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聯保
上海建通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建筑施工觸電事故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
段聯保
上海建通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具有工作場所不固定、露天作業多、臨時使用的特點,加上施工企業在安全用電管理方面存在著較多的薄弱環節,以及一線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差,故施工現場容易引發觸電傷亡事故。以建筑安裝工程實際施工中發生的具體觸電傷亡事故為依托,針對各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各盡所能,各司其職;尤其是施工單位要加大安全生產的投入和施工現場臨電的管理,將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落到實處,以確保施工現場用電安全。
觸電事故;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電是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能源,施工機具、工程機械、現場照明、電氣安裝、設備調試等都需要電能的支持。從項目動工地面附著物的拆除、基坑開挖、主體施工到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每一個建設程序都離不開電。因此,臨時用電安全是保證建筑安裝工程正常施工的基礎,是建筑安裝工程開工前和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的一項保障性工作。由于臨時用電具有用電設備種類多、工作場所不固定、露天作業多、臨時使用的特點,加上施工企業在施工現場安全用電管理方面存在著較多的薄弱環節,以及一線施工人員以農民工為主體,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差,施工現場容易觸發觸電傷亡事故。因此,加強施工現場臨電管理,按照規范用電,采取預防措施,減少觸電傷亡事故的發生是有關企業和施工人員保證建筑施工安全的一項重要內容。
1.1 平臺軋線事故
某汽車模具廠辦公樓工程,共三層,框架結構?,F場施工人員使用鋼管和扣件臨時搭設了一個移動平臺,長4.2m,寬3.5m,高6.1m,底部設有四個剛性滾動的輪子,用于粉刷底層通道頂棚。通道混凝土地坪一周前施工完畢正在養護。3名施工人員利用該平臺完成了一處頂棚粉刷,在改變作業位置時,由于貪圖方便,便站在平臺上指揮地面上的3名工友和1名灑水養護混凝土地面的灑水工共同推動平臺前行。推動過程中,平臺底部的剛性滾動輪與地面上的一根未作任何保護的塑料電纜斜向碾壓。塑料電纜絕緣層被軋破后,裸露的金屬線使平臺整體帶電,導致平臺上的3名施工人員觸電身亡,地面上的4人受傷。
1.2 電焊作業事故
某市三星級賓館改造項目的土建、水電施工任務由市第二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承擔,其中的給水管道支架焊接作業由電焊工張某(特種作業操作證領證二十五天)施焊。在作業點,張某把電焊機電源線接在圓盤鋸使用的開關箱上,箱內裝有漏電保護器。該電焊機比較破舊,外殼沒有接保護零線,一次線絕緣皮已經老化破損,多處金屬芯線外露。電焊作業期間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張某因大量出汗而未戴安全帽,未穿上衣。當張某登上用鋼筋焊制的人字形爬梯揮動焊把拖動焊把線準備作業時,無意使焊把線裸露的金屬芯線貼在了上身汗涔涔的后背上,導致其受電擊,從梯子上摔了下來,頭部著地,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1.3 手提機具事故
某高層建筑地下室設備間在設備安裝過程中需使用砂輪機。一日上午,砂輪機在使用時電源線插頭被農民工余某不慎弄壞。安裝現場沒有預備電源線插頭,電工汪某便返回地面倉庫去領,由于倉庫保管員不在庫房,汪某便在門口等待。二十分鐘后,余某見汪某未回,就自告奮勇地來接線。余某認為自己曾見過別人接過線,覺得較容易,所以自己也想試試。然而令余某不知道的是,他將手提砂輪機的地線錯接到電源閘刀的火線上,試機時能運轉,誤認為接線成功,實際轉速慢。操作的趙某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未發現異常,后因接電話離崗,離開時電源未斷開。余某拿起手提砂輪機,因未戴絕緣手套,腳上穿著布底鞋,而觸電倒地當場死亡,從事本工作工齡十三天。
2.1 平臺軋線事故原因分析
導致移動平臺軋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員在移動操作平臺時,未將電源線挪開,未將電源線作適當保護,也未將電源切斷,而是強行推動操作平臺,致使輪子軋破電纜絕緣層,釀成觸電事故。發生事故時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器失靈,通道地坪正在灑水養護,地面重度潮濕或局部積水也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次要原因有施工企業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對職工未進行有效的“三級安全教育”,導致其缺乏應有的安全和技術基本素質,平臺上的人違章指揮,平臺下的人違章操作,帶人移動操作平臺加重了電纜絕緣層的破壞程度。施工現場管理混亂,項目經理部未能很好地處理多工種交叉作業的協調和配合,未能對施工現場存在的事故隱患及時發現并消除。
2.2 電焊作業事故原因分析
造成電焊作業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一次線絕緣皮老化破損,裸露的金屬芯線接觸到張某的身體,導致了觸電事故的發生。同時張某光著膀子、大汗淋漓加劇了事故后果的嚴重性。間接原因有張某將電焊機電源線接在圓盤鋸的開關箱上,違反了“一機一闡一箱一漏”的安全規定,屬操作違章。開關箱內盡管設有漏電保護器,而張某在接完焊機電源線后卻沒有進行漏電保護器的試跳試驗,當觸電事故發生時漏電保護器沒有動作,失去了應有的保護功能。施工單位對安全生產的認識比較淡薄,對多處金屬芯線外露的一次線未能及時更換,對電焊機外殼沒有接保護零線的重大安全隱患未能發現,對焊機安裝完畢后,沒有經過驗收就投入使用。
2.3 手提機具事故原因分析
設備安裝過程中導致手提機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砂輪機的地線和相線接錯,以致砂輪機外殼帶電,造成了觸電事故的發生。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心存僥幸,思想麻痹,盲目冒險,違章作業;不戴絕緣手套,不穿絕緣鞋,忽視防范;對操作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不能正確應對、判斷和處理。砂輪機操作人員接電話離崗時,沒有將砂輪機電源果斷斷開,在一定的程度上給他人觸電事故的發生帶來了客觀機會。其他原因有施工企業在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著重大漏洞,對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監督管理不力,安全技術交底未能有效落實。監理企業的安全監理工作不到位,現場安全巡視、檢查工作缺失。
