1 園林植物的生產價值
很多園林植物有多種用途,既是經濟植物,又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可以兼收不少副產品。因此,把園林綠化和生產開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有可觀的經濟收入,又起到綠化美化的效果,進而實現園林綠化產業價值。
3.2 園林植物可提供工業原料
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會擴大原有的影視市場范圍,但是與之而來的便是市場競爭帶來的壓力。這其中不乏會有國內的原有老牌影視公司,如萬達、中影等,更有如檸萌和東陽歡娛等源源不斷的新生影視公司;同時國外如美國環球影業、華納公司,以及日本松竹株式會社、東映株式會社等國際性的影視公司更是我國國內現有影視企業面對的巨大挑戰。激烈的市場競爭成為華誼兄弟塑造、鞏固品牌形象與個性的不可忽略的市場環境。
園林植物中的蘆葦、竹類、楊樹可作造紙原料;玫瑰可以提供天然香料,調制香精;蒲葵葉可作扇子;園林植物中的核桃、連翹、金銀花、芍藥、菊花等均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園林植物中的水杉、黑松、鵝掌楸等,都是優良材質及觀賞價值兼具的園林植物。園林植物可提供工業原料,也可提供多種經營貨源;還可利用園林植物樹種的根加工成盆景和根雕等,發展藝術產業。
3.3 城市綠化有益身心健康
3.3.1 植物能凈化水源
綠色植物能凈化空氣,保護水質,防止下游的水土污染。如含有大腸桿菌的污水,若從30~40m寬的松林流過,細菌數量可減少到原有的1/8;從櫟樹、白蠟和金合歡的混交林中流出的水中,大腸桿菌只有對照值的1/23;水若從50m寬的三十年生楊、樺混交林通過后,細菌數量能減少9/10以上。污水進入土壤后,通過綠色植物的吸收、土壤微生物的降解以及土壤的吸附、沉淀、離子交換、黏土礦物固定等,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凈化。
3.3.2 植物有助于開展園藝療法
園藝療法是通過“綠”的自然環境達到調節自身壓力、促進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循環、增加自身免疫力的一種療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森林浴”、“芳香療法”已被業界廣泛認知,經過醫學驗證這些行為確實對健康有益。當今,森林園藝法療悄然興起,世界上許多國家設立了森林園藝療法醫院,可有效治療人們所患的某些疾病。在這些醫院里,不吃藥、不打針,也不需要醫生治療,憑借環境,通過栽培果樹、花卉、蔬菜等園藝活動,使人們在綠色的環境中治療疾病,恢復健康。利用園藝植物的多種顏色治療疾病,是園藝療法的重要內容。研究表明,淺藍色的花對發燒病人具有良好的鎮靜作用,紅色的鮮花能增加病人的食欲,紫色的鮮花可使孕婦心情恬靜,赤紅色的花對低血壓患者穩定血壓大有裨益。身處綠色植物環境中的人,其脈搏、呼吸的頻度明顯減低,血流速度也會減慢,緊張的神經會變得舒緩,聽覺和思維活動的靈敏性得到增強。
2.3.3 植物可減輕土壤污染
帶有農藥及其污染物的風蝕塵土大部分最終會落于地面,對土壤會產生污染。園林植物因土護坡,減少地表徑流,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減輕風蝕塵土,能有效減輕土壤進一步污染。
一個城市能否可持續利用,環境的好壞是個很重要的因素,而園林綠化的數量和質量又是環境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一個城市如果能擁有足夠的公園和綠地創造出優美的景觀,不僅能美化凈化環境,還能大大的發展旅游 業,促進國內,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加城市經濟收入;通過公園內的宣傳和教育 活動,能提高游人及市民素質,使人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受教育于體外,同時也能激發群眾熱愛家園、共建美好家園的愿望,提高城市品位和檔次,使城市永葆青春,永續利用。
2.3.5 綠化建設加快了舊城改造進程
隨著市中心大型綠地的建設,眾多長期居住在擁擠環境中。受到沒有衛生設備,沒有煤氣困擾的市民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結合舊城改造建設綠地改善生態環境,對政府、對市民來說是“雙贏”的好事。
生態園林是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標志,也是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生態園林功能的發揮,可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環境,改善城市生態平衡,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生態園林強調生態功能、文化藝術功能和使用功能相呼應,也是現代景觀追求的三個重要目標。
城市生態園林建設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之一,面臨環境日趨惡化的問題,環境與發展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世界緊迫而艱巨的任務。生態園林按照生態學原理和規律,建立與地方氣候相適應,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以植物為主,建立多層次,多功能的穩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為人類創造清潔、舒服、優美、最佳的生態環境,達到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高度的和諧統一。
城市生態園林建設應轉變城市美化的觀念,進行合理規劃,因地制宜,創造適生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將城市和綠地景觀融為有機整體,構建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形成社會、經濟、文化和自然高度協同和諧的復合性生態系統,進而達到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境界。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視,城市建設呈現出生態化發展的趨勢,作為城市建設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園林綠化,是建設和諧美好城市的重要體現,其在未來城市建設中的基礎地位將顯著提高。園林綠化的生態功能和城市功能也將越來越多地受到居民的關注。
[1]陳自新.城市大園林—現代城市園林發展的必由之路[J].中國園林,2001,(05).
[2]陳自新.城市園林綠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J].中國園林,1998,(05).
[3]嚴玲璋,陶康華.城市綠化生態學問題的思考(上)[J].上海建設科技,1999(5):24~25.
[4]李洪遠.對區域性生態園林建設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園林,2000,16(6):19~22.
[5]李鋒,王如松.城市綠色空間建設的內涵與存在的問題[J].中國城市林業,2004,2(5):4~8.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3.003
陳文,女,1966年9月生,吉林省,現單位:吉林省梅河口市建設局;副高,從事園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