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常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義烏 322000
高職生頂崗實習與就業能力培養的關系研究
黃秀常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義烏 322000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舉措。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高職業生不僅掌握了專業操作技能,還轉變了思想觀念,增強了崗位意識,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積累了工作經驗,提高了個人綜合素質,大大提升了高職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頂崗實習;高職院校;高職生
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頂崗實習教學模式,培養具有生產、服務和管理一體的高技能專業技術型人才。近幾年來,各類高職院校紛紛開展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然而頂崗實習的開展并非一帆風順,尤其是學生對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有偏見,普遍存在抵觸情緒,頂崗實習過程中敷衍了事,導致頂崗實習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其實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不僅是學習專業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今后的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所謂頂崗實習就是安排高職生在完成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后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進行鍛煉。將在學校所學理論知識在實際操作中進行驗證,以求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但是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不可能安排核心崗位和人員來對學生進行學徒式的培養。而往往會安排學生到車間從事簡單的手工勞動,把學生當廉價的勞動力。或者讓學生從事一些沒有科技含量的、和本專業不沾邊的簡單的工作。因此在學生的心理上就會產生抵觸頂崗實習的情緒,甚至拒絕參加頂崗實習。既然頂崗實習的專業不對口,那么頂崗實習的意義何在?
(一)通過頂崗實習,轉變思想、就業觀念。大學生活是非常愜意的,沒有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更沒有企業車間的機器轟鳴和長年累月的加班生活。大學生活的優越程度往往會使人脫離社會實際,讓自己迷失方向。高職院校培養直接面向企業一線的高技術性的應用型人才,通過頂崗實習,讓學生嘗試從大學生活切換到現實社會中去,盡早讓自己從思想觀念上適應社會,僅早讓自己知道將來走上社會需要具備哪些職業素養。
(二)通過頂崗實習,增強崗位意識
根據教學培養目標,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畢業后從事企業一線的工作,不管是服務性的、操作性的還是營銷性的,基本上都是從最基層的做起,這是每一位高職生都必須經歷的。每一個崗位都有其特有的作用,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是一種崗位責任,更是一種職業的品質,用人單位很注重這種品質。這種崗位責任是一名員工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要增強崗位責任,就必須頂崗深入到生產一線進行腳踏實地的工作,兢兢業業的去做,只有這樣,才能磨煉和增強自己的崗位責任感,這是現代社會對高職生的基本要求。
(三)通過頂崗實習,增加社會工作經驗
綜觀當今職場,不管是招聘現場還是招聘廣告,有無工作經驗都成為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生的第一道門檻。沒有工作經驗,別說是面試,就連個人簡歷都投不進用人單位。因此,高職業學生要把頂崗實習當做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要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一名正式員工來要求,要通過自己的工作來為單位帶來更好的聲譽和效益,甚至于在一些細節上,如著裝等,都要按照單位的規章制度來做。頂崗實習期間只有腳踏實地地把自己當作新員工,用單位的要求和職業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這樣的頂崗實習才有成效、才會給自己將來求職帶來收獲。
頂崗實習很難有效的開展,其中一重大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對頂崗實習的認識,往往認為頂崗實習學不到任何知識,其實這是一錯誤的觀點。頂崗實習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一)通過實踐操作,以更好的掌握本專業知識
頂崗實習是一個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學生在學校里只能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根據我國現有教育經費有限的條件下,在高職院校很難滿足提供學生實習操作的條件,即使有也是有一定局限的。比如在本課題中重點研究的印刷技術專業,一些印刷機動輒上千萬,而且新設備不斷地涌現。因此在一般的高職院校是很難建立自己的實訓場所,只有依靠企業來幫助完成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工作。而這個環節依靠頂崗實習能很好的實現。頂崗實習不僅將理論知識能運用到實踐操作中,通過頂崗實習還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熟悉生產流程的整個環節,為畢業工作后直接上崗做好鋪墊。
(二)學習企業科學的管理技能,提升個人綜合素質
科學的管理技能和制度能培養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學習優秀企業的管理技能,不僅能提高自身的修養,還能增長個人的管理知識。部分畢業生畢業后可能會走上企業的管理崗位。因此頂崗實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在這里可以學習的很多。包括公司經營目的和觀念,公司目標與戰略,公司的管理組織以及各業務職能領域活動的規定等企業管理制度。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形式或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工作說明,專業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類文件。企業因為生存和發展需要而制定這些系統性、專業性相統一的規定和準則,就是要求員工在職務行為中按照企業經營、生產、管理相關的規范與規則來統一行動、工作。在企業科學的管理制度這種環境下,學生的綜合素養可以得到較大的提升。
