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徐州醫學院計算機教研室 221000
計算機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淺論
劉偉 徐州醫學院計算機教研室 221000
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給當今世界帶來了方方面面的革命,在醫學中對現代醫學的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紹計算機在醫學中應用的發展過程、現狀及展望。
醫學;計算機;應用
computer technology; medical science;application
從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制出第一臺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開始,人類逐漸迎來了工業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信息革命。從第一代到第四代,計算機的性能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低,以至于滲透影響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醫學方面的應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資料記載,計算機早于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進入了醫學領域,并以驚人的速度普及開來。現在無論是醫學研究和教學、還是服務和管理,計算機的應用幾乎無處不在。最初人們在20世紀中葉只是把計算機用于醫學研究,到了70年代初應用范圍就擴展到了病案管理、衛生統計、門診醫療、護理服務、藥品保障等,所涉及的范圍幾乎覆蓋了醫學領域的所有方面。另外據美國醫學信息學會網站統計, 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NLM)、國家保健研究所、疾病控制中心等3所科研機構和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猶他大學等71所大學,專門開設了醫學信息學專業或培訓班,進行醫療研究、醫學教育、醫學研究、醫院經營中所需信息的系統化管理,從而提高整體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推動了計算機在醫學中的應用。而我國也于1981年成立了中國電子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China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簡稱CMIA) 專門從事研究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在醫藥衛生領域中應用。我國的白求恩醫科大學、同濟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也于20世紀80~90年代相繼成立的醫學圖書情報學系并發展成為之后產生的醫學信息學專業,成為中國計算機技術在醫學發展應用中的推動力量。而2000年以后其他的醫科大學和學院也都認識到了計算機技術在現代醫學中的重要作用,紛紛開設了計算機和醫學相關的專業,如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等等。
1. 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CS)
PACS是一個涉及放射醫學、影像醫學、數字圖像技術(采集和處理)、計算機與通訊、C/S體系結構的多媒體DBMS系統,涉及軟件工程、圖形圖像的綜合及后處理等多種技術,是一個技術含量高、實踐性強的高技術復雜系統。其主要用途包括:1.用數字影像數據庫 (Image Archival and Management)來取代傳統的膠片庫將圖像歸檔;2.用醫生診斷工作站 (Review Station) 取代傳統膠片與膠片燈;3.用數字影像共享(Image Distribution)取代傳統的膠片郵寄;4.用DICOM3.0將全院各種醫療影像設備聯成一網 (Image Communications) ;5.影像處理和計算機輔助診斷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Aided Diagnoses);6.通過 Internet進行遠程診斷與專家會診 (Teleradiology)。而PACS的意義不只是在數字化,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用它來疏通工作流程從而提高設備與工作效率,并可以省去與膠片相關的費用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減少重拍的幾率等等。這樣就可以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提高競爭力。目前來看許多國產PACS的一個重要功能還僅是打打診斷報告。
2.放射信息系統
(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RIS)
RIS是放射科的登記、分診、影像診斷報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項信息查詢、統計等工作的管理系統。目前各種X光機、DSA、XCT、MRI、CR、DR等先進設備已經成為了醫院的常規設備,而隨著這些設備的應用和病人信息的劇增需要與之配套的RIS來進行全面的信息資源匯總,整合科室各個工作環節并且對整個工作流程進行優化。一個好的 RIS 不但可以提高醫生的工作質量和效率,方便放射科內部管理,也可縮短病人的候診時間,提高用戶的醫療體驗,這也是我國醫院人性化的大勢所在。
3.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
醫院為了對病人做出準確的診斷需要進行各種檢驗,LIS是專為醫院檢驗科設計的一套系統,它能將實驗儀器與計算機組成網絡,使得檢驗的各個環節智能化、自動化和規范化,如病人樣品登錄、實驗數據存取、報告審核、打印分發和實驗數據統計分析等等繁雜的操作過程。這種系統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實驗室的整體管理水平,減少漏洞,提高檢驗質量。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完善,計算機技術和醫學的聯系也必將更加緊密。目前中國各個固網運營商正在大力推動FTTH(Fiber To The Home ,光纖到戶)的建設,這也為計算機技術在醫療中的應用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礎,特別是區域醫療。現在的一級基層醫院、二級醫院(區級)、三級甲等大醫院的就醫順序和方式會逐漸改變,取而代之的,是每幾十萬人口的居住區,由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一家大型綜合性醫院、幾家專科醫院、護理院和康復院為主要元素,組建區域醫療服務中心。護理院、康復院不占用大型醫療設備,不需要專家,大型綜合醫院均將設立全科醫學科,負責與區域內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對接,保障社區全科醫生對疾病的診斷、治療標準與大醫院一致,同時,確保經社區轉診的疑難重癥患者,能夠便捷獲得專家診療服務。而這種區域醫療的實現需要一個完善的、高效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這樣可以用它來建立一個電子健康檔案平臺,實現各個醫護部門間的信息共享,讓醫生及時、準確、完整地提供病人的臨床數據,更好地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現階段出現的看病難、床位緊張等等問題將會大大改善。不過信息標準怎樣制定,信息安全怎樣保證,患者的個人隱私的保護等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完成。
[1]木拉提·哈米提,阿力甫·沙吾提.計算機在醫學中的應用.新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
[2]車正中.電子計算機與醫學(三).中原醫刊.1985
[3]姜鳳鳴,畢繼國.計算機與醫學.醫學與哲學.1996
[4]張靜海.醫學信息在醫學科技創新中的作用.醫學信息學雜志.2008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rought to all aspects of the world revolution ,and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on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al science also played a crucial ro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in medicine development process,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