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 萬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400
淺談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孫旭 萬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400
本文分析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必要性,說明了合同管理在建設項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合同管理中的一些實際對策。
建設工程;合同;合同管理
現在社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契約經濟、合同經濟,現代社會也可以講是合同社會,一個企業的經營成敗與合同和合同管理密切相關,因此,企業尤其是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十分重視合同及合同管理。
1.1 建設施工合同的概念
建設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按照發包人的要求,依據勘察、設計的有關資料、要求進行施工建設、安裝的合同。是承發包雙方為實現建設工程目標,明確相互責任、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是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控制工程項目質量、進度、投資,進而保證工程建設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法律文件。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進參與工程建設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確保建設目標(質量、投資、工期)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強合同管理工作對于承包商以及業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2 加強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的意義
1.2.1 加強合同管理是市場經濟的要求。
隨著市場經濟機制的發育和完善,要求政府管理部門打破傳統觀念束縛,轉變政府職能,更多地應用法律、法規和經濟手段調節和管理市場,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干預市場;承包商作為建筑市場的主體,進行建筑生產與管理活動,必須按照市場規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關鍵內容之一。建筑市場機制的健全和完善,施工合同必將成為調節業主和承包商經濟活動關系的法律依據。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必然要求。
我們周圍一些私企大搞基本建設,經常邀請我們參與工程投標,但是他們的合同意識很淡薄,招標文件的規定很概括,甚至沒有詳細的施工圖紙,要求施工單位根據常規進行報標、總價包干,而且競爭單位很多,評標時只看報價,不看業績,施工中農民擋工、要求供地材等干擾因素很多,這樣中標后,我們就要非常重視合同管理,從合同訂立開始,必須明確合同所含的工程內容、工期、質量、合同價款或定價原則、付款方式、要求施工單位承擔的風險范圍以及違約責任等,施工過程中更要注意收集索賠資料,利用合同條款進行索賠或者反索賠,并且按照合同規定及時回收工程進度款,用我們正規的管理來影響業主,使其順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規范工程管理。
1.2.2 加強合同管理是規范建設各方行為的需要
目前,從建筑市場經濟活動及交易行為看,工程建設的參與各方缺乏市場經濟所必需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發生,承發包雙方合同自律行為較差,加之市場機制難以發揮應有的功能,從而加劇了建筑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比如,盡管我們與業主簽訂了工程建設施工合同,但有些業主不愿意采用示范文本,認為太復雜,采用示范文本的,發包方在專用條款中又加入了許多不平等的條款,把應由發包方承擔的風險轉嫁給了承包方;不遵循工程建設的規律,盲目壓縮工期,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不按合同規定支付價款,造成承包方墊付工程款等等。有些承包方不按設計文件或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影響建設方群體工程形象進度和質量。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規范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促進建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1.2.3 加強合同管理是建筑業迎接國際性競爭的需要
我國加入WTO后,建筑市場將全面開放。國外承包商進入我國建筑市場,如果業主不以平等市場主體進行交易,仍然盲目壓價、壓工期和要求墊支工程款,就會被外國承包商援引“非歧視原則”而引起貿易糾紛。另外,由于我們不能及時適應國際市場規則,特別是對FIDIC條款的認識和經驗不足,將造成我們的建筑企業喪失大量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同時,使我們的工程發包商認識不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承發包雙方應盡快樹立國際化意識,遵循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規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在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講,合同在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2.1 合同是建設項目管理的核心
任何一個建設項目的實施,都是通過簽訂一系列的承發包合同來實現的。通過對承包內容、范圍、價款、工期和質量標準等合同條款的制訂和履行,業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環境下調控建設項目的運行狀態。通過對合同管理目標責任的分解,可以規范項目管理機構的內部職能,緊密圍繞合同條款開展項目管理工作。無論是對承包商的管理,還是對項目業主本身的內部管理,合同始終是建設項目管理的核心。
2.2 施工合同是承發包雙方履行義務、享有權利的法律基礎
為保證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通過明確承發包雙方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可以合理分攤承發包雙方的責任風險,建設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發包雙方基本的權利義務關系。如發包方必須按時支付工程進度款,及時參加隱蔽工程驗收和中間驗收,及時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和辦理竣工結算等。承包方則必須按施工圖紙和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組織施工,工期符合國家規范和業主的要求,現場安全文明達到《JGJ59-99》標準和發包人的特殊要求,向業主提供符合約定質量標準的建筑產品等。合同中明確約定的各項權利和義務是承發包雙方的最高行為準則是雙方履行義務、享有權利的法律基礎。
2.3 合同是處理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種爭執和糾紛的法律證據
建設項目由于建設周期長、合同金額大、參建單位眾多和項目之間接口復雜等特點,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業主與承包商之間、不同承包商之間、承包商與分包商之間以及業主與材料供應商之間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爭執和糾紛。而調處這些爭執和糾紛的主要尺度和依據應是承發包雙方在合同中事先做出的各種約定和承諾,如合同的索賠與反索賠條款、不可抗力條款、合同價款調整變更條款等等。作為合同的一種特定類型,建設工程合同同樣具有一經簽訂即具有法律效力的屬性。在建筑市場,施工承包方始終處于弱勢地位,如果不加強合同管理,不及時收集索賠依據,一旦出現糾紛,即使訴諸法律,也提供不出合理的證據,比如:我們在施工中,現場三通一平與合同規定的條件有很大的差別,而我們的現場簽證沒有及時得到現場工程師與監理工程師的確認,導致工程結算時不予認可,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所以,合同是處理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種爭執和糾紛的法律依據。對于設計變更、現場簽證、業主的會議紀要、相互之間的來往文件等合同文件的組成部分,應該及時簽訂補充合同予以確認。
3.1 簽訂合同前進行合同評審,合同評審時要分清重點,對合同關鍵性條款進行審核,比如補充合同價款的確定,合同價款的調整、施工單位承擔的風險范圍等;
3.2 合同交底工作到位,對大型、特殊及每個板塊的第一份合同進行認真的評審和交底,讓所有參與的人員都明確合同內容,吃透合同條款,向合同管理要效益;
3.3 實行過程控制和監督,制訂項目實施計劃,在施工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進行施工實際進度、成本與施工計劃進度、成本的比較,每月進行經濟活動分析,出現偏差及時采取措施調整。
對市場來說,企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實現企業對市場的承諾,體現企業的誠信,提升企業的品牌和形象,使企業更牢固地立足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企業來說,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一方面使企業的生產經營與市場接軌,滿足市場的需要,提高企業適應市場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使企業在履約過程中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合同管理必須是全過程的、全員的、系統性的、動態性的。全過程就是由洽談、草擬、簽訂、生效開始,直至合同失效為止。我們不僅要重視簽訂前的管理,更要重視簽訂后的管理,重視合同履行過程的管理。全員的,就是要求每個施工人員都要重視合同管理,不只是合同管理人員,還包括預算人員、質量、安全等現場管理人員,尤其是項目經理,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系統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條款內容的各部門都要一起來管理,包括項目部、生產部安全、技術質量部,而不只是合同管理部。動態性就是注重履約全過程的情況變化,特別要掌握對我方不利的變化,及時下發設計變更、進行現場簽證,及時審定補充預算,簽訂補充合同,對合同進行修改、變更、補充或中止和終止。切不可以為合同簽訂了就萬事大吉,把合同束之高閣,要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遭到的懲罰。
[1]劉文利.山西建筑,2004年18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