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方文
今年以來,惠普多次成為業界與媒體關注的焦點。但這些關注不是因為惠普廣受消費者追捧的明星產品,也不是因其業績報告驕人,而是由于惠普一系列令業界震驚的決策,無論是宣布分拆PC業務,還是女強人惠特曼替換李艾科出任CEO等等事件,都令人迷惘,惠普到底怎么了?惠普戰略轉型到底何去何從?
從斥巨資收購康柏電腦,到決定分拆PC業務,再到經過評估又決定保留PC部門;從在Palm公司并購大戰中驚險勝出,到宣布放棄運行webOS軟件的設備業務,正式關閉在美國市場的所有Palm webOS設備零售店,再到猶豫的對WebOS進行長達幾個月至今還沒有結果的價值評估;搖擺的董事會,還有赫德、李艾科、惠特曼,6年間換3個CEO,以及至今仍在延續的高管離職風潮——惠普的戰略轉型過程如此這般的具有戲劇性,如此這般的糾結!惠普的戰略轉型方向是否已真的明確?惠特曼能否擔起拯救惠普的重任?惠普的糾結與曖昧還會持續嗎?
2001年9月,惠普斥資250億美元收購對手康柏電腦。十年之后,2011年8月18日,一個消息震驚業界——惠普宣布,正考慮退出個人電腦業務,放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業務。同時,將轉而專注于軟件方面的研究。此后,惠普眾多高管、發言人又對該宣言進行澄清——“我們傾向于分拆PC業務部門,使其成為獨立的新公司。這個舉措符合惠普股東、客戶和員工的最大利益。”

惠普全球前CEO李艾科

惠普全球CEO惠特曼
然而,惠普不久對外聲稱,要重新考慮分拆PC的決定,因為惠普及其顧問正在進行的評估表明,分拆PC業務可能會損害其利益。10月12日,惠普新聞發言人又解釋:“評估還在進行,我們說過會尋找一個選擇,而惠特曼會根據這些數據作決定。”
10月28日,惠普新任CEO惠特曼在其上任僅5周后便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經過戰略評估后,惠普放棄之前分拆PC業務的戰略決策,決定保留PC部門。惠特曼就此表示,PC業務對惠普的供應鏈、基礎架構貢獻巨大,保留PC業務已得到了董事會和惠普高管的全力支持。
這無疑再給業界扔下一枚“重磅炸彈”,因為PC老大決定回來了!此前,由于惠普對PC業務去留的猶豫不決,是繼續與惠普合作還是另覓新途,令不少惠普的代理商和客戶紛紛陷入迷惘之中。
2010年4月,惠普在Palm公司并購大戰中驚險勝出,最終以約12億美元的現金收購Palm,以爭奪智能手機市場。在收購Palm的同時,惠普隨之獲得了當時還頗新的WebOS操作系統和應用平臺。惠普當時表示,該公司能振興Palm,使其能在智能手機市場抗衡蘋果、RIM等公司。然而,一年多以后,2011年8月19日,惠普突然宣布,放棄WebOS以及與其相關的移動產品。在宣布這一消息的前一天,惠普還在大力宣傳它的新款TouchPad平板電腦及其webOS操作系統。這種突然“變臉”令許多人措手不及。此時回想起前Palm CEO魯賓斯坦關于“惠普會將WebOS發揚光大”的言論,讓人費解。而且,在躊躇了近兩個月之后,10月19日,惠普公司宣布,已正式關閉在美國市場的所有Palm webOS設備零售店,并對部分產品打折銷售。從這些決定看,WebOS似乎是要壽終正寢了……可對于惠普而言,沒有最糾結,只有更糾結!
11月8日,惠特曼在員工大會上表示,惠普將會在未來3至4周內就webOS部門的命運做出最終的決定,目前尚沒有定論。惠特曼還稱,知道推遲webOS最終決定“不能令人滿意”,但“該業務獲利艱難”,需要時間決定惠普是否應大舉投資webOS或“以其他方式建立生態系統。”也就是說,惠普到目前還沒有想好WebOS的命運,或者說,以PC業務為榜樣,WebOS甚至尚存一線復蘇的機會!
從投奔惠普至今,webOS一路走來可謂是坎坷無數。WebOS的命運將如何,未來的幾周、幾個月……人們在翹首期待著。
惠普于8月份宣布停止WebOS部門的運營之后,迅速將16GB和32GB TouchPad平板電腦的售價分別下調至99美元和149美元,白菜價的促銷致使美國和加拿大各商店的TouchPad幾小時就被搶空。這使得TouchPad周末銷量猛增至35萬臺,與蘋果iPad的首周末銷量相當。這次大甩賣創造了多個歷史記錄:首先,從產品誕生、發布、銷售到停生,僅僅只有半年的時間。其次,這一次的價格下調幅度十分罕見,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清理庫存,幾乎是放棄了大部分的利潤,故引發了世界的轟動。
而這次火爆的廉價甩賣也使得惠普管理層再次對平板心生愛意!惠特曼就此表示,惠普需要平板業務,惠普將專注于Windows平板電腦。惠特曼稱,盡管蘋果iPad占據著平板電腦市場的主導地位,但惠普不會退出這場競爭。另據國外的消息稱,即使放棄WebOS系統,TouchPad仍可完美的安裝并流暢使用安卓系統,這意味著它的前景十分廣闊,這顯然是惠普公司樂于見到的情形。
而來自供貨商的消息確認,惠普確實已計劃再戰平板市場,只是不會選擇自家操作系統WebOS,而是轉而采用微軟Windows 8或Google Android,預料Windows 8上市后,將再掀另一波平板大戰。據傳,惠普已開始與相關供應鏈接觸,計劃明年推出新平板。此外,涉及到平板電腦的裁員計劃也已暫停。
這幾年惠普CEO的換崗堪稱你方唱罷我登場。2010年8月,惠普原CEO赫德因財政和個人原因辭去CEO職務。在眾多候選者當中,惠普出人意料地選定李艾科作為新任掌門。對此《華爾街日報》曾這樣評價:“惠普有幾位出色的內部候選人,但他們卻選擇了一個因管理不善被SPA炒掉的CEO。”李艾科和赫德一樣充滿了戲劇性:2008年4月,李艾科被SAP提拔為該公司CEO,兩年后,李艾科的合同還未到期,SAP董事會就決定不再與他續約。
2011年9月22日,惠普將上任僅11個月的李艾科掃地出門,請出電子巨頭eBay的鐵娘子梅格·惠特曼走馬上任。她是惠普12年內被任命的第7位CEO。短短6年間,惠普換了3個CEO!
惠普管理層的動蕩使得董事長蘭恩及整個董事會備受爭議,《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稱之為“企業歷史上最差的董事會”,以消極、不作為、脫離現實“著稱”。有分析師在電話會議上質問惠普董事會:你們之前說李艾科很適合惠普,現在又說李艾科不行,加上李艾科之前做出的倉促決策,如何證明這一次你們是經過認真考慮的?