3.1平臺軋線事故預防措施
帶人移動平臺軋線事故的發生暴露出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違反了安全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施工企業安全檢查不到位、隱患排查不及時等問題。因此可采取的預防措施有,施工企業要認真有效地對施工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提高一線職工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水平,不違章作業,不盲目施工;切實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確實履行各項安全檢查制度,對每一個交叉作業中的每一個程序都要進行全面檢查,并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安排專人負責整改和復查;貫徹落實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施工現場安全用電獎罰制度;各職能人員到崗到位,盡力盡職;大力營造施工現場人人講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為安全的良好氛圍。針對移動式操作平臺個例,施工中還應做到臺面不應超過10m2,高度不應超過5m,臺面四周應設置防護欄桿,不得帶人移動。
3.2 電焊作業事故預防措施
針對導致電焊作業事故發生的直接和間接原因,相關單位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預防。建設單位要按照《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確保安全措施經費的落實,督促施工、監理單位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用電管理。施工單位要加大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限時報廢應淘汰的機械設備和工器具,適時更換相關機具的零部件和導線,努力改善施工現場的作業環境。對現場安裝完畢的電焊機要經過驗收和試焊,驗收合格和試焊正常方可正式投入使用。電焊機的接零保護、漏電保護和二次側空載降壓保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對電焊機使用的開關箱應有特殊要求,在標準開關箱電器配置基礎上,還應加裝二次空載降壓保護裝置;在潮濕、有腐蝕性介質的場所,應加裝防濺型漏電保護器。電焊機一次側電源線長度一般不應超過5 m,焊把線長度一般不應超過30m,并不應有接頭。
3.3 手提機具事故預防措施
施工單位對剛剛進場的農民工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未按規定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生產知識匱乏的農民工,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導致了手提機具觸電事故的發生。針對其原因可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控制。施工單位要加強對職工尤其是進場不久的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對未經教育培訓或教育培訓不合格的一律不安排工作崗位,作業前要進行相應的安全技術交底;項目經理和專職安全員要深入施工現場,督查安全生產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安全防護用具的發放和使用情況。監理單位要嚴格履行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工程項目安全監理工作,加大施工現場安全巡視檢查力度,對高危作業進行必要的旁站、指導;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下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限時整改;對施工單位整改不到位或拒絕整改的,應及時報告建設單位和有關上級主管部門。
電在給建筑施工企業和施工人員帶來施工方便的同時,也給建筑施工企業和施工人員帶來了很多安全事故的痛楚。近年來建筑安裝工程在施工中常發的觸電傷亡事故,不僅使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遭到了巨大損失,還給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眾多的負面影響。因此,建筑安裝施工現場的各類用電人員應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使用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應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安全可靠。嚴禁設備帶“缺陷”運轉,嚴禁用電人員無防護操作。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必須采用三級配電、TN-S 接零保護和二級漏電保護系統。在各施工企業和施工人員認真貫徹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同時,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常發的觸電傷亡事故定然會逐年減少。
[1]全國二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委員會.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M].第三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3
[2]武明霞.建筑安全技術與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1
[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1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07
段聯保(1964—),男,安徽宣城人,大學本科學歷,項目總監。國家注冊監理、造價工程師,國家一級建造師、咨詢(投資)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