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華
蘇州工業園區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215028
工程項目管理中的質量管理分析
趙玉華
蘇州工業園區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215028
工程項目中的質量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最為核心的管理主線,對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質量管理是貫穿這個施工過程的重要管理內容,其涉及的五大元素涵蓋了整個工程項目的方方面面。本文從質量管理的不足出發,進而提出了管理的要點和與精益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方法。
工程管理;質量管理 ;質量控制要點;精益化管理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系統管理過程,因此其復雜性也不言而喻。其中整個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質量管理。首先,質量管理貫穿著整個工程管理全過程,從設計、設備、材料、人員、地質、氣象、工藝、操作方法、技術采用、管理制度等都有影響質量的因素。因此對質量管理的增強實際上就是對整個工程項目的管理提高。其次,工程項目的管理與工業生產的管理不同,影響工程管理的因素多為可變性因素,不像工業生產一旦形成完整的生產線產品的質量也就相對穩定了,而工程項目的質量則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施工的進程,導致工程效益受損。最后,工程項目建成后就很難進行根本上的修正和改進,因此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就會影響整個工程項目的使用價值,這時不能夠挽回的損失。綜合這些因素,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對工程來說就是主線和關鍵。
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需要建立在管理制度上,這樣才能保證其有的放矢的執行起來,而目前質量管理的規范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執行,包括一些管理上的程式化規范。具體的表現有:1)施工中的組織設計缺乏針對性,指導書不能與實際作業結合起來,導致了質量管理在具體操作上的形式化,沒有實際效果。因為每個工程項目的特征不同,因此控制的重點也存在差異,因此不能夠千篇一律的制定質量管理制度,尤其是指導書;2)技術交底也存在著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導致技術交底不細致,形式化;3)在施工中對質量管理所規定的過程檢驗和監督執行不到位,作業人員為了工期而偷工減料,而質檢人員也不能及時的檢查到位,導致了質量管理的缺失;4)質量控制的關鍵點管理制度和方法不合理,不能起到真正的監督作用。如:在人員、材料、設備、工藝等關鍵因素的控制達不到工程需求。
在法律中明文規定了建筑企業必須遵守國家規定的相關的技術規范、標準,即施工單位有義務也有責任控制每一項工程技術和施工過程保證工程質量。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不少施工單位沒有法律觀念,任意違反操作規程,不依據圖紙施工、不按工序操作、技術使用不合理等,造成了工程質量管理的名存實亡。
工程質量管理缺乏科學的系統性指導,即在管理中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方針來規范各個環節的管理細節,這樣很難形成一個完整而規范的管理體系,并以此指導具體的質量管理工作,導致了制度的執行力差,沒有相應的考核和管理機制做輔助,職權和責任的劃分不明確等等問題,當然就造成了質量管理的效果差。
工程組織工作是整個工程進行施工的管理基礎,而且涉及質量管理的因素包括了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等,而其中對人員的管理更是最為重要的,因此在工程開始前就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對整個工程的管理組織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即通過對工程情況的分析找到關鍵施工主線并以此制定相應的作業流程、激勵制劑、監控措施等,以此構成完整的管理體系,確立指導質量管理的依據。
原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礎材料,工程的開展也是對原材料的消耗,是質量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原材料的質量管理中應當保證原材料的引進過程和使用過程中能夠實現全程監控,從原材料的采購環節開始層次把關,逐級檢驗,以此保證原材料的進入施工環節時的型號、質量、數量都與合同以及設計要求相符。
施工用的設備雖然不與工程的實體機械接觸但是輔助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為施工用機械往往承擔著挖掘、運輸、檢測等功能,因此在施工中應當保證對施工設備的管理,尤其是機械化作業中的設備更應當保證其技術參數符合質量規范。因此,在質量管理中應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規范施工機械的使用時長、維護管理、維修方式等,以此提高工程機械的使用效率。
質量管理的一個最基本的內容就是規范工序,因為工序對于質量的影響是最大的,工序質量管理的重點就是將施工的順序進行合理的安排,消除工序之間的相互干擾的因素,因此種方式提高每道工序的質量。工序質量控制也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在合理計劃的同時應當作出備案,應對應出現的突發情況。尤其是在施工工程量較大的情況下,更需要做好每道工序的交叉作業施工管理,將監督、檢驗、預防等納入到質量管理中。
工程項目的工期較長,因此在施工中就會遇到對經完成項目的保護工作,這也是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層面,因為交叉作業難免會影響應完成的施工項目,尤其是施工產品,因此質量管理中應當將成品保護的措施和方法納入到管理制度中,并作出相應的定位管理,以此保證成品的完整和質量。
精益管理的思想來自工業生產,但是其管理的精髓卻可以應用到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中。因為精益管理追求的是人性化的管理及突出的是發揮人的主導作用,讓管理成為人員主導遵守的職責。工程項目的質量優劣從根本上看就是對人的管理是否起到了真正的效果,因此從這一點上看,用精益化思路指導工程質量管理的制度建設是完全可行的。
在精益化管理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實現人員的自我控制,即利用一些硬性的規章制度完成員工的自我檢驗、自我評分、自我控制,培養每個人員的質量意識,以表格的形式規范管理制度的操作。同時樹立不制造不合格成品、不接受不合格成品、不傳遞不合格成品的思想把質量問題消滅在初級階段,從而提高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
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需要對多方面因素進行規范,即通過精益化管理的思路,建立完善的一人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從而形成對施工現場的面面俱到的管理模式。這其中需要建立起明確的管理指向,完整的系統化管理制度,有效的監督和執行機制,有促進質量提升的獎懲機制,這樣就可以將工程項目用質量管理貫穿起來,起到管理實效,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
[1]吳衛雅.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中的質量管理[J].建材技術與應用. 2003,(06)
[2]劉玉祥.淺談項目管理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 2009,(20)
[3]石再君.淺談項目管理中的質量管理[J]. 林業科技情報. 2009,(03)
[4]馬文革.工程實施中的質量管理的方法研究[J]. 山西焦煤科技. 2010,(09)
[5]余強.議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 科技資訊. 2007,(15)
[6]孔相男.淺談工程項目中的質量管理和控制[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6)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