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煥芳 岳瑞 鄧穎 鄭愛蓮 藥學學報編輯部,北京 100050
淺談科技期刊數字化
郭煥芳 岳瑞 鄧穎 鄭愛蓮 藥學學報編輯部,北京 100050
數字化辦刊是科技期刊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本文對科技期刊數字化辦刊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分析了科技期刊數字化發展的趨勢。筆者認為內容仍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競爭力,但數字化是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學術期刊;數字化;網絡化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期刊數字化已成為期刊界的共識。作為科技知識重要載體之一的科技期刊,它的水平基本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技成果、科技創新水平和國家綜合國力。在數字技術代表了出版業科技進步新方向的態勢下,科技期刊的數字化進程關系到整個行業的未來。紙質期刊的發行量日益減少,通過紙質期刊來擴大期刊的傳播力、影響力和覆蓋面等已不太現實,在此環境下,科技期刊數字化成為了期刊提升品質、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另外,為了規范稿件處理程序、提高稿件處理效率、縮短論文發表周期及現代化辦公的需要,開通在線投審稿系統,實現科技期刊數字化辦公已成為大多科技期刊的辦刊模式[1-4]。本文通過對科技期刊數字化的探討,以期找到我國科技期刊快速發展的通道。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中國科技期刊的數字出版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據統計,2009年中國科協主管的954種科技期刊中已有581種期刊自建網站,其中40.8%的期刊實現了全文上網,357種期刊使用了在線投審稿系統,206種期刊實現了開放存取[5]。從這個數據看,國內期刊的數字化確實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比例還較低,特別是大多為單刊編輯部注冊獨立域名的期刊網站,與國外大的期刊聯合上網還有很大差距。雖然國內有萬方數據、CNKI和維普等以信息內容服務為主的科技期刊數字發布平臺,但從對期刊發展的角度看,無論是其提供的功能,還是提供的服務等與國外Elsevier、Springer等還有較大差距,充其量這些平臺也就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化的論文發布平臺,并不是真正意義的期刊數字化。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技期刊數字化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與紙質媒介印刷版相比,期刊數字化可以實現網絡預出版,增加時效性。在線投審稿系統的使用,加快了稿件處理速度,縮短了發表周期,有利于吸引優秀論文投稿,提高期刊的影響力和引用率。數字化期刊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檢索全文或摘要,實現信息檢索與閱讀的一體化,方便讀者獲取利用信息資源,提高論文的引用率。期刊數字化也是競爭的需要,由于數字化出版對作(讀)者帶來的便利,吸引優質稿源更多投向已經數字化出版的期刊,為了吸引優質稿源,科技期刊實現數字化辦刊是必要的。同時科技期刊的數字化也便于期刊被數據庫收錄,特別是被國外大的數據庫收錄,將擴大期刊的影響及被引用率,加強國際競爭力。隨著人們閱讀方式的改變,特別是年輕的讀者已從傳統的紙質閱讀逐漸轉變為電子閱讀,這就要求期刊的傳播方式及時調整,滿足讀者的需要,否則讀者會大大流失。另外數字化辦刊可省去印刷、裝訂、運輸等過程,可以直接在網上與作者、讀者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辦刊成本[6]。
雖然國內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在今年得到長足發展,但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單刊上網還非常普遍。國內的期刊社平均每個期刊社的辦刊數量為1.6,非常分散,單刊期刊社不具備數字出版的必備要素,如專業化的管理隊伍、網絡出版的專業人員、營銷隊伍、資金投入等的缺乏或不專業,影響了期刊的發展。第二,國內期刊數字化程度還較低。主要表現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仍然有近一半的期刊沒有自己的網站,甚至還沒有使用投審稿系統,仍然采用郵寄等方式進行投審稿;在全文上網方面更是僅僅只有20%的期刊在自己的網站上全文上網。另外,網站功能單一、形式呆板,也是不能吸引讀者的主要方面。其他還存在著質量參差不齊、數字化標準不統一、時效性差、過期期刊保存責任不明確、知識產權保護、網絡設備安全、收費、人們的觀念和閱讀習慣、網絡傳輸速率過慢等方面的問題[7]。
4.1 即時而多樣的內容服務 內容是期刊的核心,即使在數字化發展的今天,內容仍然是立刊之本,因此,加強內容服務意識,是期刊人必須關注的重點。根據國內外近年來期刊發展的趨勢,以下幾種模式可以有效加強與讀者的互動和吸引讀者更多關注期刊:開放存取、文獻推送、預印本提前上網、單篇文獻上網、內容服務互動化等。
4.2 編輯過程網絡化 我國科技期刊投審稿系統的網絡化程度與國外期刊有較大差距,因此大力推進期刊采編和審稿數字平臺,實現投稿、審稿、編輯加工直至出版發行的全程網絡化,將對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帶來巨大助力。
