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
陜西理工學院
工業設計專業《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探析
沈楠
陜西理工學院
自人類文明社會誕生之日起,商品就有了包裝。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包裝對商業的作用和影響極其深遠,因而包裝設計在產品維護和提升價值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作為工業設計的延續階段,工業設計專業的包裝設計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工業設計;包裝設計;專業教育
在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的今天,包裝的重要性也為廠商深諳。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得以暢銷,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從琳瑯滿目的貨架中脫穎而出,都是商家重點關注的問題。產品單單依賴自身的質量與媒體廣告的轟炸,是遠遠不夠的。各種超市與自選賣場如雨后春筍般而起,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是產品自身的包裝。高品質的外觀,能第一時間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讓消費者產生強烈的購買欲,從而達到暢銷的目的。因此,我們應該正視現代包裝的新意義,也就是促銷推廣的能力。
盲目學習一門課程,對于任何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是不利于認知和拓展思維的。因此在教授包裝課程之前,必須正確引導初學者,樹立對包裝的正確認識。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為什么要學包裝設計?包裝設計對我們專業有什么用?”對于初學課程的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我經常會遇到他們提出這樣疑問。為了幫助學生對該課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就必須先幫助他們盡早建立一個對該課程的正確認識。務必讓他們了解工業產品必須經由包裝才能真正流通于市場,最終實現它們自身的價值。工業設計屬于產品的前沿設計研發階段,包裝則是對產品的維護和裝潢,屬于產品的后期設計推廣階段。
兩個階段對于產品來說缺一不可,沒有工業設計研發階段,產品便沒有可參與市場競爭的技術或造型方面的核心能力;而沒有包裝設計推廣階段,產品首先就沒有在市場流通(幾乎所有的商品,都需要在其外包裝注明制造商,批號準字等等,否則不能也不允許在市場中流通)的可能性,其次還缺乏參與市場競爭獨特性(今時今日,產品的內在屬性越來越接近,包裝成為消費者區分品牌的主要手段)的優勢。所以我們必須通過學習,對這兩個能夠直接決定產品市場價值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對包裝設計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后,我們還需要一套完整系統的學習方法,才能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包裝設計技巧。
⑴第一步:明確選題的重要性
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越是讓學生自由選題,他們的設計結果越是差強人意。或許每個這樣不限制設計選題的老師都是為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但是卻忽略了他們是初學者這個前提。因為是初學者,他們很容易在自定設計選題時陷入茫然的境地。也正是因為多數同學不會選題,花在選題上的時間往往多過設計的時間,因而大大的影響和降低了設計的質量。
面對這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我經過多次驗證并得出結論:立題為課題之本!學生因為尚處于學習階段,所以對課題的難易程度辨別不清,他們往往會盲目選題或跟風選題,進行到一定程度才發現自己選的課題太難或不適合,然后就會中途換題,甚至多次更換。從而在課題練習過程中浪費掉大量的時間,設計作品就很難保證質量了。
鑒于以上分析,我在包裝設計課程練習中,建立了一個明確的設計題庫。首先,將題庫的設計題目定為高、中、低三檔,便于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階段性練習。其次,我還每年根據需要對題庫內容進行適量更換,以確保設計題庫的先進性。這樣就解決了學生選題難、設計不到位的問題;并且在之后的教改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學生的設計練習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⑵第二步:確保結構的合理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設計的包裝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結構設計上沒有遵從合理利用材料的節省排版原則;②結構設計中沒有參照產品尺寸進行合理設計,包裝尺寸與產品尺寸嚴重不符;③包裝立面底邊尺寸與頂、底面尺寸不符,導致包裝盒無法正常閉合。
鑒于以上三種常見問題,針對性的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方法分別為:①要求學生將自己設計的包裝結構展開圖采用印刷制版的方式排版,用以檢驗自己的包裝設計結構是否符合材料的節省排版原則;②每一項設計課題中必須有實體的產品和其對應的長、寬、高尺寸,避免學生因為憑空想象隨意的捏造(制定)產品尺寸或結構,出現包裝尺寸與產品尺寸嚴重不符的現象產生;③要求學生必須把結構設計落到實處,每一個結構必須經過實體(剪切、折疊、粘合)驗證,才可確定方案。
經過一系列的驗證和改革,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通過以上教學方法在包裝設計練習中基本可以克服結構設計上的一些學習弊端,真正掌握包裝的結構設計原理。
⑶第三步:驗證視覺的完整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也會遇到學生做的包裝裝潢設計不合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視覺信息不全:體現為包裝上的企業、品牌、產品相關信息不全等問題;②視覺主次不明:體現為對產品核心能力分析不全面等問題;③視覺顏色不符:體現為產品的包裝顏色與產品的屬性不符的問題。
針對以上三種視覺問題,我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方法分別是:①視覺信息不全,主要是由于學生在課題展開時,對產品屬性不知如何有針對性的信息收集,沒有做好市場調查分析所導致的。所以我針對這個問題,要求學生在每次展開包裝課題時,必須調查同類或相關產品的包裝不少于20件。對這些包裝上的產品信息逐一進行分析和比對,把對產品有利或必須的信息都作為自己設計的包裝上的關鍵內容。這樣就能輕松的梳理出該產品在包裝上必須有的基本信息,從而避免包裝上出現產品信息不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產品本身的特點再融入新鮮的視覺信息,用以展示產品的獨特所在;
②視覺主次不明,主要是由于學生在進行產品包裝時,沒有對產品做出客觀的分析所導致。因為不明確被包裝物的屬性及特點,所以不知如何定位包裝的視覺形象,在視覺設計時該用什么要素來表達相關(品牌、產品、消費者)主題,因此在設計者的包裝作品上會出現三種主題并存且主次不明的現象。所以在講授理論時,一定要強調講解包裝的定位方法,并要求學生在設計之初必須對被包裝物進行“品牌、產品、消費者”三個方面分析和比較,在方案分析報告中最終確定視覺要素的定位,分清包裝視覺的主次關系,避免設計時出現視覺要素主次不明的現象;
③視覺顏色不符,主要是由于學生對產品的主觀感受不明確所導致。很多情況下學生在設計包裝顏色時只是一味的追求視覺上的美觀,而忽略掉顏色在設計中的功能性。在教學時應著重說明每種顏色都有它的意義在里面,在包裝設計中尤其要運用顏色的這一特點來強調產品的屬性,而不是隨意的為產品包裝上飾以某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漂亮顏色就行了。所以在設計開始時,因要求學生將包裝的定位分析與顏色聯系起來考慮。務求在設計時,保證包裝的顏色與產品的風格屬性一致。
科學的調查分析是一切設計實踐的基礎,因此我們在包裝設計練習時務必要采用科學完善的手段方法,才能最大化的體現包裝的效果。包裝設計這門學科由來已久,在無數的包裝設計前輩的努力之下,已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但是凡事無絕對,不同的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相同課程時,由于專業基礎存在的差異,分析理解能力也存在著差異,我們必須因材施教,采用恰當的教學手段來適應不同的專業教學。所以,我在自己多年的包裝設計教學過程中不斷嘗試、調整自己的教學手段,對自己多年來積攢的這些教學經驗加以錄述,希望可以和教學同行共同分享和探討。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