除了近年來走馬燈似地撤換CEO外,自去年底以來,惠普高管的離職風波也是此起彼伏——2010年11月,李艾科上任伊始,惠普有4名董事會成員離職。2011年4月29日,中國惠普總裁兼企業業務集團總經理高瑞彬離任。高瑞彬于2010年9月21日從摩托羅拉空降到惠普,出任惠普中國區總裁。從上任到離職,僅有7個月時間。2011年6月15日,惠普中國又宣布,惠普暢游人家用電腦在華業務負責人、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信息產品集團消費電腦產品部副總裁陳國維已于近日離職。2011年6月20日,惠普宣布任命史蒂夫·吉爾為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新一任總裁,從7月1日起正式生效。還是6月,惠普首席行政官彼得·波希安離職,加盟摩根大通。2011年9月12日,惠普公司發言人證實,惠普主管投資者關系業務的現任副總裁史蒂夫·菲勒于11月21日發布第四財季財務報告之后離職。2011年10月21日,惠普宣布首席技術官兼首席戰略官薩尼·羅比遜(Shane Robison)于11月1日辭職。2011年10月24日,惠普webOS負責全球開發者關系的副總裁理查德·克里斯(Richard Kerris)正式離職,轉而出任諾基亞(微博)全球開發者關系負責人。2011年11月4日,惠普全球副總裁、中國惠普信息產品集團(PSG)總經理張永利即將離職,據稱,他將加盟微軟中國。
對于風雨飄搖之中的惠普來說,沒有什么比CEO與高管的“大地震”帶給各項業務的打擊更沉重。經歷了如此多的巨變后,誰才是引領惠普戰略轉型的真命天子呢?
有人擔心,在經歷了以上令人目不暇接的“反復”與“糾結”后,惠普很有可能成為當代“邯鄲學步”的范例,既難以效仿IBM轉型的路子,又無法回歸自己原來習慣的發展模式。國際治理標準公司(GovernanceMetrics International)研究員保羅·霍奇森(Paul Hodgson) 指出,“我嘗試去想,還有哪家公司這些年這么折騰。我發現,根本不可能找到第二家這樣的公司!”
PC業務的龍頭老大惠普現在站在一個三岔路口,硬件?軟件?還是軟硬兼施?之前做軟件出身的李艾科沒有為惠普找對方向;做互聯網成名的惠特曼能否做出更有遠見的戰略判斷?現在還沒有結論。先前的惠特曼雖曾創造過讓惠普艷羨的輝煌,但業內尚不確定惠特曼最終將把惠普帶向何方。但有一點可以確信,惠特曼應帶領惠普盡快擺脫戰略“騎墻”,向所有相關者清楚地描述一個清晰而合用的未來戰略。
關鍵的是,對于惠普而言,這種曖昧與糾結還要延續多久? 惠特曼能擔起拯救惠普的重任嗎?如果不能,惠普的最壞年代或許仍將繼續!不過,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前段時間業界的廣泛關注與媒體的“狂轟濫炸”讓惠普賺到了難以計量的人氣,如果惠特曼能在上任后抓住機會創造出一定的美譽度,對于惠普的戰略轉型來說,或許不失為一個絕佳的翻身機會!