(三)學習企業員工吃苦耐勞的精神、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中華民族歷來有著艱苦奮斗的作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單位如果不提倡艱苦奮斗,艱苦創業,只想在前人創造的物質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成天貪圖享樂,那么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這樣的事業,是毫無希望的,是沒有不衰落和不垮臺的。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條件都比較優越,因此更應該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實踐中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牢固樹立吃苦耐勞的意志,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地工作,只有具備這些品質的人,將來就業后才能適應崗位,才能走向成功。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這是眾多企業用經驗和教訓總結出來的結論。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來不得半點馬虎。因為個人的粗心大意,生產出廢品或次品,給企業造成財力和物力上的損失。因此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這是作為一名合格員工的職業品質和職業素質。
(四)學習企業員工愛崗敬業的精神
從職業道德來分析,“干一行,愛一行”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中一個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是職業道德的基本精神。在每一個具體崗位上,不論平凡與否,高低與否,貴賤與否,都應忠于職守,不計得失,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絲不茍,具備高度負責的職業精神和道德。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責無旁貸的去做好每項工作,這是一種良好的人生態度。而我們的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往往會應該崗位的原因斤斤計較,在崗位的選擇上避重就輕,喜歡選擇環境好,工作輕松的崗位。甚至在就業的選擇上,也是這樣,或者畢業后頻繁的跳槽。這些都是很不利于個人發展的。愛崗敬業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石,也是企業用人的基本要求,更是個人發展的根本。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生的數量急劇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日益凸顯,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之一。大學生就業難是一個現實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國家原因、社會原因、教育機構原因,但也不乏自身的原因。通過頂崗實習,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一)通過頂崗實習,能很好的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滿足企業對大學畢業生的用人要求。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抱怨最多的就是光有理論知識,沒有實際操作能力。學生們光憑在課堂上所學的那些內容,不經過實際項目訓練,要想適應技術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必須營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圍,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理解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讓學生們在實際工作中充分鍛煉,這才可能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從而達到育人目的。換句話說,就是讓學生們經過由一個學生向職業人身份轉變的過程,進而養成自覺習慣企業的工作環境,滿足職場的工作要求。
(二)通過頂崗實習,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端正了學生的擇業意識,滿足企業用人的需求。當前大學生擇業意識不強,對就業的期望值很高,而用人單位提供的工資待遇和崗位往往成為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選擇的矛盾焦點。通過頂崗實習,有利于學生客觀認識社會,自覺調整就業期望,縮小就業期望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逐步形成比較務實的擇業觀。同時,在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已初步了解了一個企業的生產、管理、銷售等環節的工作流程,對企業的經營之道、企業的文化、用人方式都有所了解,能夠實現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觸”,可以增強學生對崗位的適應性,提高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有了這樣經歷的學生能很快適應企業的生活,也是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所強調的。企業最歡迎的就是來了就能安心工作的畢業生。有了頂崗實習的經歷,不僅增加了自己的工作經驗,最重要的是為自己將來的求職贏得了先機。
(三)通過頂崗實習,增強了適應環境的能力,為就業工作提前做好了準備。頂崗實習期間,學生一方面以員工的身份上崗,工作在企業的第一線,條件非常的艱苦,同時也要經常加班。另一角色也是一名學徒,經常要虛心向工人師傅學習,通過和工人師傅的不斷交流,增加自己的溝通能力,同時,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管理等方面的組織中,需要處理團隊中的各種關系,這樣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畢業后大學生面臨的不再是學校里的小社會環境,而是復雜多變的社會,里面有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充滿著各種未知的因素。通過頂崗實習這段經歷,大學生已逐漸適應了企業的生活和工作。已初步能夠讓自己能夠立足于社會,周旋于復雜的人事關系中。
高職院校采取的頂崗實習教育模式,在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高職生的就業觀念,增強了崗位意識,豐富了社會經驗。大幅度的提升了高職生的就業競爭力。
[1]秦德如.商務類畢業生頂崗實習與就業關系的探討[J].網絡財富.2010,09
[2]孟霞.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之我見[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0,01
[3]楊正明.高等職業教育學生頂崗實習時間與思考實踐[J].科技信息.2010,01
[4]金志宇.頂崗實習階段職校學生學業評價之研究[J].時代教育.2010,05
[5]王淑貞.關于組織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實踐與探索[J]. 石油教育.2010,03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1.070基金項目:2011年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SCG284)成果
黃秀常(1971.02—),男,浙江浦江人,從事圖形圖像的研究和教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