4.3 出版模式和瀏覽方式的多元化 在出版手段多元化的今天,單一的出版模式已不利于期刊生存,一份內容,一次加工,在多種媒體發布是期刊數字化的重要標志。數字化后的期刊內容可以通過手機、互聯網、手持閱讀器等方式閱讀,滿足人們移動閱讀的新發展趨勢;在信息讀取方面,搜索工具、超鏈接、交叉瀏覽功能和多媒體等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另外符合人們傳統閱讀習慣的電子雜志也是期刊數字化的新趨勢。美國大眾出版業在新技術、新媒體環境下,主要將移動出版、離線閱讀作為重要的業務增長點,致力于電子書和有聲書的出版。亞馬遜和谷歌兩大巨頭都宣稱將來會在電子書市場提供“云計算”服務,使用戶能通過無線設備隨時到“云”端(大容量數據庫)訪問內容資源,而不需要將內容下載到閱讀設備[8]。這些都是期刊數字化可以參照和借鑒的。
4.4 贏利模式多元化 贏利模式是期刊數字化轉型中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目前,贏利模式在探索中初步呈現付費閱讀、廣告、增值服務等多元化趨勢,但總起來說與國外還存在較大差距。進一步豐富盈利模式,使內容提供者和數據服務商均從期刊的數字化中獲利,將對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帶來益處,因為符合數字化要求的可持續性盈利模式是科技期刊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針對科技期刊數字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建議應在如下幾方面進一步加強工作,以促進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
5.1 加大對科技期刊的投入 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科技期刊的資金支持,但由于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的學術期刊沒有廣告收入,只能靠版面費勉強維持經營,拿不出更多的資金在期刊數字化上進行投入,致使期刊數字化進展緩慢。另外期刊數字化發展需要的尖端人才嚴重匱乏,需要人才培養單位加大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同時期刊所在單位也要積極引進這方面的人才,為期刊數字化打好基礎。
5.2 建立期刊數字化標準 科技期刊的數字化是依托網絡及數字技術而發展的,這就要求在信息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執行上,應該將整體性與系統性、國際性和合作性、適應性與靈活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具備可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保證網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質量和效率,推進我國信息資源的標準化建設。
5.3 期刊從業人員意識的轉變 科技期刊從業人員要有投入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要主動加強與大型數據庫的合作和聯系,加強期刊之間的合作和聯系,探索學術成果的二次開發利用,根據期刊的特色主動探索特色數據庫的建設。通過投入、合作和創新,促進科技期刊數字化的發展。
5.4 制定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 隨著科技期刊數字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其中已經或將要出現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也將越來越多,在這方面有關法律、法規的制訂已經明顯落后于數字化期刊的發展。為了給科技期刊數字化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宏觀發展環境,必須制定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統一的技術規范和行業規范,以保證其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
科技期刊數字化是出版技術手段的又一次革新,是出版傳播途徑的擴展和延伸,將大大地提升了傳統出版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科技期刊數字化為傳統出版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是發展的方向和必然趨勢,但在數字化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問題。為促進我國科技期刊的持續發展,國家應當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同時給予期刊編輯部適當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同時,期刊從業人員也要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認識,提高素質,順應科技期刊數字化的要求。
[1]袁桂清,游蘇寧,包務業等.中國科技期刊發展戰略研究.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17:1050-1055
[2]石峰.中國期刊數字化的現狀和未來.人民網,2010.11.30
[3]李東東.把握期刊業數字化發展的未來.人民網,2010.11.30
[4]王相飛.科技期刊數字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湖北社會科學,2008,(7)186-188
[5]程維紅,任勝利,王應寬等.中國科協所屬科技期刊的網絡化建設進展.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25-430
[6]曾建勛,宋培元.我國科技期刊網絡化發展動因與趨向.編輯學報,2008,20:283-285
[7]龍秀芬,吳惠勤,曾莉等.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15:253-256
[8]王熙俊.數字出版離我們有多近?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09.10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